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作为中国自古以来具有显著地域符号的建筑流派,已经传承延续了两千多年之久,它包含着浓厚的地方传统文化与艺术演绎,让其成为独一无二的、具备极高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民间艺术瑰宝。
▲
(安徽西递村,徽派建筑群,网络图片)
▲
(马头墙,徽派建筑标志,网络图片)
徽派建筑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此段历史时期以穿斗式建筑为主;发展到宋金时期,建筑结构方式出现了“穿斗式”与“抬梁式”的融合,这对徽派建筑来说可以算是一大技术进步;到了明清时期,形成了三间五架、建筑空间内部设置“天井”的基本建筑布局。且逐渐形成定式,并且以师徒传承、口传手授的方式代代相传。
▲
(穿斗式与抬梁式的结构融合)
本系列文章笔者将各个角度出发,来和大家分享徽派民居建筑的独特之美。
本篇文章先和大家分享徽派民居的平面功能布局。
通常来说,徽派民居一般是二、三层楼为主,而其平面布局相对紧凑,比较常见的平面布局呈长方形,主要特点是:轴线取中、两厢对称、正房面阔三间、厢房两侧设廊庑、以天井为核心、以厅堂为主轴线、点线围合而成的封闭内院,这种布局具有很强的向心性、整体性、封闭性和秩序性。
核心位置的天井是一个进深较浅的窄条形开敞区域,具有采光、通风、排水、交通组织等多重功能;此外,天井还有外在的延展性,以其为中心围合而成一个合院,作为一个居住单位,可沿纵、横方向延展成组群,其中纵向为进,以天井连接,在常规“凹”形、回字形平面基础上还能组合出H形、日字形等平面形式;而横向为列,以狭弄(也被称为火巷)连接街道。
▲
(安徽徽州区呈坎古村燕翼堂内天井,网络图片)
在安徽省歙县棠樾村的保艾堂,始建于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其规划建设了36个天井、108个间房,是现存古徽州区域最大的一幢民宅;而同样位于歙县的郑村西溪和义堂,始建于明末清初,平面呈三进三列的九宫格布局,院内有16个天井、20座厅堂、近50间房屋,还有11间厨房,建筑体量也颇为巨大。
▲
(歙县的郑村西溪和义堂门头,网络图片)
下面就从“凹”形、回字形、H形、日字形等四种平面组合形式,来给大家做一一分享。
“凹”形平面
“凹”形平面布局,通常被称为“一明两暗”(一个厅堂和两侧厢房)或者是“明三间”(三开间厅堂,无厢房)。此类布局的民居为三间屋(三合屋),根据尺寸大小又分为大三间和小三间。
大三间又被称为“大廊步三间”,其一般是两层,由上房三间、首层两厢各一间、厅堂和天井组成,天井前方使用高围墙封闭,楼下明间为厅堂,两次间是卧室;楼梯被称为“龙”,设置于厅堂太师壁后;前檐柱和金柱间设置抬高的前廊步,首层厢房前廊下设置了一个方形的“角厢”,以此来作为厢房的前室;两厢的进深小于二楼次间的面阔,一般都开敞不做门窗,被称为“敞厢”,有时也将两厢封闭起做成小间,还有的是在一个敞厢设门,与厨房、杂房或园子连通。
与大三间相比,小三间只是在二楼没有廊步,规格也相对较小,其余的做法和大三间基本一致。
此布局类型的大门通常是开在侧面,一般是用敞厢来当做门斗。
“回”形平面
“回”形平面布局,通常被称为“上下对堂”(即以天井居中,布局和三间两层高的上房相对应的三间两层高的下房,左右两侧各设一间两层厢房连接上下房,形成一个封闭的“回”字形)。此类布局的民居为四间屋(四合屋),根据尺寸大小又分为大四间和小四间。
安徽黟县关麓村的大四间——“春满庭”,平面布局即为“回”字形,建筑设有上房三间,明间厅堂称上厅;下房也有三间,明间称下厅;而大门开在下厅正中位置,这和“凹”形平面有所不同;建筑上房进深大概是7.2米,做前廊步,下房不做前廊,进深较浅,大概是4.7米;该布局中,上房的尊贵性要高于下房,这个和宗祠一样,形成前低后高的布局,所谓“步步高升”;上下厅两侧次间都是卧室,也配置了角厢;厢房各一间,都设置有典雅的菱花隔扇窗;楼梯同样设置于上厅太师壁之后,下厅中部设置照壁门;上房前廊右侧有门通往别厅、厨房以及杂房。
与大四间相比,小四间的做法和其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小四间的上房没有檐廊,且开间和进深都要比大四间的规格要小。
“H”形平面
“H”形平面布局,即将两个三合院背对背组合,将中间厅堂分为前后两个空间,分别供两个院落使用。中间的两个厅堂共用一个屋脊,所谓“一脊翻两堂”;此类平面布局前后设置了两个天井,前面一侧连正面高墙,后面天井连后面高墙;此布局类型的大门一般是开在侧面。
“日”形平面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1.《徽派民居传统营造技艺》——刘托
2.网络资料。
... The End ...
古建漫谈
一个醉心古建筑的小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