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楚文学”
2025年第10期
总第1312期
我常常思索,故乡于我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如缕青丝般萦绕心头的温柔,还是如缕相思般挥之不去的眷恋?是疲惫时的避风港,还是慰藉灵魂的精神家园?它是瞬息万变,还是永恒如初?是游子“低头思故乡”的愁绪,还是慈母手中“临行密密缝”的牵挂?是温暖的母亲怀抱,还是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而对于故乡的女孩来说,故乡又是什么呢?
故乡的记忆,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在我心中徐徐展开。那里有青山绿水,有儿时的伙伴,有承载着岁月痕迹的老房子。曾经的我,怀揣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满心憧憬着外面的世界,却又被亲情紧紧牵绊,在想要逃离与难以割舍之间徘徊。那片土地,弥漫着父母的气息,声声呼唤着我,陪伴我从咿呀学语的孩童,一路成长为青春年少,直至步入中年、老年。
童年的记忆,于女孩而言,是一份太过沉重的礼物。它承载着血脉的延续,却也仿佛给女孩套上了无形的“枷锁”。那些回忆,忘不掉,却又难以言说。
男孩似乎天生就与故乡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故乡是他们从父辈那里继承而来的“根”。那是他们永远可以停靠的港湾,是一生的归宿,是他们引以为傲并愿意用一生去守护的地方。
而长大后远嫁的女孩,却仿佛成了故乡的过客。她们如同随风飘散的蒲公英,无论飘落何方,都难以找到真正的归属感。回到娘家,她们小心翼翼,言行谨慎,生怕因不懂规矩而失了分寸,那种陌生感让人心酸。
故乡的女孩,心中藏着无数美好的回忆。她记得哥嫂娶妻生子时的热闹场景,自己像个快乐的“小丑”,在人群中穿梭。她记得在竹林里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新白娘子”游戏的欢乐时光。她记得趁姑姥姥不在家,偷偷跑去摘葡萄的调皮捣蛋。她记得和村里最穷的发小一起放学拾柴火时,彼此给予的勇气。她记得在茶园里辛苦劳作,用挣来的钱买冰棍时的喜悦。她记得因为学业,收到发小鼓励自己一定要读书的信件时的感动。她记得曾经被村里同伴欺负,却又很快和好如初,一起玩耍的纯真。她记得出嫁那天凌晨四点,叔伯母婶哥嫂们前来送行时的不舍与牵挂。
故乡的土房瓦舍见证了她的成长足迹,也承载着她难以割舍的故乡情。她害怕面对逝去的回忆,更害怕随着时间的流逝,故乡的人事变迁。当熟悉的面孔渐渐离去,新的面孔不再相识,当那句“你是谁家的”在耳边响起,曾经那声声亲切呼唤“冬霞,你回来了”的熟悉感已不复存在,心中的失落与惆怅难以言表。
在岁月的长河中,故乡的女孩一边失去,一边成长。曾经在田间插秧的小姑娘,如今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岁月匆匆,青春不再,让人感慨万千。女孩的命运在时光的洪流中悄然改变,无论走多远,故乡始终是她心中最深的牵挂。
故乡的女孩,也曾是故乡的骄傲与守护者。她们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在池塘边的树下乘凉嬉戏,感受着温暖的风,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一望无际的田野孕育着希望与寄托,远处的大山是她们梦想的起点,承载着她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然而,多年后,当她们在茫茫人海中漂泊,才发现自己是如此渺小。那颗“平凡”的种子,在岁月的磨砺中,渐渐生根发芽。
思绪至此,突然不知该如何继续书写故乡的女孩。或许,就用这份最深的回忆,去铭记故乡带给她的美好与快乐吧。这是命运赋予她此生最珍贵的缘分,也是她心中永远的温暖与慰藉。
主管:红安县文联
顾问:(以姓氏笔画排列为序)
王辉淼 江长深 孙雪丽 张际春 张楷良 金仕善
秦 遥 倪先胜 徐绪敏 黄谷子 詹学群 谭 冰 戴水冰
法律顾问:何清华14403201710145559
主编:熊立功 副主编:吴秋生 张冬明
视频号编辑:卢喜荣
编审:李绍伦
投 稿 须 知:
1,原创首发作品优先发表;2,请作者提供个人简介、照片,经编辑审核推介;3,谢绝抄袭、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作品,文责自负;4,20元以上,70%的赞赏作为作者稿酬;5,驻《楚文学》选稿网络平台有搜狐网《作家视野报》;选稿报刊有《东坡文艺》《红安文艺》《红安文学》《铜锣诗词》;6,发表的作品,将择优在国家正规出版社结集出版。7,郑 重 声 明:《楚文学》所发各类文章,均系作者原创,各类媒体使用,须经作者本人授权同意,这里少数使用插图摘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8.收稿 邮 箱:17786638187@163.com
关注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