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原文刊载于《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4年第4期
欢迎您点击此处订阅
侯实1,余林阳2,曾巧巧3*,杨星月4,黄磊5,蒋林昀3,王慧涵3
(1.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上海 200433;2.巴斯大学工程和设计学院,巴斯 BA2 7AY;3.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4.格拉斯哥大学教育学院,格拉斯哥 G12 8QQ;5.个旧市文物管理所,云南 个旧 661000)
个旧被誉为“世界锡都”,卡房黑蚂井汉墓曾出土了汉代青铜器等[1],“通过与云南、越南北部汉代青铜器和铅制品的现有冶金考古数据的比较表明,在汉代,个旧生产的中间金属产品和青铜产品可能已经流通到云南中部和越南北部”[2]。但除了老厂1937年开凿的东、西竖井外,目前还没有其他矿山遗址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制约了相关考古与研究工作的进展。2021年至今,个旧市文物管理所、红河州文物管理所联合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在个旧工业遗产普查中发现了一处规模较大、集露天开采与矿洞开采为一体、保存完整且尚未被机械化开采破坏的“大冲采矿遗址群”,开展了抢救性的数据采集与调查研究。
1
我国采矿遗址研究概况
1.1 同类采矿遗址研究概况
我国采矿遗址研究对象大致可以分为2类。
一类是近代以来机械化开采的矿山遗存,主要有铜、铁、煤、银、铅锌等采矿遗址,学界通常将其视作工业遗产或工业景观,分析其开采历史、遗产构成、特征及价值,提出保护、利用策略,研究成果非常丰富。自民国采用机械化开采至今,个旧锡矿也留下大量机械化开采的矿坑、矿洞等采矿遗址,除个旧选矿厂、炼厂外,尚未开展系统调查与研究。
另一类是古代手工开采的采矿遗址,主要有铜、铁、金、银、锡、汞等采矿遗址,学界通常将其视作古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发掘,开展冶金考古等研究。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因而调查和发掘的古代铜矿遗址最多,研究成果最丰富。锡虽然是青铜合金的重要成分,但发现的锡矿遗址和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中国古代采矿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综述》[3]一文列举的古代锡矿遗址只有: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石门山锡矿遗址[4]、湖南宜章县锡矿遗址[5]、依和沃门锡矿遗址[6],并未提及个旧锡矿遗址。
目前,经考古调查或发掘的古代采矿遗址大多是矿洞类的井、巷,研究重点集中在金属矿的矿床本体、矿洞形制、支护技术、开凿工具、矿料运输等方面,比如,卢本珊认为在商代的江南地区,地下开采铜矿时已采用竖井、斜井、平巷等多种井巷[7]。而考古报告中提及的古代露天金属矿采矿遗址则很少,且集中于铜矿遗址,主要有:内蒙古赤峰林西大井古铜矿发现露天坑槽47条[8];江西铜岭古铜矿遗址清理出露采坑3处[9];安徽南陵大工山古铜矿遗址发现浅地层群井,选在两山之间的低洼部位(即所谓“槽”)铜草丛生的地方,采掘露头矿[10]。现有成果对露天采矿遗址的类型、开采技术等研究均不足。
1.2 个旧采矿遗址研究概况
早在20世纪初,国内地质界、工业界已开始关注个旧锡矿的开采技术与产业发展。1914年,丁文江曾实地调查个旧及附近的地质矿务,在《漫游散记》[11]一书中记录了其见闻,并由尹赞勋将其遗著整理成《云南个旧附近地质矿务报告》[12];西南联大在昆明设立了国立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由苏汝江完成了《云南个旧锡业调查》[13];此外,民国时期的调查成果还有:钟纬、黄强的《云南个旧锡山报告书》[14]、胡朗山的《云南个旧锡矿之回顾》[15]、张福铨的《本部经济调查队一年来经过概况:调查云南个旧锡矿矿区位置之报告》[16]等。这些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调查个旧锡矿的采矿、选矿、炼矿技术,分析传统技术的优劣,提出改良办法。1938年,为培训锡矿业所需人才,蒙自县立矿业训练所制订了《个旧锡矿业演讲稿》①,对个旧锡矿探矿、采矿、洗矿、炼矿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并配有示意图。
近年来关于个旧锡矿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历史地理、工业技术史、工业经济史等方面,比如杨伟兵等复原了不同时期个旧锡矿厂尖的类型、数量及空间布局[17]。这些文章在论述个旧锡矿的开采时均会提及3种主要方式——草皮尖、硐尖、冲塃尖,同样表述还可以在《个旧市志》《云锡志》等文献中见到。不过,这些关于采矿技术的表述均是源自民国时期的调查资料,而对与之相关的采矿遗址、遗迹的调查研究仍未见有任何成果发表。
2
大冲采矿遗址群调查概要
2.1 地理区位
大冲采矿遗址群位于个旧市东南约11 km,隶属于卡房镇,海拔约2 390 m,西距卡房镇直线距离约5.2 km,北距老厂镇约3.8 km,南距出土汉代青铜器的黑蚂井墓葬仅4.7 km(图1)。“大冲采矿遗址群”历史上隶属于老厂厂区,“老厂,居个旧市之东南,是各厂中之最古者。其开采当在600年以前。旧为银厂,故其有锡之矿,几无不有铅硫。及银价日低,锡价日涨,业厂者乃皆弃银而采锡。其最著者曰黄茅山,老城门洞,银洞,花扎口,耗子厂。每厂矿工,最多时当在4 000人以上。其他之属于此区者,在东北为黑明槽,蒙自庙,黄泥塘、白石岩冲;在东南为峰子洞,大冲,头台坡;在西南为木登洞,新寨等处。然其矿塃渐稀,厂中矿工,皆不过数百人矣。”[12]总体来看,大冲采矿遗址群位于个旧锡矿资源最丰富、开采年代最早、遗存最密集的区域。
图1 大冲采矿遗址群区位图
老厂、卡房地区为哀牢山余脉—老阴山顶部高原,高原之上有许多圆锥形的尖峰,高下杂错,山峰与山峰之间的谷地即为“冲”,由于石灰岩地质,地下布满空洞,这些“冲”里大多不积水(图2)。“大冲”的意思是大的洼地,是本次调查中发现的面积最大、露天采矿与矿洞遗迹最密集的一处矿坑,面积约2万m2,在深逾百米的坑底有采矿留下的一丛丛石峰,四周崖壁和地下分布着上百处不同年代的矿洞,颇为壮观(图3)。通过访谈确定了大冲周边还有上大冲、下大冲、“万人坑”、石垭口、大马硐、四方潭等小地名,均与采矿有关。本次调查以“大冲采矿遗址群”来指代整个矿山遗址区。
图2 个旧矿山地貌(来源:作者自摄)
图3 大冲矿坑遗址(来源:作者自摄)
2.2 开采历史
在绵延20~30 km的个旧矿山上广泛分布着锡矿资源,加之清代以来鼓励商办,个旧矿山历史上曾有数百家专营采矿的私人开办的厂尖,这些采矿文献散见于各类档案、史料、家谱中,又以民国时期的文献最多。提及大冲及周边小地名的有:曾在大冲办过尖子的有“赶马出生的钟才”②,厂尖则有张存义的“鑫宝炉”厂[14]216,苏达用、李忠万的“达兴昌”厂,张信云、钟继有的“宝信和”厂等;在三台坡的厂尖有姚裕文、许德昌的“顺发昌”厂,姚裕兴、蔡顺宝的“玉丰号”厂,杨士发的“常宝昌”厂③等。
大冲遗址开采的年代上限尚不可知,尖子数和矿工人数在民国年间已较多。据《个旧锡矿业演讲稿》统计:大冲有尖子数4个,下大冲有尖子数6个,民国十二年(1923年)各有砂丁400人,仅次于黄茅山(尖子数8个)与晒鱼坝(尖子数10个)的600人,以及峰子硐(尖子数8个)与古山(尖子数12个)的500人④。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个旧县厂业同业公会登记各厂尖户、人数统计表中,上、中、下大冲共有尖户18户,其中草皮尖12户,塃渣尖4户,硐尖2户,共有承办人26人,矿工(砂丁)1 378人,总计1 404人⑤。由于交通不便,到20世纪60—80年代,大冲矿山仍在沿用传统技术,并使开采规模达到顶峰,其中一处矿坑因矿工人数众多而被当地人称为“万人坑”,可见规模之大,至80年代才逐渐关停。
2.3 调查方法
大冲采矿遗址群中的矿洞大部分位于露天矿坑的崖壁上,目前大多已无法抵达,暂不具备深入矿洞开展考古调查与发掘的条件。本文的目标并不是严格遵循考古学的方法来考证其年代、工艺,而是通过遗产调查从自然地貌中辨识出采矿遗址、遗迹,以文化景观的视野来分析其演变过程,从而提炼遗产价值,促使其得到整体保护。
首先,生成可视化的工作底图。由于露天采矿遗迹以自然地貌为主,裸露的山石、沟壑均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用传统测绘方法很难进行准确记录。因此,本次调查主要通过无人机对整个遗址区域进行倾斜摄影,获取采矿遗址高分辨率影像和三维数据;然后利用Context Capture和Agisoft Metashape软件对采集到的影像和数据进行处理,创建遗址的三维立体可视模型,精确地显示地形地貌、建筑物、设施和其他细节;最后通过Rhino生成带有地貌的正摄影像图,能较为清晰地辨识出矿坑、草皮尖等(图4)。此外,还生成地形剖面图,用于分析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的改变(图5)。
图4 大冲采矿遗址群正摄影像图
图5 大冲采矿遗址群剖面示意图(来源:作者自绘)
其次,通过实地访谈了解采矿的传统技艺。本次现场调查由曾在大冲矿山工作数十年的杨维兴带领,除了调查地表的草皮尖、崖壁的矿洞等遗迹,防御用的碉楼、计量用的计量房、矿工生活的工房等遗址外,还深入地下考察矿洞,了解就地洗矿工艺(图6),在矿山现场学习探矿方法,辨识矿苗等(图7)。
图6 杨维兴在矿洞内讲解洗矿工艺(来源:作者自摄)
图7 在矿山对杨维兴进行口述访谈(来源:作者自摄)
最后,在工作底图上辨识并标记采矿遗址类型。将发现的遗址、遗迹与民国时期的文献,尤其是《个旧锡矿业演讲稿》中绘制的草皮尖、硐尖、冲塃尖的示意图进行比对,结合口述史访谈,区分哪些是天然地貌,哪些是采矿后的地貌,确认矿坑的位置、草皮尖的类型、碉楼与工房建筑遗址等。
3
大冲采矿遗址群的遗存类型
个旧老厂、卡房一带的锡矿主要是一种生在红土里的细砂,一是在地表灌木和草皮之下的石灰岩缝隙中,填充着含锡量较低的砂土,二是在地下岩层之间填充着含锡量或高或低的砂土。此外,一些岩石自身也含有锡、铜、铁等金属元素。个旧人习惯把“矿里的土叫作塃(含矿的土也叫作塃),石头叫作硖。塃是表示土里面和着矿,硖是表示石头里夹着矿。矿叫做硔,开硔的地方都可以叫作厂。厂里采硔的地方叫作尖子,地面叫作草皮(其实开硔的地方都是寸草不生),地面上的石头叫作磷岗。开采方法可分为3种:一为硐尖;二为草皮;三为冲塃尖。”[11]65-66
在大冲采矿遗址群中,各种类型的采矿遗址、遗迹均十分丰富。目前,在调查区域已识别出:上百处硐尖遗址,其中集中分布的草皮硐遗址区(CPD)至少有9处;20余处建筑遗址,其中碉楼遗址(DL)2处、工房遗址(GF)20余处、石墙遗址(SQ)1段;草皮尖遗址分布广泛,其中规模较大的开明槽遗址区(MC)7处、成片的办磷岗遗迹区(LG)30余处(图8)。
图8 大冲采矿遗址群平面图
3.1 采矿遗址
3.1.1 草皮尖遗址、遗迹
“锡矿的产生,如铺山浅露在山面及地皮上者,必须挑开草皮挖入明𥕢下去采取的,是名之曰草皮尖。”⑥草皮尖是露天开采的锡矿,主要用锄头、凿子、瓢箕等工具直接挖取含锡砂的红土(图9)。“草皮尖的含矿平均不得过千分之二”[11]67,含矿量低但开采容易,可以根据矿量和成分多少,预先计算收益和成本,从而规划所需的资金和雇佣的工人数量,一般不至于意外亏本。由于个旧矿山的地质特点,草皮尖数量最多,草皮尖的开采可分为2种。
图9 草皮尖开采示意图(来源:《个旧锡矿业演讲稿》(1938年)第91页《草皮尖纵剖图》,作者改绘)
(1)开明槽。“单挖成片的土域叫作开明槽”[11]67“先将表面草泥砂土挖去,名曰发头皮;再挖取含矿之塃,名曰挖塃。每年三月以前为发头皮期,六月以前为挖塃期。”⑦“石屏张瑞呈父子在上大冲办了几十年的草皮尖,是个旧最大的私矿之一。挖了一里把长的明𥕢。上大冲草皮尖极盛时有七八百人。在厂尖四周的山头上,建造了七八个大大小小的碉堡、炮楼”⑧(1里=500 m)。1908年,马成、马铸兄弟开办的草皮尖“明槽已挖四十多丈深”⑨(1丈≈3.333 m)。图8中,MC1(大冲)是面积最大的开明槽遗址区,形成深逾百米的矿坑,与文献记载的马成的草皮尖明槽深度相当。此外,MC2(“万人坑”)、MC3(石垭口)、MC4(下大冲)、MC5、MC6、MC7也是开明槽取土而形成的矿坑(图10)。
图10 开明槽取塃后遗留的下大冲矿坑(来源:作者自摄)
(2)办磷岗。“塃夹在地面石缝里的叫作‘办磷岗’(又写作办炼缸)”[11]67,即将石头缝之间含矿的红土刨去,剩下裸露的岩石。“炼岗亦明槽之一种,因系矿砂产生在岩石孔穴之内,故名曰炼岗,其塃有天然生成的,有在山的高处其草皮塃经历年雨水冲积其中的,大者有数十丈宽,深亦数十丈;小者数尺,深亦数丈。”⑩(图11)(1尺≈0.333 m)在大冲采矿遗址群中发现的办磷岗遗迹类型有:山坡上采矿后留下的成片露头的岩石丛,坡脚处因刨去塃之后留下的岩石裂缝,这2类遗迹分布很广,图8中可以明确辨识出成片的办磷岗遗迹区(LG)就有30余处。由于只残留岩石丛,与天然地貌相似,是以往最被忽视的一种采矿遗迹(图12)。
图11 民国时个旧矿山开采中的办磷岗(来源:个旧博物馆提供)
图12 办磷岗取塃后遗留的岩石丛(来源:作者自摄)
3.1.2 硐尖遗址
“锡矿之产生在山腹以内,非用人工打硐进去,不能采取,故采办此种厂尖的,名之曰硐尖。”⑪硐尖的开采要使用重锤、鹤嘴等铁制工具,顺着矿苗往石头山里打硐,清末开始用炸药辅助。硐尖的塃含矿量“在百分之三以上。最好的硐尖,有时能挖含矿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塃,办矿的人立刻可以发财。但是有时几年挖不出塃来,办矿的人往往破产”[11]67。
在硐尖内,初次分支的叫“子尖”,再分支的可叫“孙尖”,由此形成的主要通道被称为“大窝路”,支路被称为“岔窝路”。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硐子会越来越深,开矿的砂丁通常要走很长的支路,才能到达采矿的“尖子头”,由欀头(工头)拿着锤子去挖塃,再由砂丁用塃包背出矿洞。“硐子是顺着矿脉打的,矿脉是极不规则的,所以硐子都是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忽平忽斜,忽宽忽窄。”[11]66“其塃引向上时,则往上打进,是为冒蓬;其直下时,则往下打进,是为吊井;其斜行时,则斜打进去,是为陡推;其平行时,则平行打进去,是为平推。”⑫(图13)在打硐途中如果遇到顶篷土石蓬松的地方则需要搭建支架,名为架欀,又叫使欀,以4根欀木为1架,架于洞内上、下、左、右(图14)。清末民国时最窄的硐尖只有3尺高(1尺≈0.333 m),两尺宽,所以背矿的砂丁都要求身材矮小,多聘用童工(图15)。
图13 硐尖开采示意图(来源:《个旧锡矿业演讲稿》(1938年)第76页《硐尖横断图》,作者改绘)
图14 大冲地下硐尖中的架欀(来源:作者自摄)
图15 民国时个旧矿山的硐尖口与砂丁(来源:个旧博物馆提供)
此外,在开明槽或办磷岗的过程中,若发现矿苗或老矿洞,则可将草皮尖转化为硐尖,名曰“草皮硐”。“草皮硐与硐尖相似,惟硐尖多在岩石中,草皮尖则在土砂中,硐尖深至数千步,草皮硐尖则数百步,草皮硐的塃全系砂土,不似硐尖的塃,有红塃礁塃等类。”⑬马成在开办的明槽内“往下挖塃,发现了一条‘老窝路’。经过清理,窝路深千余步,‘迎头’就是‘螺丝盖大塃’,尖子也由草皮尖改为硐尖,取名‘马成硐’。”⑭图8中,集中分布的草皮硐遗址区CPD1(大冲)、CPD2(“万人坑”)、CPD3(石垭口)、CPD4(下大冲),是先开明槽,待四周崖壁上的矿苗露头后,再循着矿苗开凿草皮硐,随着明槽越挖越深,在崖壁上形成了上百处高度、大小、形态各异的硐尖,“仅一蕞尔之地,千洞万窟,上下纵横”[14]216(图16)。此外,集中分布的草皮硐遗址区GDP5、GDP6(上大冲)、GDP7(大马硐)、GDP8(羊阴山)、GDP9(四方潭)则是办磷岗中发现矿脉,再开凿出数个草皮硐。
图16 大冲矿坑崖壁上的硐尖口(来源:作者自摄)
3.1.3 冲塃尖遗迹
“锡矿产生在高处山地,探查其所产矿塃,如很多而且深厚,并且矿区宽大,可以挖取出来,能够开辟沟路塘坝,用山水冲洗的,是名之曰冲塃尖。”⑮冲塃尖是一种利用水力采矿并兼具洗矿的开采方法,开采对象与草皮尖相似,但要求矿区面积大、露天矿塃多,且有充足的水源。在地势高处用石头垒筑聚水塘,雨季蓄积雨水,再顺着地形高差开挖龙沟,短的几里,长的十几里不等,沟的尽头用石头砌成坝塘,即三四道平行的石槽。采矿时,利用高处的水将沿途地表的塃从龙沟中冲刷而下,形成塃浆,汇到坝塘后,通过层层的石槽将矿砂和泥浆分离,达到初步洗塃的目的。大冲采矿遗址群原来至少有2条冲塃用的龙沟,但大多为临时建造,较难保存,只有一段利用山体矿洞作龙沟的遗迹还保存较完整。
3.2 建筑遗址
图8中,共识别出20余处建筑遗址,每处遗址一般由数间房屋组成,分布在主要矿坑周边,类型有碉楼(DL)、工房(GF)、石墙(SQ)。目前已发现的2处碉楼遗址DL1、DL2均位于大冲矿坑边,选址在出入口旁山腰的制高点,可以观察整个矿区及周边道路(图17)。碉楼为石材砌筑,有拱券形门洞,石材表面经过加工较为平整,对缝整齐,残留有木楼板榫卯痕迹,墙上有枪眼,防御性较强(图18)。其修建目的,一是作为哨卡防止矿工或他人偷矿;二是清末民国矿山上时常为争夺矿尖而发生械斗,修筑碉楼也是矿场主的防御手段之一。
图17 大冲矿坑碉楼遗址一(来源:作者自摄)
图18 大冲矿坑碉楼遗址二(来源:作者自摄)
较大的矿坑周边还会有一处或多处工房遗址,其中一些房间被用作统计砂丁背塃量的计量房。这些工房建筑的屋顶已坍塌,台基和墙体大多就地取材,利用矿山上不规则的石灰石砌筑,表面不做加工处理,也不用灰浆或泥浆(图19)。根据平面形状及墙体遗存的孔洞,结合个旧矿山的历史照片,可以推测原工房建筑多为简易的石木结构茅草顶,单间工房的内部空间不大,门窗洞口较小,足见当时矿工生活条件的艰苦(图20)。
图19 矿山上的工房与石墙遗址(来源:作者自摄)
图20 民国时个旧矿区的工人住宅(来源:《新中国画报》1947年)
4
大冲采矿遗址群的典型特征
4.1 人与自然的长期互动
个旧矿山的开采最早可以追溯至汉代,《汉书·地理志》载:“武帝改滇王国为益州郡,中有贲古县,其北采山出锡,西羊山出银、铅,南乌山出锡。”[18]魏晋至宋代,境内锡矿开采缺乏史料记载;明代以采银为主,铅、锡次之;清乾隆以后,银矿渐歇,遂以采锡为主;乾隆五年(1740年),云南铸币局用板锡配合鼓铸铜币,锡业逐渐兴盛起来,矿区“商贾辐辏,烟火繁稠” [19]。
若从清乾隆年间算起,在至今300余年的持续开采过程中,个旧矿山自然地貌改变的主要表现有:一是揭取地表植被,将石缝间的砂土刨去,即“办磷岗”,形成地表成片裸露岩石丛的新地貌,极大地改变了个旧矿山的植被和生态环境;二是在山洼的“冲”里“开明槽”取砂土,形成浅则数米、深则百余米的矿坑,坑内的石灰岩无法开采而形成了石峰耸立的“石林”地貌;三是“办磷岗”或“开明槽”时开挖或开凿的草皮硐,在矿坑崖壁及地表留下层层密布、大小形态各异的洞口,在山体内部则形成忽高忽低、忽宽忽窄、忽直忽曲,最深可达千余米的矿洞(图21)。
(a)未开采时
(b)开采早期
(c)开采后期
图21 大冲采矿遗址群动态变化示意(来源:作者自绘)
从文化景观的视野看,个旧大冲采矿遗址群是典型的“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是一类有机演进的景观。人们在利用传统简易工具、主要依靠人力劳作的时代,经过长时段的开采,刨去较易开采的砂土,保留下无法开采的石灰岩。从微观和中观的空间尺度来看,极大地改变了原有地貌;而从宏观尺度来看,与机械化开采相比,又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山形地势。因此,个旧大冲采矿遗址群是在长时段、低强度、高密度的人力干预下,脱胎于原有地质、地貌特征而生成的独特文化景观,也是传统社会采矿工业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历史见证。
4.2 物质与非物质要素相互印证
大冲采矿遗址群中的采矿遗址、建筑遗址,是人们在矿山上生产、生活所存留的物质证据,均属于长期采矿活动后留下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要形成今日所见之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与特征,其背后的支撑是金属矿开采的传统技艺,即民国时以丁文江为代表的地质学家所谓的采锡“土法”,这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按传统技艺开采的矿山遗产中,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应是一体两面、缺一不可的,但年代久远的古代铜矿遗址往往只保留了物质遗产要素。而从大冲采矿遗址群的调查来看,个旧锡矿的传统开采技艺至少沿用至20世纪80年代,除了详细的文献记载外,民间还有一批掌握这些土法的采矿工人。民国时期文献记载的开采方法、工人传承的开采技艺,与调查所见的物质遗存均能相互印证。
个旧锡矿开采的“土法”,与中国古代铜、银等金属矿开采技艺是一脉相承的,并非独用于锡,也非个旧独创。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已有粗略记载:“凡锡有山锡、水锡两种。山锡中又有锡瓜、锡砂两种。锡瓜块大如小瓠,锡砂如豆粒,皆穴土不甚深而得之。间或土中生脉充轫,致山土自颓,恣人拾取者。”[20]清代浪穹王崧《矿厂采炼篇》、吴其濬《滇南矿厂图略》[21],民国严中平《清代云南铜政考》[22]等文献中,所记载的铜矿、银矿的开采方式与专业术语,与民国《个旧锡矿业演讲稿》记载的锡矿开采的描述相差无几,倪慎枢《采铜炼铜记》则明确指出“个旧厂旧曰银铜锡并出,近日专注在锡。而是编虽言铜,其采炼之法,大略相同,录之以为参考之具”[23]。因此,延续中国古代金属矿开采技艺,且物质与非物质遗产要素紧密结合,文献、实物与技艺传承人能相互印证,这也是大冲采矿遗址群的重要特征。
5
大冲采矿遗址群的价值与保护
5.1 核心价值
引入文化景观视野,从更宏观的视野,提炼大冲采矿遗址群的核心价值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大冲采矿遗址群能为中国古代金属类矿产的开采传统提供独特的见证。锡是古代青铜合金的重要原材料,而铜、银、锡等金属矿的传统开采技术具有高度相似性,清代至民国个旧锡矿业的整体发展与勃兴,正是继承并发扬了传统金属矿开采、选洗、冶炼的“土法”。大冲采矿遗址群是目前在个旧矿山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按传统技艺开采的采矿遗址群,采矿遗址、遗迹能与古代至近代的矿业文献及传承至今的开采技术传统相印证,在全国矿山遗址中不多见,具有独特的代表性价值。
(2)大冲采矿遗址群是人类使用有限的工具长时段开发利用高山矿产资源的杰出范例,形成了独特的矿山工业文化景观。个旧矿山海拔高,在南北30 km、东西20 km的高原上广泛分布着锡矿资源,历史上曾开办过数百家“厂尖”,在大规模引进现代工业设备和技术之前,仅仅使用传统工具、依靠大量人力劳作,即实现了对矿山的持续开发利用。在圆锥形尖峰和低洼谷地的宏观地貌特征下,又形成了山坡岩石丛、矿坑底石林、崖壁矿洞等中观和微观的工业景观,具有独特的景观价值。
(3)以大冲采矿遗址群为代表的个旧锡矿工业遗产,与近代滇南对外开埠以来锡矿业的整体勃兴,以及由此带来的铁路修筑、城乡发展等历史事件紧密相连,留下大量与之关联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1889年蒙自开关以后,个旧锡业迎来大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以建水、石屏、通海、蒙自人为主的“走厂”潮。引入机械化生产的云锡公司逐步发展成为行业龙头企业,提升了成品锡质量,扩大了海外市场份额,但分散在矿山上的众多私营“厂尖”才是锡矿开采的主力,长期占有总产量的80%以上。通过“厂尖”的经营与利润分配,带动一大批“走厂”人发家致富,这些财富一方面通过股份制集资投入到个碧临屏铁路的修筑中,另一方面带动建水、石屏、通海一带城镇与乡村的大发展,至今仍保留有数百座精美的民居大院、乡间祠堂、庙宇、桥梁等,在碑刻、族谱、文书及民间故事中均留下了与锡矿业相关的记载与叙述。
5.2 整体保护建议
大冲采矿遗址群及周边的山坡上和矿洞内仍存有可供开采的矿砂,若采用机械开采则可获利颇多,周边环境仍在被机械化开采蚕食,有的整座山头都被推平。目前,大冲采矿遗址群仍未列入保护名录,在后续的矿山开采、生态修复,以及文旅开发过程中,很有可能因对采矿留下的地形、地貌的认识不足,而造成历史遗迹的破坏。因此,建议将大冲采矿遗址群列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对象,既可以归入“古遗址”类,也可以归入“工业遗产”类,经评估后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点,并尽可能将采矿遗址、建筑遗址,以及周边矿山环境视作整体进行保护。
6
结束语
引入文化景观视野来研究矿山类工业遗产,可以跳出仅将其视作考古遗址的局限,在无法考证其年代上限的情况下,也能从整体上分析其价值。一是将自然与人工遗迹均纳入研究范畴,揭示传统采矿技术对地形地貌的改变过程,识别出留下的全部遗址、遗迹;二是将矿山类工业遗产视作与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动态变化而非静态的文化景观,研究人与自然长期互动带来的景观变化;三是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作整体,分析生成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作用;四是除了保护矿洞、建筑等遗址外,还应该从整体上保护矿山的自然地貌,以及在长期采矿中由自然与人工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貌。
① 蒙自县立矿业训练所《个旧锡矿业演讲稿》(1938年),现藏于云南锡博物馆。
② 云南省历史研究所《个旧锡业私矿调查》(1979年),现藏于云南锡博物馆。
③ 红河州革委会《矿史》筹展办公室写作组《个旧锡矿历史资料汇编》(1972年),现藏于云南锡博物馆。
④ 蒙自县立矿业训练所《个旧锡矿业演讲稿》(1938年)第40-41页。
⑤ 红河州革委会《矿史》筹展办公室写作组《个旧锡矿历史资料汇编》(1972年)。
⑥ 蒙自县立矿业训练所《个旧锡矿业演讲稿》(1938年)第31页。
⑦ 蒙自县立矿业训练所《个旧锡矿业演讲稿》(1938年)第92页。
⑧ 云南省历史研究所《个旧锡业私矿调查》(1979年)第15-16页。
⑨ 云南省历史研究所《个旧锡业私矿调查》(1979年)第11页。
⑩ 蒙自县立矿业训练所《个旧锡矿业演讲稿》(1938年)第93页。
⑪ 蒙自县立矿业训练所《个旧锡矿业演讲稿》(1938年)第30页。
⑫ 蒙自县立矿业训练所《个旧锡矿业演讲稿》(1938年)第77页。
⑬ 蒙自县立矿业训练所《个旧锡矿业演讲稿》(1938年)第93页。
⑭ 云南省历史研究所《个旧锡业私矿调查》(1979年)第11页。
⑮ 蒙自县立矿业训练所《个旧锡矿业演讲稿》(1938年)第31页。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侯实(1985—),男,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遗产。E-mail:houshi@fudan.edu.cn.
*通信作者:曾巧巧(1981—),女,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遗产。E-mail:zengqiaoqiao@126.com.
HOU Shi1,YU Linyang2,ZENG Qiaoqiao3*,YANG Xingyue4,HUANG Lei5,JIANG Linyun3,WANG Huihan3
(1.Depart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Museology,Fudan University,Center for Land and Cultural Resources Research,Fudan University,UNESCO Chair for Living Heritage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Shanghai 200433,China;2.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d Design,University of Bath,Bath BA2 7AY,UK;3.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Yunnan 650504,China;4.School of Education,University of Glasgow,Glasgow G12 8QQ,UK;5.Cultural Heritage and Museology Office for Gejiu City,Gejiu Yunnan 661000,China)
编辑:赵桠菏
审核:杨砾、孙陆青
审图号:GS京(2024)1876号
地图测绘资质授权单位:北京天域北斗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关注《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与遗产保护同行
如需获取更多原文请关注本公众号主页下方“微刊阅读”栏目也可点击文章下方“阅读原文”跳转知网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