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思泉:《红安民俗大观》读后感

文摘   文化   2024-12-02 00:00   湖北  



请关注↖“楚文学”



2024年第181期

总第1283期



《红安民俗大观》

读后感


钟思泉



       红安县城南,有一座过胡家河的桥曰四桥,经四桥再南行约二里许,便见胜景,溪水潺潺,仙雾缭绕,其间,有一座秀美的山曰云台山,云台山有一位不俗的庄稼人,这位庄稼人一生耕田作地,以农为业,年逾古稀,但却出版了两本厚厚的新书——《红安民俗大观》。为叙述之便,以下简称《大观》。

        读罢《大观》,令人豁然。书如其名,蔚为大观;丰富多彩,应接不暇。她,涉及到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姓氏族事、工匠百艺,岁时节令、教化游艺,言谈举止、人际关系等红安城乡民俗方方面面。可以说,这是一部红安乡风民俗遵循的法典,也是一部涵盖古今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百科全书。称其法典,因其是入乡随俗遵守的共同规范。入乡随俗,汉语出自宋《五灯会元》,意即要尊重当地的习俗。英语词典中,有谚语TheStateaskedtheRomansintothe(出国问禁,入乡随俗);美国《公共关系手册》,更有此论。可见,入乡随俗,是何等重要!称其为百科全书,是因为涵盖了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每一方面,都作了具体翔实的介绍与解说。读之,可以使人眼前忽然一亮,心胸豁然开朗,让你懂得什么叫大千世界,什么叫三教九流,什么叫阴晴圆缺……譬如婚嫁,从托媒、准盅到迎亲、拜堂、送号等十六道程序,描绘成了十六幅明媚风景,自然激起读者的爱美之心;再如丧葬,从送终、净身、更衣到入殓、追悼、除灵、忌日等二十六道程序,再现了二十六处特殊场地,读者胸中蓦然腾起敬畏生命之心!

        读罢《大观》,令人向上。全书分为若干章,每章再分若干节,每节或有若干点,开卷便一目了然。每章正文之前,有一单张插页,对本章内容有几句诗意提示。譬如,《大观》第二集第一章,章名《工匠艺人的礼俗》,提示语云:“农耕社会的百艺百行,服务乡民的能工巧匠;世代相传的工匠精神,敬业奉献的时代风尚——为百匠艺术书写的历史篇章。”再如,第二集第八章,章名《红安民间艺人录》,提示语云:“各具特色的个人擅长,怀抱志向的民间隐士;知书达理的道德修养,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为富有才华的民间艺人画下的素描。”未阅正文,先览提示,便知其品位之高端、情操之高尚,真可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再细读之,可以使人顿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感,似乎告诉你,为什么说高手在民间,为什么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为什么说人上有人山外有山……至此,再回味《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涵义,或许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读罢《大观》,令人向善。且不说婚嫁之迎亲、拜堂等大场面,单是听听那洞房花烛、夜戏新娘的四言八句,你或许乐不可支,笑得前仰后合;也不说众多人物传记,单是读读作者所撰的一则浅近文言《阚氏普洲公自传》,你或许懂得何谓忠孝悌义、何谓奉献牺牲。令人向善的力量,源于书本字里行间,也源于言谈之外。譬如,民俗所记,时越久远,别说千载,就是新中国成立76年来,时局变幻,沧海桑田,但厚厚的30万字的《大观》,作者竟无偏激一言半语,全都以中正平和的心态、朴实无华的文笔,作了客观精准的解说。这是何等不易,又是何等定力!因为,他人生曲折命运多舛,却有如此深厚语言文学功底、有如此高尚的境界与情操!再如,讲到相学(看面相或手相),引用《论语》中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讲到风水学(旧称堪舆学),联系俗语“山清水秀出佳人,穷山恶水出刁民”,且加以辩证阐述,劝人从善。

        然则,作者为何能有如此非凡的境界与修养?是他出身好吗?是,也不是。说“是”,是因为他出身豪门,1944抗战最艰难民族危亡之时,身为军统少校的父亲,被任命团长,成为赴缅10万国际远征军的一员,九死一生,战功赫赫,深受总统器重;说“不是”,是因为若干年后的时势浪潮,被卷入深渊,由民族功臣沦为时代罪人。是他读书多吗?是,也不是。说“不是”,因受家庭影响,1966高小毕业政审不过关,上不了中学;说“是”,是因为他自幼好学,嗜书如命;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他,拥有各种字典词典及图书逾千册,能熟背《古文观止》唐诗宋词,熟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通读过《资治通鉴》及二十四史,阅读了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等等,其海量阅读与写作水平,可以说远超当今许多文学硕士!

        他,求知欲强,兴趣广泛;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年少时,随父习字习画,曾为其三姑父小二寸黑白照放大,以碳精粉画素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至今鲜活如初;青年时,从事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中年后,多次参与族谱编写工作;2009年届花甲,着手民俗资料收集整理,整理文稿数百万字;期间,组建创立云台山书屋、云台山锣鼓队及文艺宣传队等,活跃于全县南北。前后40余年,参与丧事200场,几乎为所有亡者写了追悼词;单是悼词,每篇约1500字,累计30余万字;这要熬多少夜、费多少心血啊!他写的悼词,不落俗套,各具特色;选材典型,结构精巧;一波三折,情节感人;语言流畅,韵散结合;听众无不受到了震撼。这200篇悼词,大多作于逝者生命终结后,少数作于生命垂危时,个别作于身康力健时(即提前写好)。譬如,他一位隔房婶娘,即提前若干年的一天雨夜听其讲述写好,当晚完篇3000字,次日念给她听,很满意。后来去世,便从中提炼1500字,择出最艰难最坎坷最感人的部分,现场听众泪崩,感动其年轻丧偶,为了子女不改嫁,负重克难,坚忍不拔,是村民心中的道德模范。单是这200人30万字,就是一部厚重的人生教科书!

        他,胸藏锦绣,腹有诗书;诗词歌赋,提笔便成。读了拙作《笔耕录》,他即题联以赠:联一、同窗情同事情师生情深情不舍;父子爱昆仲爱夫妻爱厚爱有加。横批:德育后昆。联二、看事理悟哲理述明理讲透道理;教学问做学问研学问剖析心问。横批:腑瞰人生。下午读了发给他锺谱十修《序》《跋》,当晚就以诗赠复《拜读钟谱序跋有感》:

        敬阅跋序感万千,

        钟氏三修不畏难。

        合族同心襄盛举,

        凝志聚力谱新篇。

        诗连二姓睦友谊,

        智化干戈息仇冤。

        当代族人扬美德,

        精神永作后昆传。

        岁月如歌,相逢是缘。我与《大观》的作者,相识于偶然。10月31日,我到园艺大道碧波店理发,我曾写过一则千字散文《什么是幸福》,歌颂店主小陈夫妻,所以很熟悉。进店落座,他便推荐我读一本新书《红安民俗大观》。《大观》一书,已受县委宣传部表彰,县文化局档案馆有收藏,城关镇政府要了200册,发给各村及有关部门。看了简介,得知作者,周建宏,笔名云台耕夫,1952年生,城关镇云台村潭头岗人。喜捧此书,如获至宝;遂即电话联系,微信加友。加友后,吾便将锺谱十修《序》《跋》发与他斧正。请其斧正,并非客气话,因为周先生是民俗专家。孰知,当晚先生便以诗赠复(见上)。


        次日,11月1日,周兄微信,以诚恳的语气邀约:“择日敬请您光临寒舍一叙。”10天后,周兄电话,确定时间,“11月18日中午在家设便宴以待”。17日,再次电话,“明天(18日)上午我开车来接您,09:30在县民政大楼前相会。”本来,他说开车来一中教师宿舍区,我说我可步行或免费乘坐2路公汽至民政大楼。三次延请,由“择日”到定日,由定日到定时定点,言辞凿凿,不容推辞。感激周兄盛情,其妻端茶散烟,其子挽袖下厨,村支部书记作陪,作陪的还有,其侄儿夫妻(一中文革后首届高中毕业生)等客人。知微可见著,细节最动人。曾经不相识,相逢竟似亲。

        读罢《大观》,结识知音;相见虽晚,却乃大幸!

        2024•仲冬朔日于窗前

        【附录】七律•读周建宏先生《红安民俗大观》感咏(平水韵十五删)

        作者•张际春

        常言高手在民间,

        吾邑周君不等闲。

        两部民俗编册好,

        一丝乡愿撷梅艰。

        带经执意而锄累,

        挂角修书著目潸。

        文化非遗留后世,

        流光复照总新颜。

        注:

        1.带经而锄,《汉书•倪宽传》载倪宽家境贫寒,但他在田间劳作时也不忘带着经书一有空就诵读,后有学问自著书立说。

        2.牛角挂书,指隋朝的李密在牛角上挂着书包勤奋苦读书的典故。

        


主管:红安县文联

  顾问:(以姓氏笔画排列为序)

  王辉淼  江长深   孙雪丽   张际春  张楷良  金仕善

  秦   遥  倪先胜  徐绪敏   黄谷子  詹学群  谭   冰      戴水冰

  法律顾问:何清华14403201710145559

  主编:熊立功   副主编:吴秋生  张冬明

      视频号编辑:卢喜荣

  编审:李绍伦

  投 稿 须 知:

  1,原创首发作品优先发表;2,请作者提供个人简介、照片,经编辑审核推介;3,谢绝抄袭、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作品,文责自负;4,20元以上,70%的赞赏作为作者稿酬;5,驻《楚文学》选稿网络平台有搜狐网《作家视野报》;选稿报刊有《东坡文艺》《红安文艺》《红安文学》《铜锣诗词》;6,发表的作品,将择优在国家正规出版社结集出版。7,郑 重 声 明:《楚文学》所发各类文章,均系作者原创,各类媒体使用,须经作者本人授权同意,这里少数使用插图摘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8.收稿 邮 箱:17786638187@163.com



关注投稿




楚文学
搭建原创平台,推介健康文明向上的原创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