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楚文学”
2024年第175期
总第1277期
感谢感恩感怀
一一在七里坪知青五十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袁桥
各位亲爱的同学、各位亲爱的知青战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在这里,听到熟悉的声音,看到熟悉的名字,见到熟悉的面孔,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无比高兴,无比兴奋,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见到你们格外亲。相逢是缘,相聚是情,今天缘份和情谊在这里汇聚了,难得难得。刚才,方元才同学代表组委会的致辞,站位高,水平高,立意高,讲得实在是高,说到我们的心坎了。本来要说的他都说了,组委会要我这个顾问讲两句,其实我名不副实,顾而没问,没顾没问,但恭敬不如从命,那我就啰嗦几句。我在这里就说六个字:感谢、感恩、感怀。
第一个是感谢。大家知道,办活动不容易,办我们这些老年人的活动更不容易,不仅需要热心,还要有诚心、细心、耐心、虚心、甘心,没有这“六心”,是办不了活动的,以方元才、罗红苏为首的一帮同学,用“六心”成功地把我们召集到了一起,实在是不容易,了不起!感谢你们不辞辛苦,为我们提供了这么特别的平台,让我们有了这么特别的聚会,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还要感谢为我们这次相聚忙前忙后的相关人员,你们的辛勤付出,我们铭记在心!更要感谢在座的各位,你们既是嘉宾,又是主人,当得知有聚会活动时,你们克服家庭困难,热烈响应,积极奔赴,踊跃参与,不辞辛劳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还是千里迢迢赶来,张合平同学从1300公里的甘肃天水赶来,占先荣中学从遥远的北京回来,熊仲文同学从宜昌赶回,还有很同学从从武汉赶来,大家不辞辛苦而来,为的是什么?为的是缘,为的是情,为的是谊,为的是与相别五十年的兄弟姐妹见上一面,其情其谊,感人至深,令人难忘。没有你们的奔赴,就没有今天的相聚,你们辛苦了,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
第二个是感恩。五十年前的今天,我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我们赶上了这个特殊的时代,这个特殊的时代,让我们接受了特殊的教育,拥有了特殊的经历,经受了特殊的考验,具备了特殊的印记,这些特殊,注定让我们的人生不一般,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曾经是知青,我们曾经下过乡插过队,这些不一样的经历,这个不一般的知青称呼,已经永载史册。流逝的是时间,变化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初心,我们是知青,我们为下过乡而自豪,我们为下过乡而光荣,我们为下过乡而无怨无悔。
第三个是感怀。一别五十年,我们都升级换代了,从翩翩青年已更新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级别了,人生路漫漫,生活不容易,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轻松一点,潇洒一点,开心一点,少操心儿孙事,放心放手地让儿孙们生活,儿孙自有儿孙福,重要的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身体健康就是对孩子们的最大帮助、最大支持,也是对家庭的最大贡献。大家一定要将身体健康当作第一要务,第一目标,第一责任,责无旁贷地保重身体,身体好,生活才会好,大家多保重。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大家都是老同学、老朋友、老战友、老街坊,儿时的小伙伴,大家你知我晓,知根知底,无话不说,希望大家保持过去的那种情结,忘记年龄,忘记距离,忘记时间,忘记条件,多联系,多走动,多交流,将儿时友谊进行到底,让开心陪伴每一天。
最后,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写了几句歪诗献献丑:
知青下乡五十年,
出发之地集群贤;
铿锵脚步印故地,
欢歌笑语喜空前。
当年今日背行囊,
披红戴花去下乡;
广阔天地显身手,
雄心壮志冲云霄。
谢谢!
主管:红安县文联
顾问:(以姓氏笔画排列为序)
王辉淼 江长深 孙雪丽 张际春 张楷良 金仕善
秦 遥 倪先胜 徐绪敏 黄谷子 詹学群 谭 冰 戴水冰
法律顾问:何清华14403201710145559
主编:熊立功 副主编:吴秋生 张冬明
视频号编辑:卢喜荣
编审:李绍伦
投 稿 须 知:
1,原创首发作品优先发表;2,请作者提供个人简介、照片,经编辑审核推介;3,谢绝抄袭、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作品,文责自负;4,20元以上,70%的赞赏作为作者稿酬;5,驻《楚文学》选稿网络平台有搜狐网《作家视野报》;选稿报刊有《东坡文艺》《红安文艺》《红安文学》《铜锣诗词》;6,发表的作品,将择优在国家正规出版社结集出版。7,郑 重 声 明:《楚文学》所发各类文章,均系作者原创,各类媒体使用,须经作者本人授权同意,这里少数使用插图摘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8.收稿 邮 箱:17786638187@163.com
关注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