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经过自己的摸索以及深受宇文祭红老师文章的启发和指导,做了斗栱拆解的系列文章,期望通过sketchup(草图大师)建模的形式把斗栱做个解剖,自己学习的同时,也向大家展示历代古建筑中斗栱的组成要件和不同形制,其中有不准确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希望大家在交流共享中共同精进。
本篇给大家分享的斗栱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源头村龙门寺西配殿。
斗栱特征总览:柱头、斗口跳、半栱式替木、无令栱。关于斗口跳,大家可移步前期文章。中国古建筑之斗拱六
现开始进行斗栱模型拆解。
▶ 柱头接阑额,无普拍枋结合,属相对较早期栱下梁枋的主要特征。
▶ 栌斗,通过木栓与柱头固定。
▶ 半栱式替木,十字交叉造型,替木稍高出斗栱的水平位;值得注意的是,其虽有栱的造型但并不算一跳。
▶ 第一道柱头枋,枋身隐刻泥道栱,两端安置散斗,承托第二道柱头枋。
▶ 第一跳华栱,由殿内进深方向的四椽栿外延的一部分,即被称为斗口跳。(斗口跳,仅用于柱头位置,在把头绞项造的基础上内部梁架延伸出一跳华栱头,斗栱与梁架融为一体)
▶ 第二道柱头枋,枋身隐刻双短栱,两端安置散斗,中间置齐心斗,承托承椽枋。
▶ 承椽枋,承托于第二道柱头枋之上。
▶ 替木,上承撩檐槫。
▶ 撩檐槫。
不同视角效果。
以上即为斗栱模型组件的拆解和组合。斗栱模型仅用于组成分析,只把控了相对尺度,与实际现场尺寸会有出入,模型仅为参考交流。
本篇就到这里,后续再见。
... The End ...
古建漫谈
一个醉心古建筑的小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