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蓝字“润物 遗产”关注我们
֍ 钩沉历史 丈量土地 荟萃人文 ֍
共建“活态遗产”学术品牌、赋能世界遗产保护传承
2024年11月23至25日,由元阳县人民政府、复旦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主办,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的“活态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世界遗产地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召开。来自中国、法国、日本、菲律宾、新西兰等百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地方代表,就“文化景观的遗产韧性与可持续发展”“遗产保护的政府管理与社区参与”“活态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等议题进行主题发言和圆桌讨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主持人、复旦大学杜晓帆教授主持开幕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长、活态遗产处处长大日向史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一级巡视员董红梅,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处、省文物局副局长杨圣云,元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普荣,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崔颖致辞。大日向史子指出,此次在红河哈尼梯田召开的会议是一次很好的行动示意,象征着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与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董红梅回溯并总结了近年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理念与成就。开幕式由教席主持人、复旦大学杜晓帆教授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元阳工作站、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哈尼梯田基地、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元阳工作站、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元阳工作站在开幕式揭牌。
嘉宾致辞。从左至右滑动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长、活态遗产处处长大日向史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一级巡视员董红梅,元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普荣致辞,云南省文旅厅文物处处长、省文物局副局长杨圣云,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崔颖
揭牌仪式。左起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徐忠亮,云南艺术设计学院副书记欧阳继梅,复旦大学杜晓帆教授,云南省文旅厅文物处处长、省文物局副局长杨圣云,住建部村镇建设司一级巡视员董红梅,元阳县委书记张喆,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崔颖,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管理局局长张杰群
2013年6月,红河哈尼梯田以“文化景观”名义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亚洲传统梯田稻作文化的典范代表,哈尼梯田以鲜明的“四素同构”(森林、村寨、梯田和水系)生产生活生态体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哈尼梯田遗产区面积166平方公里,共有4706公顷梯田,涵盖82个自然村、6.55万人,由哈尼族、彝族、傣族等世居民族构成,自然与文化、物质与非物质要素丰富,具有很强的活态属性特征,整体保护难度大。作为我国现有世界遗产中“第一个以农耕、稻作为主题的遗产项目”“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遗产地”,哈尼梯田在保护实践中逐步摸索建立出了一套符合遗产地实际的管理工作体系,保持了遗产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坚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为推动我国活态遗产保护传承与社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23年6月,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助推乡村振兴”入选全国首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会议期间,复旦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合作的2024高校联合设计展在阿者科村开幕,系统展示哈尼梯田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的成果。此外,国内外专家学者也实地考察坝达、多依树、老虎嘴等世界遗产核心区梯田及申遗重点村阿者科村,感受长街宴、哈尼古歌等非遗文化展演,切身感受哈尼梯田治理保护和社区发展成果,反响热烈。
与会专家出席2024高校联合设计展开幕式,参观设计展
考察阿者科村
本次会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自2023年初落户复旦大学以来举办的第三次国际研讨会。也是继2023年秋携手贵州传统村落举办国际会议后的又一次成功探索,教席与遗产地或文物保护单位合作举办在地国际学术会议的品牌建设成效初现。这一模式为推动高校服务社会、强化复旦文化遗产学科的学术和行业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详细内容将于近期的会议纪要中刊出,敬请期待。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与文化资源委员会
审校 | 吴敬 杜晓帆 孔达
编辑 | 刘邵远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