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餐喝一杯豆浆或牛奶,既能为身体补充必需的营养,又能满足口腹之欲。
不过,网上流传的一些关于豆浆、牛奶的传言,例如豆浆是“乳腺癌加速器”,牛奶是“心血管祸根”“肝癌催化剂”,让不少人对它们望而却步。
这些传言是真的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豆浆是“乳腺癌加速器”?
很多人都听说过黄豆中含有雌激素,而乳腺癌和雌激素有关,有些人便担心:经常喝豆浆会不会导致乳腺癌?
其实,大豆所含的“雌激素”,并不是真的雌激素,而是大豆异黄酮。因为它的结构跟雌激素相似,才被称为“植物雌激素”。
图源:壹图网
而在乳腺癌的发病因素里,的确有相当一部分是和雌激素有关。不过,植物雌激素和人体雌激素是不同的。
植物雌激素对人体的内分泌调节是双向的。它既能在体内雌激素不足时,产生类似雌激素样的作用(但比较弱),又能在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时,产生抑制作用。
所以豆浆是“乳腺癌加速器”这个说法,压根不靠谱。
牛奶是“肝癌催化剂”“心血管祸根”?
2022年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BMC Medicin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研究人员将中国CKB数据库中的510146名中国成年人(来自中国十个不同地区、无癌症病史)分为三组:经常乳制品消费者(至少每周一次)、每月乳制品消费者、从不或很少食用乳制品者。
通过数据分析及11年随访后发现,经常食用乳制品的人癌症总体发病风险提高9%,每天多摄入50克,肝癌和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分别增加12%和17%。
想必“牛奶是肝癌加速器”的说法,就是对这一结果的“加工”和误传。
但问题是,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目前业界并不能确定“奶制品摄入与癌症风险”存在因果关系。
参与的研究人员也说了,目前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中国人摄入乳制品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确定它们是否为因果关系,并调查所涉及的潜在机制。
至于牛奶是“心血管祸根”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且不说有关牛奶有益健康的权威研究数不胜数,即便是最近发表于BMC Medicine期刊上一篇研究论文发现了女性大量摄入非发酵乳(全脂、中脂和低脂牛奶),或增加心脏病风险,男性则不会。
但是大家也要看清楚了:研究人员强调这仅仅是一项观察性研究,只能显示出相关性,无法表明因果关系。
总之,仅依据部分人的无端联想,或某些有局限性的研究结果,而让大家不敢正常喝豆浆、牛奶,很不明智。
其实大家真正该警惕的,是以下这种豆浆、“牛奶”~
未煮熟的豆浆,易导致食物中毒
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又称抗胰蛋白酶)和皂素(亦称皂苷)、细胞凝集素等对人体消化道有害的物质。只有通过高温充分煮沸后,这些有害物质才能被完全消灭。
如果人喝了未被煮熟的豆浆,有害物质会刺激人体的胃肠黏膜,导致饮用者出现中毒反应。
一般以胃肠道刺激症状为主,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伴有乏力、头晕、头痛、胸闷、出冷汗、心慌、胃部烧灼感等。短者5~10分钟,长者可持续数小时或1~2天。
每个人情况不同,轻者可以自愈,严重者必须就医治疗。
因此,豆浆必须彻底煮熟才能喝。那么怎样算是熟透了?
一般生豆浆煮到80~90摄氏度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白色泡沫,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时的豆浆已经煮熟。实际上,这是一种“假沸”现象。
此时豆浆中的有害物质还没完全消失,应该在豆浆沸腾后继续加热3~5分钟,等泡沫完全消失后,再停止加热才比较放心。
调制乳,营养打折,添加剂还多
首先,纯牛奶中仅有生牛乳,而调制乳中除了80%或以上的生牛乳或复原乳,还有水、糖、谷物、果粒、坚果、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等配料。这样调制乳中的奶含量就减少了,蛋白质与钙含量也跟着减少。
根据国家关于乳品的规定要求,牛奶中蛋白含量≥2.9克/百克,而调制乳的蛋白质含量≥2.3克/百克即可符合要求。
显然,比起纯奶,调制乳的营养大打折扣了。
图源:壹图网
其次,纯奶的原料只有一种,如果品质很差,大家一尝便知。
而调制乳,尽管用的都是符合国家要求的原料奶,但是具体品质上也会存在高低差异。而且添加了风味成分与食品添加剂后,会遮盖原料奶的品质瑕疵。
最后,调制乳中的谷物、果粒等多是噱头,其营养价值已经下降很多。
更麻烦的是,这类谷物、果粒多半是加糖烘焙过的,经常喝容易导致糖摄入量超标,进而引起相关疾病发生风险增高,如肥胖、脂肪肝、龋齿等,甚至可能惹癌上门哦!
最后,小编想提醒大家,现在微信改版了,点击下面“家庭医生公众号”关注并“星标”我们,每天第一时间看到最新健康科普知识
右下角,您点一个和“在看”
编辑:初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