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的哲学思想

文摘   文化   2024-11-01 16:53   河南  


在中国古人的思想世界里,我们人类和周边的世间万物都有着紧密和互通的关系。在中国古代最为久远的典籍之一《周易》中,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哲学思想,原文为:“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这一古老的观点诠释出了”天、地、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割裂而论。而作为国都和臣民的载体,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布局和其所处地域的天文、地理、气象等风水堪舆要素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咸阳城     


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秦朝,其王都咸阳城的整体规划布局就表现出天、地、人合一的强烈象征意义。《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三十五年,……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官廷小,……乃作官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又有《三辅黄图》记载:”(始皇)二十七年作信官渭南,已而更命信官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骊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官,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官,象帝居。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根据文献中的记载,咸阳都城营造和天象星宿(上述文献中黑体字部分为星宿名)有着独具匠心的对应关系。


(秦朝疆域图,网络图片

从宏观地理上来看,咸阳形势绝佳,其北靠高原,南接渭水,属关中东西大道的分界,把持着关中平原的枢纽;而渭水和黄河连接,漕运便利;但遗憾的是,受渭水改道的影响,咸阳城受到一定程度的河流冲刷。


(咸阳区位图

(西安咸阳一带西周、秦、汉、隋唐王朝国都区位

从咸阳都城微观角度来看,沿着北侧高原建设起了宫殿,其宫门往四处延伸,而一切以咸阳宫城为核心,这正对应着“天帝常居"中的“紫微宫”(帝王居所);渭水从西往东贯穿整个咸阳都城,像银河一样横贯而过,所谓“天汉”庇佑;横桥把渭水南北宫殿连接起来,象鹊桥一样让牛郎织女相聚;象征天极的宫殿——阿房宫,其规模之恢弘让人叹为观止,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施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可见其宏伟之势,而阿房宫正与天宫中的“离宫”对应;此外秦朝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好似群星拱卫咸阳,这就让咸阳都城平面构成和天文星象相呼应。到了每一年的十月,天象和咸阳城的都城布局完全吻合,城内的渭水和天上的“”天汉“重合,”离宫“和阿房宫同经对应,”阁道“和通过横桥到往阿房宫前殿的复道相呼应,让身在其中的人仿佛漫步于天、地、人一体的奇幻宇宙,真所谓纯粹的法天象地式的都城营造之法,这也呼应了为什么秦朝以十月这一天地合一的大吉之月作为岁首的选择。


(秦国宫城和重要宫殿分布

(秦国宫城和天文星宿对照图,宫殿与渭河位置关系进行了微缩处理;视角广度为:赤经120度,赤纬120度;网络图片



洛阳城     


洛阳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一共有九个朝代建都于此(分别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从宏观地理来看,洛阳的地理位置同样绝佳;首先在古人的视角洛阳是华夏之中,其地处中原核心地带,也是各个方向水路交通的枢纽节点,以此为都城可统筹全国;其次,洛阳周边有伊水、洛水、涧水、瀍(chán)水,水利灌溉便利,农业发达;再者,伊洛区域西侧有崤山和函谷关,东部有成皋关,南侧有嵩山,北临黄河,在军事上处于易守难攻之势。


从都城营造的微观角度来看,以东汉洛阳城为例,其北依邙山,形成风水上的”靠山“之势;”前响嵩高“,嵩山可作为其”案山“;”左成皋、右祖渑池“,成皋关和渑池其分别象征左青龙、右白虎之势;”后界大河“,黄河象征玄武之势;而前有伊水和洛水则象征朱雀之势。都城形态,其整体呈南北长条形布局,东西六里、南北九里,故又被称为”九六城“;在《周易·系辞》中记载,”九“这个数字代表上天、也代表帝王,而”六“这个数字代表大地、也代表王后,这样九和六的组合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皇家天地象征系统。


(王城区位


(东汉洛阳城


以上以两个典型的中国古代都城为例,来给大家分享古人在都城营造中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哲学思想,本篇就分享到这里,下期见。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1.易经[M]. 苏勇 点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风水与建筑——全实 程建平主编


3.网络资料。


... The End ...


古建漫谈

一个醉心古建筑的小二郎


古建漫谈
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探讨和研究;若合作,请加v:stanstillreal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