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拿到血脂化验单的那一刻,都是一头雾水。看着上面列出来的二十多项指标,除了总胆固醇,其他的指标似乎几乎没怎么听说过:
比如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游离脂肪酸等等。
当然,对于上面标注的箭头,大部分人还是知道的,这是指标异常的表现。
其实,在血脂化验单上的诸多指标当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它也是我们常说的“坏胆固醇”。
当我们拿到化验单的时候,不能简单地通过箭头来判断血脂是否有异常;
但实际上,不同的危险人群,血脂的目标值也不同。
如果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最好控制到1.8以下;
而糖尿病患者、慢性肾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也最好控制在2.6以下。
所以,你的血脂结果是否正常,还是需要专科医生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
血脂异常与生活方式以及饮食有密切的关系。
一旦体检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血脂的药物,同时配合饮食、生活习惯等来进行调理,使指标能够降下来。
研究发现,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到1.8mmol/L以下,动脉里的粥样硬化灶将不再生长乃至消退。
特别是极高危人群(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严重慢性肾脏的患者)更要严格控制饮食中“坏胆固醇”的摄入水平。
建议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人,尽量少吃这2类食物:
第一类:含胆固醇丰富的食物
胆固醇含量丰富的食物包括鸡蛋黄、蟹黄和各种动物内脏。
当然也并不是说不能说,只是需要控制这些食物的摄入量。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建议,成人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在300毫克以下。
而一个蛋黄含有的胆固醇约200~300mg,也就是说,每天吃一个蛋黄,基本就可以满足当天胆固醇的摄入量.
不过,人体中70%的胆固醇是由肝脏合成,经膳食摄入的只占到了30%。
所以,如果是身体健康的成人,一天吃1-2个鸡蛋是没有问题的,还可以搭配吃一些鱼、虾或者鸡肉、鸭肉等,以便获取身体所需的胆固醇。
第二类,脂肪类食物
脂肪包括植物脂肪与动物脂肪,而我们人体主要是通过吃动物油、植物油来获得脂肪。
动物油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可升高胆固醇,所以需要尽量少吃,而植物油也含有较高的热量,同样需要控制摄入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推荐,每日食用油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5~30克。
另外,还有不少食物也含有脂肪,比如奶油、奶茶、蛋糕等等,同样也要注意,尤其是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人群,更要少吃。
除了以上两类食物,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人,还要注意控制每天的总热量,特别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比如大米白面等主食,最好粗细粮搭配,用全麦面粉、豆类杂面等搭配精细主食,降低整体升糖指数,控制好总热量。
除了饮食,血脂异常的人群,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酒、坚持锻炼、控制体重、规律作息等等。
同时配合降血脂药物治疗,慢慢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到1.8mmol/L以下,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点亮【赞和在看】,愿健康与爱都流向你~
都看到这里了,关注一下🥧↓
关于我:
健康领域超十年从业者,自媒体创作者,100+篇百万文章创作者,全网粉丝50万+。每日更新,分享健康,实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