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蓝字“润物 遗产”关注我们
֍ 钩沉历史 丈量土地 荟萃人文 ֍
△ 工作营成员合影·重庆北碚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
“重”走北碚夏坝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价值研究及展示利用联合工作营
工作营简介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不仅彰显了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复旦师生西迁办学的学术抱负与远大志向,而且蕴含着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弦歌不辍、抗战必胜的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现存的“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由登辉堂、寒冰墓以及周边校舍等构成,见证了复旦大学实现办学规模扩大、专业扩充及学校定位调整,而且为北碚乡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高等教育资源,对当时保存学术实力、培养急需人才、弘扬民族精神等意义重大。
为更好地保护复旦旧址、赓续复旦文脉、传承复旦精神,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润物乡村知行社联合主办——“重”走北碚夏坝——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价值研究及展示利用联合工作营。本工作营旨在通过现场调查、档案资料搜集整理、历史地图比对等,厘清北碚夏坝复旦旧址的历史空间格局、现存建筑遗迹,梳理重要人物与历史事件,提炼“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遗产价值,提出展示利用建议,并为“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提供学术支撑。
本次工作营由复旦大学文博系侯实老师牵头,依托于北碚区博物馆委托的《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文化传播策划方案编制》项目。共招募到自来复旦大学及西南大学13个专业的21名学员,包括复旦大学文博系4人,新闻与传播学院1人,外文学院3人,历史系1人,法学院1人,化学系1人,管理学院1人,高教所1人,马克思主义学院1人,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1人;西南大学农学院3人,民族学系1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1人,社会志愿者1人。共计本科生14人,硕士5人,博士1人,志愿者1人。本次工作营自2023年8月30日集结完毕,至11月19日完成成果汇报并结营。
复旦大学西迁历史简介
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日军侵占上海江湾复旦校园。1937年9月,复旦大学与大夏大学组成联合大学,分为两部,分别迁往江西庐山和贵州贵阳,这是中国第一所内迁的联合大学。12月中旬,南京沦陷,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500多名师生在副校长吴南轩的带领下辗转入川,借重庆菜园坝复旦中学复课。1938年3月,复旦大夏联合大学解体,复旦大学在重庆北碚夏坝征地建校。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复旦大学结茅立舍、弦歌不辍,艰难创业、办学育人,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946年5月,复旦大学回迁上海,北碚的校舍、土地由复旦同学会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租借使用。1950年,私立相辉学院与其他学院合并组建西南农学院,2005年与其他大学合并组建现西南大学。
△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登辉堂
△ 从嘉陵江南岸远眺北碚夏坝复旦校景(左侧正对大台阶的建筑为登辉堂、右侧建筑为相伯图书馆)
△ 复旦大学教育系全体师生东返复员上海前在复旦重庆北碚校园前集体合影(1946年6月)
△ 国立复旦大学夏坝校园内的相伯图书馆
国立复旦大学
重庆旧址保存现状
在承接本项目之前,复旦大学文博系杜晓帆教授、侯实老师等,在北碚区博物馆、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的陪同下,曾多次到北碚复旦旧址实地考察。2023年6月3日至6月11日,又带领文博系研究生和中心成员组成的调查小组,对黄桷镇、夏坝校园旧址进行了详细调查,并进行建筑测绘、无人机倾斜摄影等。基本认清了原校址的空间范围,摸清了老建筑保存现状等,继而制定出工作营的实施计划。
△ 项目组成员于2023年6月11日在复旦旧址进行前期调研
目前,“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仍保存有老建筑约12栋,在国内西迁高校中,无论校园面积,还是保存建筑数量均排在前列。夏坝复旦校园的主体建筑呈现中轴对称布置,进入大门,沿中轴线为登辉堂,后侧为礼堂,四周有回字形围合建筑,分别以复旦校训中“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命名,除登辉堂局部二层外,其它建筑均为砖木结构一层。再往后保留了成排布置的宿舍区,每排少则三五间,多则十余间,均为单层平房,多采用西南地区的“穿斗式”木构架,但增加了“上弦杆”,是抗战内迁高校简易校舍的一种典型屋架形制。现存建筑群均为小青瓦冷摊瓦屋面,竹编墙为主,外观朴素简洁,反映出抗战时期建校的艰辛和环境的艰苦。此外,在主体建筑的东侧有“孙寒冰墓”,在西侧沿马路还有原为“寒冰馆”的建筑,是为纪念在抗战中被日机轰炸罹难的复旦大学教务长、法学院院长孙寒冰教授等师生而建。登辉堂与寒冰墓现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其余建筑尚未列入。
△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校园平面图
△ 国立复旦大学校庆节展览地点分布图
△ 向左滑动 |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建筑。图1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学生宿舍;图2 学生宿舍“穿斗式+上弦杆”屋架;图3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原“寒冰馆”建筑;图4 孙寒冰墓
工作营第一阶段工作概况
2023年8月30─31日,“‘重’走北碚复旦——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价值研究及展示利用联合工作营”线上讲座正式开展。9月1日晚至9月17日为工作营第一阶段,按照复旦西迁时期的五大学院体系,将学员分为了5个小组,分别是:法学院组(领队:侯实老师;组员:罗皓月、张欣、李文喆、王一可)、商学院组(领队:孔达老师;组员:梁柏诚、侯锶佳)、文学院组(领队:张煦;组员:王雅琪、张晓澜、许岑、张文超、唐欣、陈可宜、吴好点、屈子仪)、理学院组(领队:张璇;组员:蒋文韬)、农学院组(领队:刘含;组员:王玉宏、魏文轩、沈益冰、兰欣宇、张乐)。
各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全面搜集和整理了抗战时期复旦西迁的资料和研究成果,通过阅读《抗战期间复旦大学校史史料选编》《复旦大学志》《复旦大学百年纪事》等相关文献,充分利用各自学院的院史资料、校史馆、档案室及西南大学校史馆、档案室的资料,梳理出了复旦大学各个学科的历史沿革以及在抗战时期的发展历程,对重点人物的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了深入挖掘。
同学们在校史研究过程中取得重要进展。以抗战时期复旦大学农学院为例,1938年秋,复旦开始设立垦殖专修科并附设农场,1939年秋设立园艺学系,在此基础上1940年建立农学院,并设茶叶组、茶叶专修科和茶叶研究室,1942年茶叶组与垦殖专修科合并,成为农艺学系。1946年,复旦农学院复员返沪。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秋),扩大招生并增设农业化学系,1952年秋随全国院系调整,农学院离开复旦大学,农艺、园艺、农化三系迁往沈阳,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沈阳农学院,不久便成为国家重点院校;茶叶专修科迁安徽大学农学院,改为四年制茶叶系。在复旦大学百年历史中,农学院历时14年,尽管是短暂的,但却在复旦校史上留下了许多珍贵而辉煌的篇章,在当时有着李亮恭、唐启宇、毛宗良、严家显(1945-1949年夏)、钱崇澍、钟俊麟等专家学者,14年共培养学生809人,为战争年间,解决粮食、农副产品生产供应问题、培养实用性专门人才创设了一批应用系科专业,特别是茶叶学科为全国首创。
9月15日,在西南大学档案馆组织了第一阶段的成果汇报,通过这一阶段调研,每位同学均加深了对复旦西迁校史的学习,对各自学科发展历程的认识,以及对抗战时期复旦的红色文化、革命事迹的深入了解。
△ 工作营第一阶段研究成果在西南大学进行汇报
△ 工作营全体成员于西南大学档案馆门口合影
9月16至17日,在本项目经费资助下,邀请了工作营全体成员前往重庆北碚东阳镇夏坝及黄桷镇,由侯实老师带领,对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登辉堂、寒冰墓、潜庐(陈望道旧居)等进行实地调研及踏查工作。此外,还实地参观了与复旦西迁历史息息相关的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卢作孚纪念馆、北碚区博物馆等。
△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展览策展人王弘(复旦历史系校友)
△ 侯实老师为工作营成员介绍北碚夏坝校园平面及建筑
△ 工作营成员前往潜庐(陈望道旧居)
△ 工作营成员参观西部科学院旧址
△ 工作营成员参观峡防局卢作孚纪念馆
△ 工作营成员参观北碚区博物馆
工作营第二阶段工作概况
在第一阶段工作成果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经带队老师们的讨论,确定了第二阶段的研究目标,即重新梳理第一阶段的文献资料,立足于遗产价值的不同维度,从历史贡献、校园特征、校地互动、红色文化等方面来进一步挖掘并阐释“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的遗产价值。因此,再次将全体学员重新分成了空间演变、历史沿革、重要人物、进步活动、乡村建设、比较研究六个小组。11月19日,工作营又邀请了西南大学的学员们到访复旦,并做最终成果汇报。
1_空间演变组
领队:侯实;组长:张文超;组员:蒋文韬、陈聪、兰欣宇
小组成员考证了抗战时期北碚黄桷镇、夏坝校园空间的演变。通过查阅校档案室的老图纸、老档案,对比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卫星图,结合各个时期校友回忆录中对校园空间的描述,进一步确认了在黄桷镇办学四年间租借校舍的分布,在夏坝办学四年间校园规划、建设的过程,逐一核实已经消失的相伯图书馆、新闻馆、文摘室、青年馆等重要建筑的历史坐标。在此过程中,发现了原复旦土木系教授参与夏坝校园建筑设计的证据,以及在马相伯先生逝世后全国党政要员、社会名流参与筹备相伯图书馆的完整档案。
△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校园空间及建筑考证示意图(绘图:赫永皓)
2_历史沿革组
领队:张璇;组长:梁柏诚;组员:沈益冰、王玉宏
小组成员详细梳理了自1937年至1946年间,复旦大学从江西庐山到重庆,再到北碚黄桷镇、夏坝数次迁徙的过程。分析了抗战时期五大学院的历史变迁,包括学科设立、院系调整等重要事件。整理出主要院系历任院长、系主任名单,对主要学科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各学科在不同时期的办学特征和学术成就。
3_重要人物组
领队:刘含;组长:张欣;组员:罗皓月、李文喆、吴好点
小组成员通过文献查阅和档案研究,梳理了抗战时期复旦大学在北碚的重要人物群体,包括教授、学生等,并对其中代表性人物的生平、贡献进行了介绍。借助人物表格、地点图示和人物关系图谱,分析了复旦与抗战时期在北碚的“三千名流”之间的关系,可视化呈现了重要人物在北碚的活动轨迹,为理解当时校园生活和社会互动提供了直观的视角。
4_进步活动组
领队:孔达;组长:侯锶佳;组员:许岑、张晓澜、唐欣、张乐
小组成员通过查阅大量与抗战时期党组织、进步活动相关的档案、报刊等历史资料,梳理了复旦大学党组织的发展情况,整理出复旦大学在北碚时期的进步活动,包括演讲、集会和社会实践等,详细记录了各类进步活动的时间、主题、参与人物等,提炼出复旦大学在红色文化方面的特征和价值。
5_乡村建设组
领队:张煦;组长:魏文轩;组员:屈子仪、王雅琪
通过与卢作孚在北碚进行的乡村建设事业的关联性研究,分析了复旦大学选择北碚作为迁校地点的多重原因。一方面,北碚乡村建设成果为复旦办学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另一方面,复旦选址北碚补齐了乡村建设中重要的大学教育业。复旦大学西迁北碚不仅是战时教育的一次重要转移,也是高等教育与地方建设相结合的生动实践,对研究早期中国式现代化探索、高校与地方深度互动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6_比较研究组
领队:缪慧妍;组长:陈可宜;组员:王一可,张乐
小组成员系统梳理了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始末,完成了70余所抗战内迁高校的名录整理,包括办学时间、地点、组织架构等信息。并将复旦大学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八所重要内迁高校进行了详细比较,进而总结了北碚复旦旧址的独特性和典型性特征,参考其它内迁高校旧址,提出保护利用建议。
△ 乡村建设组的同学进行汇报展示
△ 工作营结项合照
国立复旦大学
重庆旧址的遗产价值
(1)复旦大学在北碚办学与校史发展的重要见证
复旦大学现今已发展成为中国领先、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之一。抗战西迁办学是复旦大学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碚期间,复旦大学完成了由私立大学向国立大学的转变,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西南联合大学、复旦大学等西迁高校为代表的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机构在国难危机之际辗转周折聚集于此,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精神。
(2)内迁高校与地方建设深度互动的典范之一
20世纪20年代,卢作孚开始在北碚进行系统的乡村建设实验,复旦大学迁到北碚后,补全了北碚高等教育的空白,使之与西部科学院等其他科研机构一同构成学术共同体。在北碚期间,提出将复旦大学“永远留川”的设想,并因地制宜的增设农学院及茶叶等相关专业,与当地乡村建设事业互动密切。回迁后,又由复旦校友在原址创办了私立相辉学院,继续服务地方建设,是内迁高校与地方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典范之一。这种高校与地方深度互动的模式,可以为今天的“校地互动”、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等提供借鉴和启发。
(3)抗战时期中国高校红色文化的代表之一
复旦的中共党组织异常活跃,无论在抗战救亡的洪流中,还是在争取民主反对内战的大军里,复旦师生始终站在最前线,还先后创办了《文摘》《中国学生导报》等进步刊物。此外复旦“据点”也最成功,复旦还是全国红岩烈士最多的高校。红色是复旦的底色,复旦大学的红色文化是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红色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4)抗战内迁高校校园空间与建筑形制的典型实物
抗战时期内迁高校办学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迁到内地城镇借用公共建筑进行办学,如同济大学内迁四川李庄,浙江大学内迁贵州湄潭,复旦大学内迁北碚黄桷镇时期也是这种模式;二是租借其它校园建筑、商业建筑进行办学,如西南联大内迁昆明之初曾租借当地多所院校的校舍;三是有条件时新建校舍,如西南联大在昆明征地建设了“新校舍”,但保留的建筑较少,复旦大学在北碚夏坝新建的校园是作为“永久校址”,核心区格局保存完整,现存建筑10余栋,借鉴民间建筑技术并发展出“穿斗式”木构架加“上弦杆”的混合形态。“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无论是占地面积、校园规划,还是保存的格局、建筑群均是抗战内迁高校校园空间的典型代表。
国立复旦大学
重庆旧址保护利用建议
经过工作营学员们的充分讨论,最终由项目组总结提炼出“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的保护利用建议:
(1)整体保护:将相关建筑、遗迹纳入文物保护范围
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对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进行全面普查、登记,经专家评估,将与复旦办学相关的建筑群、道路、桥梁、码头、梯步等均纳入保护对象,并力争申报成为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尽快启动《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划定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等,根据价值评估进行分级分类保护与利用。
(2)校地互动:延续复旦大学与北碚的良性互动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的展示、利用,应充分挖掘复旦西迁与北碚乡村建设的互动故事,将复旦旧址融入北碚现有的历史文化展示体系,提炼阐释主题,规划文物游径,统一标识系统,完善现有展示内容,带动“百馆碚城”各展览馆、纪念馆、博物馆的联动,打造具有北碚地方品牌的文化集群。要利用好北碚乡村建设和复旦大学两大优势品牌,依托西迁历史纽带,增强当代“校地共建”,通过定期的访学、讲座、研学、工作营等方式,带动北碚周边社区参与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延续复旦大学与北碚的良性互动。
△ 登辉堂校史展览
△ 同学们与旧址周边居民访谈
学员感悟
1
屈子仪
复旦高教所研究生
2023年9月,我有幸加入复旦重庆北碚旧址工作营。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指导老师的悉心教诲和团队成员的通力合作,使我们的调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在前期的调研中,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合作,多次召开会议,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井然有序。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与配合,让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在工作营期间,我们前往重庆实地考察,重庆的同学们也专程来到上海进行交流与分享,这种跨地域的互动使得我们的调研更加全面深入。
重庆北碚,群山环抱,碧水潺潺,翠绿的竹林与古朴的村落交相辉映。复旦旧址静静伫立于此,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诉说着当年复旦师生的求知与奋斗精神。然而,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复旦旧址中除了登辉堂、寒冰墓之外的其它建筑还没有得到很好地保护,部分建筑已经年久失修,这让我们深感遗憾,同时也意识到我们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对物质遗存的维护,更是对历史记忆的传承,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与情感,是我们认知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桥梁。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唤起更多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让这段历史得以更好地传承。
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更让我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在团队合作中,彼此间的信任与支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些友情不仅让调研工作变得更加顺利,也为我的学术之路增添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愿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铭记这段珍贵的历史,愿我们的成果,能为后续的研究与保护工作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感谢每一位在这段旅程中给予支持和帮助的人,你们的善意和热情,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2
蒋文韬
复旦化学系本科生
高中时期常住北碚,对旧址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在工作营之前我也去过旧址,感慨于旧址有限的保护与利用开发。在2023年9月,我与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以及老师们前往嘉陵江畔,与西南大学的老师同学们进行前期的整合工作以及线下的走访调查,对抗战时期的办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文献阅读、档案检索等方法,我们强化了工作技能,也在与老师们的交流中一步步还原那段烽火岁月。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旧址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也将更全面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3
罗皓月
复旦法学院研究生
2016年,我在重庆复旦中学读高二时第一次前往北碚国立复旦大学旧址,第一感觉是荒芜。2023年9月,我跟随文博系再次前往北碚探寻复旦西迁重庆的历史,我感受最多的是生命力,从两张校址的对比图,可见一斑。在前往女生宿舍的路上,感受到当地的居民对建筑的情感和记忆,但他们也很感慨,当前我们对于这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旧址保护力度还不够。如何提升对旧址的关注度和保护力度,是留给我们的问题,也是交给我们的任务。我相信这次经历,给我们每一位成员都埋下了保护复旦旧址的种子,在未来的日子里,都会回忆起这段经历,以及感恩遇见的所有朋友。
4
王玉宏
西南大学农学院本科生
让我感慨的是,领队老师带着我们走过外滩的建筑,一一道来其历史沿革。上海的命运与中国近代史紧紧相扣,与中华民族的过往前路同频共振。我们走过当年的租界,走过当年淞沪会战的战场,走过日本陆战队与十九陆军激战的弄堂,瞻仰那面曾经见证不朽英雄的四行仓库。上海,没有忘记,从来没有忘记。他们把这些保护的很好,他们很珍视。
在复旦校园里,看到一栋栋以复旦校友科学家命名的大楼,研究院,他们有那么多院士,有那么多实验室和讲座。最重要的是他们,是真的会被记住,会被命名为大楼,会永远留在复旦,会被每一个骑车赶早八的复旦人默默地记住。在校史馆,在校园,一个人物,一处建筑,就是中国历史的见证,他们,它们,见证了最前沿,最直接的中国历史发生时,他们,就在现场。
当我在虹桥站走出地铁,一步步走到虹桥机场,我啊,脑子里一下子就浮现出,1937年,虹桥事件,淞淞沪会战在这里打响,整个民族的命运从此改写,之后,是南京陷落,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我一步步走在虹桥机场,当年啊,也是我这个年纪的军人啊,拎着枪在这里激战。今日啊,这里熙熙攘攘。只是,我抬头看到,虹桥二字,就眼眶湿润。上海没有忘记中国,复旦没有忘记北碚,没有忘记,不被遗忘,就是对历史最好的珍视。不被忘记,就足够让人感动。1937年,这个与中国命运紧密相关的大学在烽火中内迁,来到重庆北碚。而近一百年后,复旦人重走北碚,找寻曾经北碚复旦人的流金岁月。
作为西南大学农学的本科生,在此之前只是对西南大学本身的历史有些许听闻,但并未意识到其背后的百年故事。很幸运,也很高兴,在夏秋几月的时间里,联合工作营的伙伴们一起,上海——重庆的青年们一起重走北碚,重寻属于共同的记忆。在历史的长路里,我们走回了当年复旦人来到东阳镇上岸的码头,拂去戚戚艾草,岁月的回声流传至今。来到当年书声琅琅的学堂旧址,曾经热闹喧嚣的宿舍原址,在寒冰墓前默哀,今已不见,往昔烽火岁月。复旦如今没有专门的农学院,却在短短八年北碚时期开创引领了未来中国农学事业的发展。
当了解到导师的师祖正是复旦农学院出身,当在整理校友名录和人物成就时,看到复旦农学院的前辈们在日后从北碚走向中国各地,为祖国建设事业奉献一生时,我想,这也是一种八年复旦北碚的独特精神。调研至今,我想,袁隆平学长第一年在相辉学院求学所浸染的“自由而无用”或许日后成为了他“自由而散漫”的底色。而如今属于神农人“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或许也是近百年前复旦农学院的前辈,以及今日农科人、西大青年、复旦青年共同的理想信条。
历经百年烽火,重走北碚旧址,再寻复旦记忆,面向未来征程。
5
陈聪
重庆文物保护志愿者
与小城北碚隔江而望的夏坝在抗战时期和成都华西坝、重庆沙坪坝、江津白沙坝并称为战时大后方的“文化四坝”,国立复旦大学在此办学的8年间为祖国培养了大量人才。时至今日,夏坝还留下了众多的复旦遗迹,或多或少在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
在满是夏坝路和复旦新村门牌的指引下,我们徐徐穿过一道道街巷,1938年3月复旦师生在黄桷镇口上岸登陆,寂寞的登瀛石拱桥始建于清代,曾是沟通夏坝和黄桷镇的唯一通道,它可能是这片土地上唯一见证了复旦师生来了又去的老家伙。
登辉堂几经周折终于修复如新,目前和寒冰墓一起是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门前那条笔直宽敞的公路就是当年复旦校友们笔下的梧桐大道啊;大花园和操场现在是两家汽车修理厂和二手交易市场,相伯图书馆的老地基也被菜市场覆盖,从新修的嘉陵江大桥栏梯上依然能看到图书馆背后的那座云雾缭绕的青山;校门到嘉陵江边的长石梯几经改道,先后为附近的居民和工厂服务,长期研究近代建筑的侯实老师带我们扒开草丛,找到了当年老石梯的残存。江对面陈立夫倡导修建的中国第一个滑翔场已经是高楼林立,如果你细心找寻,国立江苏医学院的办公大楼还掩映在楼丛一角,和今日的复旦如同一对恋人般遥遥相望……
从黄桷镇走到夏坝,是百年复旦长河中的一个插曲,我们偶然闯入了历史的回忆,并为之激动不已。
6
王一可
复旦文博系本科生
我们共同漫步在复旦校史的长河中,倾听着过去的回声,感受着先贤的智慧与勇气。每一次的探讨与碰撞,都在我心中埋下了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点点星光。感谢所有同行的伙伴与老师,让我拥有了这样一段难忘的经历。感谢复旦北碚旧址的深情召唤,让我有幸踏足这片历史厚土。感谢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让我们有机会在时间的洪流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思考未来的方向。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润物乡村知行社
支持单位
复旦大学校史馆
复旦大学档案馆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
北碚区博物馆
重庆市古迹遗产保护协会
学术顾问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系主任、教授
复旦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主持人
复旦大学环境系教授、仲英青年学者
共青团复旦大学委员会副书记
校青年教师联谊会执行理事长
西南大学历史系教授
重庆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卢作孚研究中心成员
西南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副馆长
文化传播中心主任
北碚博物馆馆长
北碚区博物馆文史专家
复旦大学历史系校友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展览策展人
带队老师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讲师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
带队学生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博士生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生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硕士生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硕士生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与文化资源委员会
组织 | 侯实
文字 | 侯实 张璇 张煦
审校 | 刘朝晖 杜晓帆 侯实
编辑 | 王军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