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水宝地”的哲学思维

文摘   文化   2024-11-10 16:34   河南  


在中国古老的思维体系中,人和大自然之间始终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连接。古人在长久的生活实践中发现,若将房屋建设在河流的北侧,山峦的南隅,那么房屋将会享有更多的阳光、较少寒风的侵袭,另外在躲避洪水冲击的同时还能引河灌溉,如果左右两侧还伴有山峦的护卫,让房屋处于易守难攻的区位,那么这种自然地理条件则更加的完美。


中国古代堪舆师通过对环境的大量观察和研究,逐渐掌握了一些自然规律,同时把这些自然规律和某些神秘的超自然现象相融合,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并用于指导房屋营造、陵墓堪舆等社会生产活动。而在套理论中,“风水宝地”这一概念始终是堪舆相宅活动所追求的理想环境模式。


“风水宝地”的理想标准为背山面水,左右防卫——即首先建筑基址的北侧得有山,所谓“来龙”,以山峦作为建筑屏障;左右侧有低岭岗阜方位,所谓“左青龙”、“右白虎”;此外,房屋前侧须有池水或者是河流蜿蜒而过,而水前也得有远山近丘的朝案作为对景,以此来相互呼应;建筑基就正处于这种山水环拥、树木茂密、河流清澈的核心位置。


下面来给大家详细的分享一下这个理想的基址堪舆模型。


(“风水宝地”理想模型


太祖山


太祖山代表基址后侧的山峦之首,占有绝对首要位置,其周边有群山簇拥,并均分支于太祖山。


少祖山


少祖山等级次之,它代表“龙脉”从太祖山分支出来往周边蔓延后又再次凸起的星峰。


父母山


父母山,等级位于少祖山之下,还可以称为主山、坐山、乐山、来龙山,是龙脉尽头处的山峰,在其山下则是结穴的“龙穴”位置。


龙穴


龙穴,是千里来龙的终结所在,也是龙脉气息的聚积之所,被认为是最佳风水位。


明堂


在龙穴之前的空旷地带,其有内外二分,靠近龙穴的平地被称为内明堂,此区域不能太过宽广,以此来达到藏风聚气的目的;离龙穴较远的平地被称为外明堂,此区域和内明堂相反,这个区域以开敞为宜,以求长期发展。


抱水


龙穴前的水域,形状需呈半月牙形状或者环形,以象征抱水之势,这样可以使得基址的生气聚拢而不散,所以现存很多古村落的前侧区域都有环形水域。


(福建五凤楼前半月形水塘,网络图片

(安徽宏村半月形水塘,网络图片


青龙山


青龙山是基址左侧的山峦,所谓“左青龙”,其也称为左辅、左翼。


白虎山


白虎山是基址右侧的山峦,所谓“右白虎”,其也称为右弼、右翼。基址有了左青龙、右白虎的加持,气息得以留藏,形成了所谓“虎踞龙盘”之格局。


护山


护山是左青龙右白虎山峦以外的层层山岗,护山和白虎山、青龙山此类相对低矮的山丘一道,被称为通砂山。


水口山


水口山是河流离明堂而去位置的两侧山丘,临水成对立格局,这种山通常被称为狮山、龟山或者蛇山等,典型的例子如如汉水和长江的合流区域,武汉长江大桥两侧的龟山和蛇山形成“龟蛇锁大桥”的守护之势。


“龟蛇锁大桥”格局


案山


案山为基址前方一水相隔的近山,一般是较低的山岗,像笔案一样,以此作为基址的近处对景。


朝山


朝山是基址或者是父母山遥相呼应的远方山脉,通常式基址前端视线的收束点。


龙脉


龙脉是串联太祖山、少祖山和父母山等主要山脉的脉络之上,犹如大动脉一样连接重要节点。


从自然气候和生活生产角度来讲,基址后侧的祖山、少祖山和父母山可以作为屏风,阻隔北方侵袭而来的寒气;而对面的水域可以吸收接纳夏季东南方向的凉风,并获得日照,同时方便日常生活和农业灌溉;基址前侧的山峦可以阻隔洪水之灾;而加上左右两侧的山川守卫,可以让基址区域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稳定的生态环境,而且从军事角度来说可以说易守难攻。此种风水格局对于过去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来讲,实在是完美的大吉之势,随着历代的传承,此种“风水宝地”的择址模型逐渐称为中国风水学中堪舆相址的理想标准。


村落上佳风水格局


住宅择址的两种上佳格局,底图为《风水与建筑》中插图

以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风水宝地”的思维模型,本篇就分享到这里,下期见。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1.易经[M]. 苏勇 点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风水与建筑——程建平 孙尚朴


3.网络资料。


... The End ...


古建漫谈

一个醉心古建筑的小二郎


古建漫谈
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探讨和研究;若合作,请加v:stanstillreal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