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文艺批评的新指针/李震

学术   文化   2024-09-26 16:57   北京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专栏


编者按: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十年来,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践行好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开设“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专栏,通过约稿、征稿、选载等方式刊发相关文章,以期通过广泛交流,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




新时代中国文艺批评的新指针


李震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中国评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


文艺评论是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和推动文艺创作的重要力量。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文艺评论工作,十年前,当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72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文艺评论作了充分论述,深刻阐释了文艺评论的功能职责、价值导向、批评标准、批评精神等关键问题,在新时代语境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


(来源:影像中国网 曹赤民摄)


文艺批评功能与职责:从“斗争方法”到“方向盘”


毛泽东在论述文艺批评时,开头便说“文艺界的主要的斗争方法之一,是文艺批评”。这一论断是在当时抗日战争和国内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环境中提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中国历史文化语境出发,在要求文艺创作要助力民族复兴、反映时代精神、以人民为中心、表现中国精神的同时,明确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要求“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这些论述,不仅阐明了文艺批评与文艺创作、审美品质、时代风尚的关系,而且明确指出了文艺批评的功能和职责,成为新时代文艺批评家展开批评实践的重要指针。


从“斗争方法”到“方向盘”理论,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对文艺批评观念的发展,也反映出不同时代对文艺批评的不同要求。“方向盘”理论不仅包括要把握好“斗争”的方向,也包括要把握好文艺自身发展的方向,更包括文艺为时代发展、民族复兴所要助力的方向。


文艺批评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西文艺批评传统的融合


针对文艺批评界普遍存在的“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等价值导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其中不仅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文艺批评实践中的指导地位,而且强调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在中国现代文艺批评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求“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


这些论述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和西方现代文艺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在新时代中国文艺批评实践中的价值权重,为文艺批评界在思想理论和学术资源建设方面提供了价值遵循。


文艺批评标准: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


文艺批评标准是建立在特定批评价值观基础上的价值准则。不同的批评价值观会持有不同的价值准则。同时,相同或相近的批评价值观在不同的时代境遇中也会强调不同的价值准则。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其中国化过程中,文艺批评的价值标准也有不同的表述。


1847年,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一文中回应卡尔·格律恩的《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一书时指出,“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 。1859年,恩格斯在给斐·拉萨尔的信中谈到他的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时又说,“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由此可见,用美学的、历史的标准来衡量文艺创作,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一个重要观点。


毛泽东在《讲话》中从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出发,明确提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这两个标准在“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但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从新时代对文艺批评的要求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和毛泽东的观点进行了集成式继承发展,提出“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既延续了恩格斯“美学的、历史的”观点,也延续了毛泽东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同时将“政治标准”具体化为“人民的”观点,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导向。


批评精神:褒优贬劣、激浊扬清


关于批评精神,笔者在已有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著述中尚未见到明确论述,而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却是论述的重点。在关于文艺批评的600多字的论述中就有多处涉及批评精神,且占了较大篇幅。笔者以为,习近平总书记如此重视批评精神,既是由于批评精神是文艺批评的重要生命力,同时也是针对文艺批评界存在的乱象而言。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文艺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文艺批评褒贬甄别功能弱化,缺乏战斗力、说服力,不利于文艺健康发展。”“一点批评精神都没有,都是表扬和自我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势和自我造势相结合,那就不是文艺批评了!”“不能因为彼此是朋友,低头不见抬头见,抹不开面子,就不敢批评”等。习近平总书记既点出问题所在,又提出明确要求。一方面,要求批评家既要有胆识和勇气,比如,“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文艺批评就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另一方面,要求批评家有职业品质和专业能力,比如,“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对批评精神的这些重要论述,可谓既切中时弊、有的放矢,又要求明确、期望殷切,对扫除文艺批评积弊,提振批评家职业精神和学术胆略,提高文艺批评整体品格,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文艺及文艺批评的指南针,发表十年来,已经对新时代中国文艺及文艺批评的发展发挥了重要指导、引领和推动作用。今天和将来,只要我们坚定沿着其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就一定能够在推动中国文艺及文艺批评繁荣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绩、赢得更大的荣光。


END

签发:袁正领

审核:张利国

责编:艾超南

【相关阅读】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征文启事

夏潮:在新时代新征程开拓文艺新境界

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向/李遇春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断想/李超德

电影批评:助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范志忠

书写新时代文艺评论新篇章——中国评协十年历程回望

报告 | 学用新思想 担当新使命 奋力书写文艺评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座谈会发言摘编



点“阅读原文”,查看中国文艺评论网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专栏~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中国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前沿动态、专家精评、网友锐评;中国评协官方信息,会员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