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蓝字“润物 遗产”关注我们
֍ 钩沉历史 丈量土地 荟萃人文 ֍
∣前 言∣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对于文化遗产的认知与看法琳琅满目,各自精彩,但却永远无法替代一个人自己的声音、态度、选择与体验。
在本期推送中,我们以迎新为契机,邀请初入遗产学堂的学子,谈谈他们迈向遗产方向的初心和愿景,以及对未来研究之路的构拟。这份兼具自我独白与职业规划意味的畅谈,折射出不同学科背景所持有的审视问题、思维操练的方法与理念。我们也邀请可亲可爱的师长前辈,在此分享并传递他们的经验寄嘱,希望所有的理念在此交汇碰撞,激发出更持久的动量与热能,伴随新同学一同步入文化遗产的浩瀚海洋。
生也有涯,而知无涯。在可能漫长也可能短暂的学习生涯之中,这份初期经验与往昔回忆一样重要,不仅标识着他们在新的学业伊始时所抱持的心态与自我定位,更是后期不断求索、拓荒进取的力量源泉。
师生合影
马锦雯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博士研究生一年级
我的本科专业与文化遗产相去甚远,所以我对原专业并无太多热情。因此,我将大量时间投入到博物馆和文化遗产的志愿服务与实习中。幸运的是,北京作为我的求学之地,拥有众多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这些经历让我与文化遗产之间建立了不解之缘。
2019年4月15日,对我而言,是一个转折点。那时,我正读大三,面临着未来道路的选择:是继续攻读我不感兴趣的本专业研究生,还是直接步入职场,或是追随内心,深入探索文博领域。那天我辗转反侧,无意间打开微博,却看到了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新闻,一种难以言说的悲痛涌上心头。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对于这种全人类文化遗产的损失,我感同身受。联想到之前巴西国家博物馆的大火也让我深感痛心,我开始反思,作为一名非博物馆非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为何会对这些事件感到如此心痛?这也反映了文化遗产普遍价值的内在影响力和文化认同感的普遍存在,文化遗产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这些事件促使我意识到,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其独特的使命。我的直觉告诉我,我应当投身于文博行业,保护和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从那时起,我开始思考人与文化遗产之间的深刻联系。
硕士阶段,我选择前往英国UCL深造,接触到了许多前沿的知识和理念。但我也意识到,目前的学术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西方话语体系的影响,许多问题的研究都是基于西方视角。硕士期间,我阅读了一篇关于巴黎圣母院重建的文章,这让我与这座历史建筑再次结缘,也让我对文化遗产的思考更加深入。文化遗产的价值是活态的,随着研究和修复保护的行动而不断产生新的价值,而人,正是这种变化的推动者,人类活动创造了文化遗产新的价值。通过我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我更加坚信,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不仅是我的职业选择,更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我也会坚定地在这条道路走下去。
田恬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博士研究生一年级
于我而言,文化遗产虽非新知,却又仍然十分陌生。作为一门非主流学科,文化遗产学需要借助并融合多元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学科理论如同灯塔,能够照亮研究方向。而现在的文化遗产研究仍然存在着弱理论现状,如何借鉴“他山之石”探索自己的理论与方法可能会是我未来思考的重点之一。同时,如何有针对性、有依据地选择实践对象,如何在实践中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对理论归纳同样至关重要。
要完整走过这样的学科之路,无疑是充满挑战的。我曾在这条路上徘徊摸索。不过很幸运的是,在博士生阶段我遇见了并肩同行的老师与伙伴。如今可以充分相信自己,我至少选择了一条虽艰难但正确的路。
武彤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硕士研究生一年级
首先,我想谈谈为什么选择学习文化遗产,这其实跟我的家乡有很大关系。以前,每当跟外地朋友在一起时,别人问起我的家乡有什么特色或是名胜古迹时,我总是有些尴尬,不知道如何介绍。而看到其他地方都有那么多丰富的文化遗产,我就更加好奇和向往了。在进一步查阅资料后,我发现,通过图片和文字来追忆、拼凑起来的家乡那幅景象如今却已都荡然无存,这种“文化断层”给我留下的痕迹,加上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关“保留”还是“舍弃”的争辩,让我开始思考过去之于现在的意义何在?与过去和现在之间有着确定分界线的观点不同的是,我更倾向于认为过去是“活着的现在”的一部分,我们不应该为了有利于当下而放弃了保护过去的义务。
现如今,在中国,每个人的故乡都在面临巨大挑战!在低俗的商业化浪潮与时代背景之下,这一切导致的洪流冲决我们的原乡原土,就像泰戈尔先生所说,“再耽搁一会儿,纸飞机做成也没用。当河水泛滥,掩盖陆地,哪里还有我要飞跃的金色麦田和绿色庄园的影子”,让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在世界上发光发热,我觉得这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
接下来,我想就我对本学科浅谈下我的认识。随着认知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这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问。对于学习这门学科的人来说,接受一定的人文社科学科训练是极为必要的,因为文化遗产不仅仅包含了物质或非物质,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这些学科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和解读这些信息的理论工具。例如通过社会学的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等理论,人类学的文化解释、族群认同等方法,历史地理学的关于某一遗产点地理分布与变迁纵列的研究,民俗学提供的了解某一地域民族习俗与特色文化传统的视角等等,都是我们从事文化遗产研究所能利用的工具和手段,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揭示文化遗产背后的各级文化内涵,从而更准确地评估、传承、转化其价值。
在开始自己的研究之前,我觉得更应关心如何把自己的根基扎得更深一些。即使天赋高如歌德者,在去意大利旅游时,也曾经懊悔感叹过,自己没有在一件事情上花费足够时间,也没有为该事情做够了充分的训练。因此冷静下来,吸取众长,不断精进。将各个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力求形成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体系很有必要。当然,恪守本心,始终不忘文化遗产人身上的担子和使命也是很重要的,不能丢掉某些根本的东西,这是底线。
最后我想用一段话来结束我的发言,“你现在所做的,于道有何益?对救赎颓废的世道人心,能有多少贡献?”同时这句话也是我一直追问、激励我自己的一段话。望诸君共勉,以上!
胡垲奇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硕士研究生一年级
我出生在临海古城,在城墙、佛塔底下长大。前不久,侯实老师在课堂上问我,“你现在还愿意回去吗?”,我肯定地回复,“愿意,这是我家”。生于斯、长于斯,每个人对于故土的感情都是复杂的。可能,因为我青少年时期经常一个人生活,减弱了“人与人的关系”,从而增加了“人与地的关系”,以至于现如今回家,只有在城墙边吹风和跑步时,才会感到安心与自在。
或许这正是文化遗产的价值来源,时代洪流在滚滚向前,这片土地的面貌日新月异,作为个体的人又被裹挟着,四处奔走。我渐渐地发现,曾经年轻时所常看的、认为美的景观消失了;或者因为工作原因而迁移,新的居住地和过去成长地存在差异,比如农村到城市、县城到都市等,我将这类感受称之为“时代变革中美的丧失”,亦是近现代以来人类开始寻觅文化遗产的原因。
作为一名管理学学士,说自己一直以来热爱文化遗产是自欺欺人。过去备考时,我也曾经打算在管理学的门类之下寻找一个方向(如中山大学的文献和文化遗产保护硕士),考试科目为管理学联考,让学习更为顺畅。不过,和我一起备考的室友说道:“你这种选择,明显是为了规避基础知识的学习”。这句话,让人很不舒服,但是一语中的,思考再三决定跨考文博专业。入学近一个月以来,我依旧经常感受到基础知识的欠缺,想要真正研究出自己想要的学术成果,现在的我还远远不够。
本科期间,我曾有幸在中国会计博物馆担任为期两年的志愿讲解员。虽然没有工资,但是自愿也就意味着没有严格的要求。这给予了一定的自我发挥空间,在我的讲解稿上,可以根据自己对于文物本体的理解,对文本进行适当的调整,把自身的想法和参观的观众进行交流和互动,在过程中有所收获和成长。当然这更是一段快乐的时光,为我打开了对文化遗产的兴趣之门。
马钰儿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硕士研究生一年级
大家好,我的本科是经济学专业,决定跨考是因为我在一篇公众号推文中看到有说文博专业是一个正在逐步走向大众视野的专业。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专业,我查阅了有关入门的书籍。其中,一本介绍考古学概论的书籍,从翻开到最后一页我很耐心地阅读,书中的内容介绍和一些观念,我能很快地吸收与理解,读下来有一种打开新世界的感觉,相对于其他专业的书我可能连持续阅读的耐心都没有。我觉得或许这就是我应该选择的方向吧。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支撑着我跨专业的念头一直走到了这里。
备考过程中,不少家人朋友和同学来询问我考的什么专业,当我告诉他们考的是“文化遗产”的时候,他们的表情有些茫然与错愕,不了解这是个什么样的专业,更甚者还会问我是不是“自媒体”专业?只有当我把“考古”“非遗”这些词和文化遗产一起联系解释给他们听后,他们才会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我因此感受到了文化遗产专业在未来传播过程中任重而道远,这点也成为我加入这门学科的动力。希望学成后能对此事业贡献一份绵力。
陈浩澜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硕士研究生一年级
为什么选择文化遗产专业?这个问题我确实难以回答,甚至我自己都想问“文化遗产”是什么。作为一个还没有入门的学生,我还不知道这个问题应该从何谈起,从哪里切入。但我知道,我感兴趣的古建筑、篆刻、文玩收藏等都是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学的研究对象。至于我为什么选择文化遗产学,这个动机是既模糊又明确的,因对文化遗产整体认知的匮乏而感到模糊,因兴趣而明确,我不知道我在这个领域中的学习、实践具体能获得什么,能贡献什么,但我知道学习它有助于我发展自己的兴趣。
我做事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只要我能接受最坏的结果,那就放手去做,我一般不在事前对结果做过多的设想,我相信只要去做,结果无论好坏都是收获。
我在入学前就申请和侯实老师的团队一起去云南、重庆参与调研。我只想着这种田野调查最坏也不过是扎帐篷吃罐头,不会比我独自去西藏爬野山更艰苦。我们去了云南的苍台村和重庆的黎明村,那里的生活环境比我想象的好很多。这两次调研活动让我大开眼界,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文化遗产”这头大象的轮廓,这种收获难以描述。后来在课上看到杜老师用“看不见的风景”来描述文化遗产,我想不到还有比这更合适的表达了,那种难以描述的收获就是我瞥见了这“看不见的风景”。
我已经感受到了文化遗产学的魅力,它勾起了我的兴趣,我暂时不愿意离开它,仅此而已。
梁思媛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硕士研究生二年级
很荣幸能作为硕士二年级的代表发言,下面我将简单分享自己选择进入文化遗产学习的原因和就读一年的感想,希望能为刚加入这个大家庭的学弟学妹提供一些帮助。
在本科期间,我接触到建筑遗产的保护设计。在设计推进期间,我时常不由自主地思考一个问题:对遗产的理解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让我没有顾虑地进行干预方案的推进?更进一步,对遗产的理解有可能推翻“要采取什么措施进行干预”的本能反应。带着这些困惑进入文化遗产专业,我希望能跳出建筑学的视角,从更多维度来理解遗产的形成、发展与阐释。
一年过去,我有幸在这里分享一些收获。首先是对遗产的理解,文化遗产并非凝滞的历史,而是多元主体在当下对过去的动态阐释。因此,在做好物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更多关注其他人,包括古人与今人,对遗产的建构与情感投射;其次是对自身的定位,我们钻研遗产的价值阐释,但并非唯一主体,在很多时候也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主体。即便如此,我们也应当有一种自觉,即作出无愧于心的遗产研究与价值阐释工作;最后,我想发出共同进步的邀请。诚然,作为年轻的交叉学科,文化遗产尚未建立起纯熟的方法论。但大家能带着各自的困惑来到这里、坦诚交流、共同探索,就是非常良好的开端。期待我们的共同进步!
张颖洁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硕士研究生二年级
我本科阶段学习的专业就是文物与博物馆学,当初最感兴趣的方向其实是博物馆。但是在我学习了博物馆管理、展示策划设计、博物馆数字化等一系列相关课程后,好像发现博物馆方向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当时正好有申请国创项目的机会,受到陈筱老师推荐的《心城:南京城墙记忆》一书影响,我和其他两位同学决定以口述史的方式,对我家乡宁波的天封塔开展调查。在这一项目中,我第一次系统地从历史背景、发展沿革、现状、价值、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评述等方面对一个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并坚定了自己想学习文化遗产学的决心。
在这一阶段,我对于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更多是从感性层面出发,例如觉得它与当地居民朝夕相伴,彼此间产生了情感方面的联系。但相关的困惑也因此产生,我难以说明为什么这一情感很重要,也难以厘清文化遗产在面临种种现实困境中应该如何自处。在阅读了杜老师《文化遗产价值论探微——人是文化遗产的灵魂》一书后,我心中的部分疑问得到解答,并对各类调研实践心生向往。因此,我决定继续深入学习文化遗产学。然而,当我在入学后正式踏入遗产调研时,我是迷茫的,不知道看什么,不知道想什么,不知道研究什么,终于切实体会到了周孟圆师姐在毕业论文结语中所说的“没有锄头的农民”是何种感受。
但随着调研的逐渐深入,我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角度更加全面,也在此过程中更加体会到人与遗产的关系。例如在三坊七巷项目的调研中,我第一次从城乡关系的角度看待历史文化街区与乡村遗产的关系。当我从城市与乡村的产生追根溯源,发现城市是乡村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剩余劳动资产转移的产物时,我被这从古至今就存在且发展的关系给深深震撼了。我愈来愈感觉到人与文化遗产的关系是历史上的不同阶段,而当今的我们与文化遗产的关系更只是历史上小小的一隅。当从更宏大的历史视角观察文化遗产,并且反观我们自己的人生时,仿佛在古今中产生连结,并给予自己宽慰。
我们的人生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每当意识到这一点时,就能更加平静地面对现实中遇到的种种困境,学会处世,学会做人,这一心境的变化也是这一年的学习与调研给予我的宝贵财富。
张煦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博士研究生四年级
我也是跨学科的学生,这些年在中心跟老师和大家学习到很多。学习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我最大一个感受可能是——把自己作为遗产。
第一,从个人成长角度来说,我们的许多知识与经验都是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获得的,比如与父母的关系,与历史的关系,与国家的关系等,包括刚才胡垲奇提到了与城市的关系——我们所获取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是在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关系中获得的,从过去的价值观中选择一些,摒弃一些。这一点对我的启发和遗产保护很类似。从这个角度上,中心团队对我有很深的影响。
第二个是从研究的视角来看。大家通过平日的调研、学术等活动,相互交流,彼此获得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保护理念的启发。所以如果能将自己当成一种遗产融入其中,把人生与研究结合起来,或许能有更多收获。
当然,最后更希望大家在研究和成长中找到自我!
王军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博士研究生三年级
复旦大学润物乡村知行社社长
刚才大家的畅谈对我也有很大启发。从中我提炼了一些关键词,既试图描绘大家在专业选择时的动力,也表达我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
第一,兴趣。无需多言,兴趣与情怀无疑是绝大多数人投身遗产海洋的初心与起始点,当你所关心的人物事件在知识框架和学科视野之中鲜活起来,无疑会收获最实在的喜悦。这种喜悦帮助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拾遗一些被其他人忽视的细枝末节,进而发现背后有趣的东西或者他人“看不见的风景”。拥有兴趣是发自心底本然的喜欢,能让所有人树立理性、坚定理想、接近理想并实现理想。第二,思考。遗产研究的道途并非一帆风顺,倘若只有兴趣与热情作为支撑,很容易衰而竭,遭遇无措、茫然,最后改弦易辙,因此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保持思维的灵敏,保持问题意识,才会从人云亦云的逻辑捆绑中挣脱出来,发现新知,拥有洞见。保持思考是使我们游刃有余,深化认知的唯一利器。第三,韧性。正像陈浩澜所说的只要他能接受最坏的结果便泰然去做,在我看来这不是一种折中妥协的保守主义,反而是充满了一种浪漫进取的冒险精神。在复杂变动、利益交错的世界中,韧性是一种巨大的精神结构,它帮助我们消解失败与挫折,重新建立制造多元可能性的信心与勇气。
当然,以上所有的经验与认知都不是自然发生,都有它的历史、来源和局限。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从另一个学科的高度跨界,本身就是一次冒险的尝试,风险与机遇并存,我们当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热爱的同时一步步夯实基础,打好基本功。
最后,某种程度上,我们必须要像张煦师兄所言的“将自己作为遗产”,将自己的个人经验问题化,从中找到实际材料和脑海中的宏阔理想之间的连接路径与沟通桥梁,从“粗”到“细”,从“广”到“专”,再到“精”,一步步消化焦虑和困惑,而不至于让它一直搁置半空,而不被解决。
杜晓帆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主持人
大家选择这个专业,特别是博士生,基本上意味着你们今后将投身于这个行业,所以这是你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决定。
对于两年制的硕士生来说,读研的时间非常短,特别宝贵。所以我希望在你们研究生学习的这两年里,力所能及地学习,至少在未来某个时期回看自己的硕士论文时,不会感到羞愧。这也是我们至少应该努力达到的基本标准。无论你是否热爱这个专业,是否打算长期从事这个行业,既然你已经做出了选择,就应该对自己负责。我认为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让我们回到文化遗产这个话题。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对于文化遗产方法论仍然感到困惑,我们仍在探索中。我自己也在不断学习,每天都在吸收新知识。
最近因为要参加山西的一个会议,我翻阅了前些年同学们为“家国情怀:连结历史与未来的乡村遗产”展览写的大纲,看到了在山西省部分写下苏轼诗词:“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那就是文化遗产就是我们的家园,最重要的是能安抚我们的心,安顿人类的心灵。
人类终将面对死亡,所以对死亡感到恐惧。这种恐惧驱使我们去思考许多问题,比如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所思考的许多问题,归根结底,不就是为了解答“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吗?无论你是选择内卷或是选择躺平,还是选择其他的生活方式,本质上都是在探索如何更好地生活下去。文化遗产实际上也是需要解决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前行时的一个根本问题:我们为什么活着?人类为什么要继续存在?如果从更宏观的视野中看,文化遗产一直在试图解答人类生存和延续的意义。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目标之余,也不要有过多的压力,要发自内心地努力学习,保持思考,收获自己的人生。
交流现场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与文化资源委员会
整理 | 复旦大学润物乡村知行社
审校 | 刘朝晖 杜晓帆 侯实
编辑 | 刘邵远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