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构架分析|繁峙岩山寺文殊殿

文摘   文化   2024-07-31 16:56   河南  


本篇文章,我继续从具体单体实例出发,向大家分享中国古建筑的构架之美,体会古代匠人的智慧巧思。希望此类系列文章可以给大家打开一丝视角,也在自己学习提升的同时和大家共同精进。


第六座和大家分享的建筑是——繁峙岩山寺文殊殿(金代)


基本构造信息——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六椽、琉璃剪边和脊边


重点构造特征总览——铺作出跳统一+插昂与假昂 | 移柱+减柱造

岩山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天岩村,原来寺名为灵岩院,后改名为岩山寺。岩山寺初建于金代正隆三年(1158年),其建筑方位为坐北朝南,其中南北长总计为80米、东西宽总计为100米,整个寺院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1982年2月23日,岩山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岩山寺门牌,图片来自网络


寺院中轴线上现存的建筑主要有文殊殿、伽蓝殿、地藏殿、马王殿及东侧的钟楼一座。其中文殊殿是寺院的核心建筑,建于金代,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简板瓦覆盖,绿琉璃剪边和脊边殿内佛坛上布置有佛、菩萨、弟子、金刚等八尊塑像,据考证都是金代原作;大殿四周墙壁上仍保存着约100平方米的壁画,据古建筑专家柴泽俊先生考证是金大定七年(1167年)由宫廷画师王逵所绘,其中西墙壁画的主题为佛传故事、东墙壁画的主题为经变和本生故事;整体壁画构图严谨、笔力刚劲、建筑瑰丽精巧,人物神态逼真,设色浑厚,技法纯熟;再者,壁画内容丰富,保罗万象,包含天上与人间、宫廷与市井、海市蜃楼、云气腾没,山林园囿,婴儿戏耍,官贵庶民等等,实属金代壁画精品,现已成为学界研究宋金时期宗教、建筑、美术的珍贵实例。





繁峙岩山寺文殊殿外观,图片来自网络








繁峙岩山寺文殊殿内部雕塑和壁画,图片来自网络

后续文章,笔者会对繁峙岩山寺文殊殿壁画进行专题分享;本篇文章先从大殿结构构架的主要特征分析出发,和大家分享该建筑的结构构造风采。

   铺作出跳统一+插昂与假昂         


根据柴泽俊先生考证,整个大殿铺作规格比金代常用的铺作规格较小,推测应该是元代大修时进行的更换;其中外檐铺作都是单下昂四铺作,里转出单杪;铺作分布方面,山面和前后檐均为柱头铺作和一朵补间铺作。

柱头与补间铺作分布,图片来自网络

铺作里转,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大殿前后檐次间的柱头铺作的昂是插昂造,下部设华头子;其余位置都是一体的下折式假昂,昂头造型均为琴面昂样式。

(次间柱头铺作,插昂,图片来自网络

(下折式假昂,图片来自网络

铺作其他方面,令栱做抹斜造型,和耍头正交以此来共同承托撩檐槫

(令栱抹斜,图片来自网络

铺作下部区域,檐柱柱顶做卷杀处理,同时做了生起和侧角,柱上施普拍枋和阑额的组合,属宋金时期典型的做法,阑额四角不出头,普拍枋出平板端头;此外,前后檐面的当心间区域采用辟板门,次间配置了板棂窗

(柱头卷杀,普拍枋和阑额的组合,阑额不出头,普拍枋出平板端头,图片来自网络

(前后檐的辟板门和板棂窗,图片来自网络

  移柱+减柱造         


 大殿内部为彻上明造,梁架清晰可见,梁架为六架椽前后配剳牵通檐用四柱(大殿内其余柱为后期增加以加固之用),前后槽使用平直粗壮的大额枋,横纵搭配组成结构框架体系,额枋下方设置绰幕枋和雀替。

(大殿内梁架,图片来自网络
(大殿正檐视角内部梁架透视图,图片来自网络

(大殿后檐视角内部梁架透视图,图片来自网络

整个大殿使用了20根柱,其中檐柱是16根,内柱为4根;柱网使用了金代经常采用的移柱减柱法,殿内减掉了四根柱;再将剩下的4根金柱布置于大殿四个角部,其中前槽金柱被移到了次间中部位置、后槽金柱被移到了梢间柱中线位置,前后金柱不对应,所谓移柱造;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后槽金柱移动后之后不仅可以为山架梁提供支点、同时也可以加大殿内后影壁北侧的视野空间,可谓巧思匠心。此种灵活的柱网布置,使得大殿中心礼佛空间非常开阔且布局规整

(柱网满布方案,箭头和x号是调整思路

(移柱+减柱造之后的平面柱网

此外还有一些细节特点,如四椽栿放置在内额上侧、由栌斗支撑,上部设置驼峰、平梁,平槫交接位置采用捧节令栱;山墙位置,山花梁架的系头栿和南北大额枋上方的下平槫共同做成一个水平梁架体系;再者,由于内部核心的框架承担主要受力重任,因此外侧的剳牵不参与主要受力,其基本是由外檐斗拱的里转来充当,有类似强干弱支的设计思路,与上一期长子文庙大成殿文章中提到的插枋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殿侧剖图网络图片

(山墙位置局部梁架网络图片

总结来说,繁峙岩山寺文殊殿结构设计思路独特,如大殿内部通过金柱、檐柱、额枋的布局使得平面呈现回子形布局,同时满足了核心区域礼佛空间和沿墙瞻仰壁画的双重需求;同时通过减柱和移柱的柱网布局手法,实现了礼佛空间的最大化;此外,注重核心框架体系,而弱化了外侧剳牵的受力权重,通过外檐斗拱里转来代替。这一系列的构造特征,让繁峙岩山寺文殊殿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金代建筑遗存


以上繁峙岩山寺文殊殿主要构造特征的分享,本篇就到这里,后续再见。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1.公众号“同路人寻访山西古建”

2.网络资料。

... The End ...


古建漫谈

一个醉心古建筑的小二郎


古建漫谈
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探讨和研究;若合作,请加v:stanstillreal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