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绪辉:觅儿寺街段家田塆名石颂

文摘   文化   2025-01-16 00:00   湖北  


请关注↖“楚文学”



2025年第7期

总第1309期


觅儿寺街段家田塆名

石颂


徐绪辉



  甲辰之冬,黄道吉日,将军县里,觅儿寺镇,文化之乡,武红高速,高架桥下,第一金柱矗立,山水画廊妖娆,觅儿寺街,段家田里,四通八达,风景处处都好!

  幸哉幸哉!太古深山之宝,辽宁沈阳之石,万里挑一,千里迢迢,安抵御赐三斗旗杆、人杰地灵之乡。无冕之王,泽平意蕴,金钩银划,笔力雄奇。泼墨寓形,宝石赋能,一气呵成,段家田名。大冶矿都,解元石雕,名闻四海,首席之师,精雕细琢,用心用情,达意传神。丹漆漫浸,振中三巡。天雨沐浴,清新脱尘。元月十二,塆名宝石,着红披彩,香车宝马,礼送恭请,一路顺风。

  巍巍乎!塆名之石,家族重器,定于一尊,安置于此,北接大别山系天台云台之水,南汇武汉尚古洪界木兰之风。

  谦谦乎!家族华构,玉石同质,丹心可鉴,赤壁怀古,和光同尘,大美无言。彩巾开处,展现新颜:段家田熠熠生辉,芳名录俊采星驰。觅儿寺街,烟花绽放,碧空绿水,潜龙在渊,飞龙在天。

  追本溯源,豫章迁鄂,黄冈邾城,天字之岗,始祖兄弟,旻明峻洪,连枝同气。梦绕魂牵,余十兄弟,繁衍生息,枝枝蔓蔓,花开富贵,音讯依稀。

  探幽寻古,域内域外,段家田七星棋布,相拥相聚,感慨系之,款款曲曲。古今难相遇,感恩旧地主。

  继往开来,历史新篇,显姓扬名,此段家田非彼段家田,尊祖隐讳,先贤列列,籍籍有名。六世之祖,名讳徐臻,更写传奇。尼山一祷,遂生孔圣,觅儿寺立,佳儿天赐。七世之祖,名讳国善,县府司道,表旌九匾。一而二,传之八世,文武并举,一曰自学,一曰幼学。自学,武举英武,铁肩道义,名冠一时,出征未归,恩主碑没,终成陈迹。幼学,副举文豪,风流倜傥,枝繁叶茂,兄弟成群,耕读不辍。历史天空,星汉灿烂。三代例赠文林之郎,世奎公钦赐花翎二品,高风亮节,令后世今世景仰;盛德公诸四同胞兄弟太学共读,连袂卷儒雅之风。昌和公得心应手,佰八十斤任转移;殿前御试应帝谛,“浪子拣柴”添豪气。御锡进士及第,三品带刀卫侍。段家田里布谷鸟鸣蛙和唱,觅儿寺街人丁旺兮百业昌,东昇商号银票通行鄂豫皖,觅儿子弟雄姿英发气宇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旻,明,峻,洪;徐,臻,善,学。字字三味,字字珠玑。特立独行,别具一格。珠联璧合,流光溢彩。兄友弟恭,孝子贤孙,万万千千。

  书刻艺术,意韵生动,行草篆楷隶各具特色。虚与委蛇,顿挫留白,变幻无穷。爱屋及乌,深情款款。诸君请赏,“段”字书法变化之妙。左似谦谦君子,绅士风度,颔首恭敬,右如变化之“文”,口可称文,点可成文,此其一也。“段”字书法之妙,还在于亦书亦画。右似戴冠佩刀的凯旋之子,荣归故里行晋见长者之礼,左如千呼万唤觅儿归的父老乡亲,躬身趋步喜迎将士归来。诸君再观,“家”之天然成趣的构图境界。家之顶,如屋之脊,又如袅袅炊烟。家之角,留一片白透一缕光,氤氲之息,冷暖自知。家之中的用笔意象,繁枝蔓延,似母幼相望相依,一个眼汪汪,一个嘴巴巴;又似燕语呢喃,相亲相爱。寓意避风躲雨居家之况味,兴家之艰辛繁杂,养儿育女之悲喜苦乐。再说“田”字之意境,在于实实在在,方方正正。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田字留空,意味深长。安居乐业,尚须让田地沐浴天地之阳光雨露,让心田纳一缕缕和风细雨,透一丝丝或清或浊之气;为人处世,也得以实在方正守正,以转寰变通创新。

  中华美德,亟待流布,知行合一,刻石于兹。街南之大道,乃篆箓的“仁义礼智信温廉恭俭让”。街北之大道,乃篆箓的“善为玉宝,心作良田”。觅儿寺街,段家田里,天空高远,“政学商艺工医农”七彩虹桥,心之所向,通天大道,至简至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噫吁嚱!大观已成!玉蚌日月光,珍珠翡翠藏。先贤有胜迹,兰桂正齐芳。风云际会处,松柏渐成行。宝石安置显威仪,出入平安福满门。岁月流转恒久远,石上雕刻寄深情。勇闯天涯明月夜,此石心心总相印。“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莫言千里别,岁晚有心期。”

  噫吁嚱!大石已成!铭曰:壮哉美哉!石石在在,玉石共存,玉石俱进,志如磐石,心想石成,石全石美,家石国石天下石,石石和美,石石如意!

  


主管:红安县文联

  顾问:(以姓氏笔画排列为序)

  王辉淼  江长深   孙雪丽   张际春  张楷良  金仕善

  秦   遥  倪先胜  徐绪敏   黄谷子  詹学群  谭   冰      戴水冰

  法律顾问:何清华14403201710145559

  主编:熊立功   副主编:吴秋生  张冬明

      视频号编辑:卢喜荣

  编审:李绍伦

  投 稿 须 知:

  1,原创首发作品优先发表;2,请作者提供个人简介、照片,经编辑审核推介;3,谢绝抄袭、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作品,文责自负;4,20元以上,70%的赞赏作为作者稿酬;5,驻《楚文学》选稿网络平台有搜狐网《作家视野报》;选稿报刊有《东坡文艺》《红安文艺》《红安文学》《铜锣诗词》;6,发表的作品,将择优在国家正规出版社结集出版。7,郑 重 声 明:《楚文学》所发各类文章,均系作者原创,各类媒体使用,须经作者本人授权同意,这里少数使用插图摘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8.收稿 邮 箱:17786638187@163.com



关注投稿




楚文学
搭建原创平台,推介健康文明向上的原创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