感恩节:推己及人,互惠共赢
百科
2024-11-24 20:50
中国
2024年11月28日
感恩节
感恩节,最早起源于西方世界,时间为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其假期则从星期四持续到当周的星期日。
虽然在我们国家,感恩节并没有特定的假期,但也有着极富历史渊源和本土化色彩的别样解读。也请你不要忘记,感谢那个一直以来积极向上、努力生活的自己。从当今社会的角度来说,一味地奉献和感恩,都不是我们所推崇的。对于我们来说,对等互惠其实更加符合现实。其实,这种概念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已经被儒家重要人物——孔子提出。在儒家的语境里,推崇“恕”的道德准则,其核心则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进而化敌为友,寻求联盟与合作。虽说这种概念已有多年历史,然而我们至今也很难完全做到。当今世界盛行无休止的竞争,将社会资源的分享看作是零和博弈,使得少部分人获得巨大利益,然而另一部分人整日奔波劳碌却收益无多。相信每个人都本能地期望着和平幸福的生活,然而回答我们期望的,却是无休止的武装冲突和无数的牺牲。这种社会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是否我们在强调资本、竞争和效率的同时,忽略了几千年来传统价值所推崇的合作和道德约束呢?而这些被我们所忽略的,其实正可以用来弥补现代世界里政治哲学发展和国家治理机制上的某些缺陷。这就是我们之所以重提“感恩节”之类的节日主旨的原因。
考古学家认为,互惠原则有可能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特征。原始人类实现劳动分工、以物易物,都是基于这一体系。有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感情链接,人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相互依赖,凝结成更加具有生存竞争力的共同体。
经济学里的“互惠法则”则体现为:“当人们接受了他人的恩惠之后会产生一种‘负罪感’,觉得自己也应该为他人做点什么——这是一种‘偿还心理’(康奈尔大学,丹尼斯·雷根)。”社会进步就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一个人给了另一个人某种东西,却不用担心它会变成自己的净损失,反而自己也许能从中受益。这种付出和获益或许并不对等,但人们能够理解,并且坦然接受,于是新的、更加高阶的社会秩序由此诞生——而我们每个人也非常乐于看见它的诞生。这就是感恩所带来的力量。在给人类社会进步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感恩的概念和逻辑也循着千年的历史,被深深植入人们的内心,变成一种稀松平常却源远流长的美丽品质。如今,我们也正在参与着这个奇妙而浪漫的故事,并将以己之力,将之继续延续下去。
您可能还会需要:
【壁纸】感恩节,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