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文章,我和大家分享了青莲寺的寺庙组成布局(整体分为上寺(新青莲寺)和下寺(古青莲寺)),还集中和大家分享了寺中观音阁内的十九尊宋代彩塑、地藏阁内的十二尊宋代雕塑以及释迦殿中的四尊宋代彩塑(中国古代彩塑 | 青莲寺观音阁 中国古代彩塑 | 青莲寺观音阁 中国古代彩塑 | 青莲寺释迦殿);本篇文章,我继续和大家分享青莲寺下寺弥陀殿中六尊稀有精美的唐代塑像。
青莲寺下寺目前仅有后殿和前殿两座主要建筑遗存,其均有部分宋代结构构件组成,而后经过元代修葺后增加了部分元代建筑的特征。后殿,为青莲寺下寺的正殿,又称弥陀殿,因为殿内供奉弥勒佛像而得名。大殿面阔和进深均为三间,屋顶为单檐歇山顶形式。
殿内佛坛较为宽大,坛上面积大概占据了殿内平面空间的一半以上;佛坛基座造型为束腰须弥座样式,束腰位置的壶门为长方格形,其内侧刻有莲花、宝相花、牡丹等图案;以上个项特征和山西五台县南禅寺殿内的唐代佛坛样式有众多相似之处。坛上塑有六尊精美的唐代塑像,其中弥勒佛像是大殿的主奉世尊,阿难迦叶两弟子相伴其侧,还有左右二菩萨像胁侍,另有二供养菩萨像迎奉,整个坛内佛像的布局庄重威严。
正殿中的弥勒像和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南次间的唐代弥勒彩塑从神韵、气度、手法、风格等方面大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存的隋唐彩塑除了敦煌莫高窟以外,流传至今的极为少见,而弥勒佛塑像更是稀缺,这更显得青莲寺正殿中弥勒像的珍贵。弥勒像位于正殿坛上当心位置,塑像总高约3.9m,头梳头梳螺髻,身披袈裟,袒胸露臂,其倚坐于须弥座之上,左手扶于膝间,右手抬举,其中无名指内折做说法印,双足自然垂踏于莲花磴之上;佛像面容饱满风韵,长眉大耳,鼻梁高挺,双目俯视前方,嘴角微微内收,整个面相给人以安祥、慈爱、庄严之感,加上其挺拔的身姿、健美的肌肤、流畅华美的衣着以及高雅的气质,让整个弥勒佛的形象呈现出感化世间万物、悲悯众生的宽广胸襟。
弥勒佛身后两侧恭候而立的是其两位弟子阿难(右侧)和迦叶(左侧),其中阿难塑像总高为2.64m,迦叶塑像总高为2.66m。阿难面部圆润丰满,头微微向左侧弥勒佛方向倾斜,双目下视,双唇微闭,下巴区域皱纹形如月牙形状,双手合抱于腹前,其整个面相呈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之形;阿难体型健硕、丰盈有度,其表情虔诚而又宁静。迦叶与阿难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特征,其额头凸起,弯眉大眼,双唇紧闭的同时向上微翘,面部挂有几丝皱纹,双手抱拳拱于胸前,呈聆听佛法之状;迦叶整个造型呈现出睿智、庄重、虔诚的特征。细看这两尊塑像,它们兼具写实和写意的造像手法,而且写实的意味更偏浓厚,融入了更多唐朝造像之时世俗化的特征,引入注目,可惜的是二位弟子的面部经后世多番粉饰,其面部神韵已无塑像之初的风采。
弥勒佛身前两侧塑有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坐像;文殊位于左侧,坐像高度为2.93m,普贤位于右侧,坐像高度为2.98m,这二位菩萨和佛光寺、南禅寺内部的菩萨排布有所不同,后两者位置与其相反;本殿内文殊、普贤菩萨均呈半结跏趺坐姿态,下部放置束腰仰莲基座,而基底形状是八角形,束腰壶门相对两侧为镂空,从壶门内伸出绿狮和白象,以此来示意它们是两位菩萨的坐骑;两位菩萨都头梳高髻,胸前佩戴璎珞挂饰,手腕佩戴环钏,身着通肩法衣,身系软带于腹前;文殊菩萨左脚下垂,普贤菩萨右腿下垂,和弥勒佛一样都踩在莲花宝磴之上;二位菩萨衣着流畅柔顺,华美精致,整个衣物披垂于宝座之上,而其下肢衣饰紧贴肌肤;文殊菩萨右手上举,五指微弯,似乎手中原本握有法器,左手在下方,五指微微舒展,做托物姿态;普贤菩萨左手伏于左膝,右手上举,五指微弯,手中疑似握有经卷;从两位菩萨的手握姿势来看,其和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的文殊、普贤菩萨基本一致;从面相上看,二位菩萨脸部丰盈饱满、方圆略长、弯眉大眼,两目微微下视,嘴角微收,体态稳健,整体呈现出泰然自若、慈悲安祥的神情。
弥勒佛像正前方原有两尊供养菩萨,可惜的是左尊已丢失,仅剩底部残留,右尊相对来说大体保存;右尊供养菩萨规格相对较小,其头梳高髻,袒胸露臂,眉目俊秀,皮肤丰润,可惜右臂和左掌已缺失,其造型和敦煌莫高窟第328号以及384号窟极为类似。
总结来说,隋唐时期是印度佛教造型大量中国化的阶段,而其中菩萨造型的本土化尤为显著 ,其造型不仅饱满丰盈,同时也融入了很多世俗化和写实性的特征,具有中国传统女性柔美、慈善的特点;弥陀殿中的六尊唐代塑像,相较于南禅寺和佛光寺东大殿的晚唐彩塑,其身姿挺拔、肌肤圆润、面相方圆、衣着华美、塑像技法古朴,仍有些许犍陀罗的塑像特征。根据专家研究,古青莲寺弥陀殿这六尊唐塑应该是隋朝末年或者唐代初年的作品,真可谓山西现存寺庙彩塑中最早的塑像,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1.《山西古代塑像》——柴泽俊 柴玉梅
2. 网络资源
... The End ...
古建漫谈
一个醉心古建筑的小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