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烈头痛,警惕“大脑炸弹”爆了

健康   2024-10-31 12:03   广东  


刘阿姨(化名)年过六旬,有十年高血压病史,前段时间反复头痛。有一天,她感到剧烈头痛,右侧眼睑突然下垂,无力抬起,且看东西有重影,赶紧到医院就诊。


检查发现,她可能患有右侧颈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冯文峰医生马上让她入院进行手术。


刘阿姨不解,不能先试试保守治疗吗?


冯文峰医生解释,她出现单侧眼睑下垂,这在医学上称为“动眼神经麻痹”,很可能是颅内动脉瘤即将破裂的预警信号。而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患者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


颅内动脉瘤是什么,为何如此凶险?


受访专家:冯文峰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亚专科主任、主任医师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出血性卒中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



大脑里的“不定时炸弹”,比肿瘤更凶险


不少人一看到“颅内动脉瘤”,就以为是大脑里长了肿瘤。


冯文峰医生解释:“颅内动脉瘤指的是颅内动脉壁异常膨出所形成的气球状突起,是动脉壁的局部扩张,而非真正的肿瘤。”


通俗来说,就是脑动脉出现一个“鼓包”。


“颅内血管壁好比汽车内胎,当内胎某处变薄,若继续充气,薄弱的地方就会鼓起一个包。”

▲若颅内动脉瘤破裂,血液会沿着蛛网膜下腔蔓延至大脑表面。图源:原创手绘


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不明,可能跟先天因素有关,如有些人的颅内血管壁天生就比较薄弱,受血流冲击后,易出现异常膨起等;也可能跟后天因素有关,如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或长期吸烟等,都会加速损害血管壁。


颅内动脉瘤很常见。根据《中国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临床管理指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在我国35~75岁的成人中,患病率约为7%。


它常被喻为大脑的“不定时炸弹”,最大的危害是破裂出血。


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血管中的血液会喷涌而出,像洪水一样,沿着蛛网膜下腔扩散至大脑表面及各沟裂中,看起来仿佛整个大脑都泡在血水里,容易造成永久性的神经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冯文峰医生说。


头痛难忍,赶紧去医院


当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时,会引起一个明显的症状:剧烈头疼。


“很多患者形容,‘一辈子都没这么疼过’,像闪电、刀刺、刀割,难以忍受。”冯文峰医生说。


这是因为,大脑表面有很多痛觉感受器,血液的刺激会引起强烈的头痛;而且,出血会导致颅内压力迅速上升,对脑组织和血管产生压迫,引发头痛。这种疼痛是没有上限的。


此外,患者通常还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脖子活动受限,不能低头或抬头)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突然昏迷、呼吸衰竭,甚至猝死。


冯文峰医生特别强调,抢救需争分夺秒。“部分基层地区的患者及家属遇到颅内动脉瘤出血时,首先想到的是去上级大医院就诊,但这极可能错过救治。”


一般建议,对于情况紧急、出血风险高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可在当地医院进行急诊手术。如果病情复杂,也最好等病情平稳时再进行转运。


能否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前,及时发现蛛丝马迹?


冯文峰医生表示,颅内动脉瘤“善于伪装”,未破裂时通常没有明显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头痛、一侧眼睑下垂、视力下降、视物重影、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等神经功能障碍。这通常是动脉瘤逐渐增大,压迫相关神经所致,需要提高警惕,及早就诊。


定期筛查,及时发现颅内动脉瘤



冯文峰医生建议,以下三类人群最好进行头颅CTA或头颅MRA(即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

1


有颅内动脉瘤家族史的人群;

2


存在颅内动脉瘤风险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长期吸烟者等;

3


三是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多囊性肾病患者、马方综合征、主动脉缩窄、埃莱尔-当洛综合征(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等疾病的患者。


对于发现可疑颅内动脉瘤、需要进一步确诊或治疗动脉瘤的患者,医生会建议住院进行DSA(脑血管造影)检查。这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可准确识别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Q&A

Q

发现颅内动脉瘤,就必须马上做手术?

冯文峰医生表示,如果有以下任一种情况,通常建议手术治疗。

●颅内动脉瘤直径大于5毫米;

●一些特殊部位的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较高;

●一些特殊形态如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或有子瘤形成的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较高;

●出现头痛进行性加重、视力下降、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的颅内动脉瘤;

●有家族性动脉瘤病史;

●曾经发生过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即使经过保守治疗,再次破裂的风险仍然存在,建议积极处理。


如果颅内动脉瘤无上述情况,可定期随访:一般建议,开始每6个月或一年检查一次,如果连续两次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无增大,可改为2~3年检查一次。


同时建议戒烟和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降低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风险。(通讯员:屈理慧)

编辑:凌茜雯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杂志官方订阅号,只做“靠谱、实用、有趣”的健康科普内容。百万家庭共同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