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业华:穿越河西走廊去看胡杨

文摘   文化   2024-11-23 07:59   湖北  



请关注↖“楚文学”



2024年第170期

总第1273期



  

  大西北,那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让我“心向往之”已久。那里,有雄奇瑰丽的自然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里亦是英雄的用武之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那里更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历史——“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大西北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历史故事数不胜数,与之相关的诗词歌赋更是浩如烟海……

  有道是:不到大西北,不知天地之广阔;不到河西走廊,不知中国之融合多元。“三千年的等待,只为你的到来。”为避开国庆假期的客流高峰,2024年10月12日至19日,我们一行19人组团去甘肃旅游,前往张掖,观赏七彩丹霞地貌;穿越河西走廊,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顺道奔赴内蒙古额济纳,一睹胡杨的风采。


邂逅七彩丹霞,探秘地质奇观


  我们此行的第一站是去张掖看七彩丹霞地貌。10月13日早7点,我们驱车6个多小时,行程500多公里才到达张掖。下午去看七彩丹霞地貌,天气晴朗,透蓝的天空,一碧如洗,偶尔飘过的一小片白云,像身着蓝色服装美女胸前飘动的白纱巾。

  站在第一处观景平台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绚烂夺目的彩色丘陵,它们沟壑纵横,层理交错,造型奇特。七彩斑斓的色调顺山势起伏呈波浪状,犹如斜铺的彩布。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彩色丘陵更是熠熠生辉,仿佛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地貌色彩斑斓、气势磅礴,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壮丽诗句。

  在七彩虹霞观景点,我们仿佛踏上一片七彩云层,入目所见皆是波澜起伏的丘陵,层层颜色各不相同,好似一条七彩布匹盖在山上,显得美轮美奂。有人说张掖丹霞的颜色是天上神仙留在人间的画板;有人说这是一条巨大的七彩地毯;也有人笑称这是一块块只能看不能吃的五花肉。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七彩丹霞经历了千万年的岁月洗礼,华丽转身成为今天壮美的身姿,闪耀在世人面前,色彩缤纷,观赏性强,集雄、险、奇、幽、美于一身,享有“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全球最刻骨铭心的二十二处风景之一”和“全球二十五处梦幻旅行地之一”“中国最美外景地”等殊荣。


远赴额济纳旗,一睹胡杨风采


  选择最美季节(每年10月中旬前后)去看胡杨是这次旅游的触发点,我们旅游的第二站,就是奔赴内蒙古额济纳去看胡杨。

  经过10月14日和15日两日的长途跋涉,我们在导游的精心安排下,率先邂逅了胡杨的“前世”——怪树林。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西南28公里一大片枯死的胡杨林,东倒西歪,神态各异,被当地人称为“怪树林”。这里曾是一片茂密的胡杨林,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额济纳河的断流,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使得大片的胡杨树因缺水而枯死。胡杨树特有的耐腐特性使得枯死的树干依然站立在戈壁荒漠之上,形成了形态怪异、悲凉的景观:有的像晨曦中报晓的雄鸡;有的像即将腾空而起的大雕;有的像蜷曲一动不动的卧龙,其奇异的造型给人以死一般的沉默和童话世界中的仙境奇观,怪树林的名称就来源于这片枯树林的奇特形态。阳光下的怪树林或伸展,或佝偻;或威武,或妖娆,虽已枯死树干却傲立于戈壁、荒漠上,倔强地对抗着烈日与风沙。怪树的影子被阳光映射于沙地上,残阳与枯树的剪影,千姿百态,静静地展示着它们的不屈与顽强,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它们对生命之水的渴望。杨‌龚青有诗为证‌:“万里荒原独郁葱,一身正气贯长虹。芳华散尽魂仍在,岁月三千傲碧穹。”

  10月15日,我们终于迎来了此行真正的“主角”——额济纳胡杨林。这是占地38万亩金色海洋,是全球仅存的自然生长的三大胡杨林区之一(另两处是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额济纳胡杨林以管护最早、保护最好、林姿最丰富而闻名于世。胡杨是一个很古老的树种,他的生长总是与凤凰息息相关,“凤栖梧桐”里的“梧桐”说的就是胡杨。胡杨俗称“胡桐”,已有一亿多年的历史(一说6,500万年),是一种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沙漠植物,胡杨可在零下40多度的气温中照常存活,积水浸泡150天也毫无惧色。“活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朽一千年”,是对它充满敬畏的描述。其神奇之处还在于它叶子的形状:在一棵百年的胡杨树上,从下到上可以看到狭长的柳叶、椭圆的杨树叶、阔大的枫叶三种形态的树叶在一棵树上完美融合,因此又叫它“异叶杨”或“三叶树”。

  我爱看水边的胡杨。站在二道桥的倒影林旁,看着大片的胡杨林倒映在水中,在蓝天的映衬下,如万千彩蝶般在水中翩然飞舞。胡杨逐水而生,沿河两岸生长。岸上胡杨有的三五成群“抱团生长”,有的两两相约“相互守望”,有的单打独斗“茕茕孑立”。这里不是缺水吗?有的胡杨干脆下水了,像长途跋涉干渴至极的动物一样到河中“喝个饱”,不走了。水中也因此出现两棵胡杨:一棵指向蓝天,一棵倒向碧水。

  我爱看成片的胡杨。四道桥的胡杨千姿百态、枝繁叶茂,密集而挺拔,是人与胡杨合影的最佳地点。这儿也曾是电影《英雄》的外拍取景地,用手轻轻接下随风飘落的黄叶,令人不禁想起张曼玉和章子怡在树梢与枝头决战的飘逸场景。茂密的胡杨矗立在沙海中,枝叶随风摇曳,姿态万千;金黄色、铜金色和金红色的树叶交相辉映,色彩斑斓的绝美画面令人仿佛走入油画般灿烂的仙境。

  我爱看沙漠中的胡杨。八道桥的沙海林是金色胡杨与巴丹吉林沙漠的交界地带,秋风拂过额济纳旗的胡杨林,渐渐染黄了原本青绿的叶子。被风吹落的黄叶,铺排到沙地上,随风发出声响。第一次看到金色可以如此灿烂,胡杨林的金色,比黄金鲜活,比夕阳明媚。焦孟云诗云:“黄沙深处久安家,边塞风尘染落霞。赖向秋光赊美景,金枝灿灿胜春花。”

  胡杨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树种,能够在极端干旱的环境中生存,因此被赋予了坚韧不拔、顽强生存的精神象征。许多诗人通过描绘胡杨来赞美这种精神:“力挽狂沙最动容,气冲霄汉赛青松。媚娇黄叶寻常见,孤傲清魂瀚海逢。”在中国西北地区,胡杨被视为“”英雄树”“沙漠守护神”,胡杨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很多人赞美它,其实就是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崇尚。


探访敦煌莫高窟,品鉴珍馐文化餐


  ‌到敦煌莫高窟去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梦寐以求的事,10月16日,我们来到敦煌市。

  敦煌市是甘肃省酒泉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及阳关的所在地。历史上的敦煌曾是中西交通的枢纽要道,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对外交往上的国际都会,经营西域的军事重镇,在中华历史的长卷上占有光辉的篇章。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莫高窟位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历史最长久、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

  我好奇的是为什么这座石窟艺术宝库位于敦煌?从导游讲解中得知:公元前344年,一个叫乐僔的和尚途经宕泉河谷时,看见在金光之中鸣沙山千佛显现,乐僔认为这个地方是佛教圣地,他决定不再匆忙赶路了,要留在这里开窟造像。正是这个决定,让敦煌有了它的第一个石窟。

  从央视纪录片《河西走廊》进一步了解到:西出阳关和玉门关的人们在离开敦煌前,在莫高窟捐钱造一个窟,供着神灵佛祖,祈求得到保佑;从西域荒漠里平安过来的人们为感谢佛祖的保佑和恩赐,也开窟造佛供养;平民百姓在丰年和平安盛世,希望好景长久,遇荒年战乱又盼来日能摆脱苦难,为精神的寄托和心理上的满足也开窟造像求得安慰。敦煌的各级官吏、世家大族、高僧大德也会营造属于自己的功德窟,以表达对佛教的虔诚,也有的借开凿佛窟,炫耀各自的政治、宗教势力或经济实力。而形成敦煌石窟群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在穿越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上,处在独特的枢纽地位,它是西去的分岔点,也是东来的驻泊地。由此造就这里商贸往来的兴盛景象和东西方文化的切磋交融,并最终形成敦煌莫高窟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以及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的巅峰地位。

  按导游安排,我们依次参观了八个洞窟,洞窟内不准游客拍照,我们全部佩戴耳机听景区导游讲解,导游用手电筒照到哪里我们就看到哪里。

  莫高窟第16窟为现存的大型洞窟之一,窟主为晚唐高僧洪辩法师。洪辩俗姓吴,故此窟旧称“吴僧统窟”,也叫“吴和尚窟”。第16窟主室设马蹄形佛坛,洞窟四壁绘有千佛。千佛壁画在敦煌壁画中的所占比例很大,有壁画的492个洞窟中,343个洞窟中都有千佛图像,因此莫高窟在民间也被称为千佛洞。佛经中说,信佛、念佛、礼拜佛、书写佛名、画佛像都有无量的功德,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有关佛名的佛经抄本就有700多卷。千佛图像不仅是佛教徒修禅观想的对象,同时,对于出资开凿洞窟的供养人来说,也是他们所做功德的表现。在大乘佛教信仰中,鼓励通过抄写、诵读、称颂、礼敬佛名号来解脱诸苦,积累功德,所以在古代,佛教徒可以在这个洞窟内一边诵读千佛名号,一边围绕中心佛坛右旋,绕塔观像。

  莫高窟第17窟,位于第16窟甬道北壁,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三年(851-862)间,是晚唐释门河西都僧统洪辩的影堂。靠近北壁地面上有一长方形禅床,禅床上端坐的是洪辩高僧像,这身塑像是敦煌彩塑代表作之一。内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11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绢画、刺绣、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故此又被称为“藏经洞”。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这一秘室被道士王圆簶在清理积沙时偶然发现。但令人痛心的是,自1905年至1915年期间,先后有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及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人奥登堡等纷至沓来,他们用低廉的价格从王道士手中骗购古文献资料近四万件。大批珍贵的历史文献吸引了中国及英、法、俄、美、日等许多国家的学者进行研究,由此兴起了一门新的国际性学科——敦煌学。

  407窟,象征天空的方井中央绘四层八瓣大莲花,呈悬空状。莲花四周画八身飞天,姿态各异,有的持莲花,有的托花盘,有的捧香炉,有的舞锡杖,环绕莲花飞翔。飞天身上彩带飘舞,香花点点,彩云飞旋。井心四周是多层菱格莲花纹和垂幔纹边饰。四层莲花中心画了三只追逐奔跑的兔子。画家应用丰富的构思,巧妙地将每只兔子的二只耳朵中的一只重叠,看似三只兔子只有三只耳朵,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每只兔子都有两只耳朵。三只耳朵组成等边三角形,表现了三兔活跃奔跑时的神态。莲心奔跑的兔子、莲心外飞翔的飞天和飘旋的天花(建筑内呈穹窿状的天花称作“藻井”,这种天花的每一方格为一井,又饰以花纹、雕刻、彩画,故名藻井)方向一致,仿佛连静止的莲花也在旋转!

  第428窟位于莫高窟入口上方三层,为莫高窟最大的中心塔柱窟。此窟建于北周(557~581年),洞窟主室平面呈方形,设中心塔柱,塔柱四面各开一龛。东壁门南画萨埵那太子本生等,门北画须达拏太子本生;南壁画说法图、卢舍那法界人中像等;西壁画五分法身塔、涅槃图等;北壁画说法图、降魔变等,内容十分丰富。本窟的参观重点是东壁连环画式的佛本生故事——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和须达拏广行布施。按照佛教经典的分类传统,“本生”描述的是释迦牟尼佛前世所做的众多善行故事。这些善行的积累导致了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成佛前的姓名)能够最终成就佛果。

  莫高窟96窟内有一尊巨大的‌弥勒佛像,初建于‌唐代武周证圣元年(695年)。由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等人所建。初建时为四层,后历经宋代、西夏、清等时代重修,民国时又改为九层。这尊大佛的建造与‌武则天的佛教政策有关,敦煌96窟可能是当时的大云寺。塑造和供奉弥勒像,采用石胎泥塑工艺,即在崖壁的石沙岩体上凿出佛像的大体形状,再用草泥垒塑、麻泥细塑,最后着色而成。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弥勒佛倚坐姿势,两腿自然下垂,目光下视,给人以高大威严的感觉。右手上扬作施无畏印,拔除众生的痛苦;左手平伸作与愿印,满足众生的愿望。面形丰圆,眉目舒朗,着波形肉髻,显示出典型的初唐样式。96窟及其大佛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和塑像,也是唐代前期国家强盛、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象征。

  此外328窟的西壁佛龛内的群像是此窟的参观重点,包括‌释迦牟尼佛、两位弟子‌迦叶和‌阿难、两位‌胁侍菩萨以及三身供养菩萨。佛像造型丰润,神情威严而端庄,衣纹褶皱细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331窟前室壁画保存完整,前室西壁门上是五代时期绘制的地藏菩萨、水月观音,门南、北各画天龙八部,代表了当时的壁画水平。390窟是覆斗式洞窟,像伞一样的华盖佛114身,这个洞窟也被称为华盖窟。导游在讲解中多次提到“经变画”一词,“经变画”又作何解?它是用画像来解释某部佛经的思想内容,经变画,即经变,亦称变或变相,佛画种类之一,广言之,凡依据佛经绘制之画,皆可称为“变”。敦煌经变画则通常指将某一部甚至某几部有关佛经之主要内容组织成首尾完整、主次分明的大画。敦煌经变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了佛经内容外,大量的社会生活内容在经变画中得到生动的体现。许多经变画技巧高超,堪称艺术珍品。

  尽管顶礼膜拜的时代早已远去,但不朽的岩石却赋予了佛像们一种接近永恒的气质,让千年后偶然到来的游客依然能感受到超然物外的沉静和智慧。

  我们还欣赏了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以西域音乐天才白歆为主角,讲述了白歆追寻艺术的动人故事。白歆怀揣对音乐的执着追求,融合中原和西域音乐元素,最终在敦煌莫高窟找到自我升华的故事。剧中运用了五弦琵琶、排箫、莲花阮等民族乐器,演绎了胡旋舞、腰鼓与琵琶舞、迦腾糊伽舞等多种敦煌舞蹈,还原了敦煌壁画中的乐舞盛景。欣赏胡旋舞时我不由自主想起飞天的形象,当时“人人学圜转”成了大唐的风尚,大唐诗人张说在《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中就描绘了这种舞蹈的盛况:“帝宫三五戏春台,行雨流风莫妒来。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


月牙泉幽藏灵韵,鸣沙山峻蕴风情


  到敦煌看了莫高窟还得去看月牙泉,二者缺一不可。过鸣沙山前往月牙泉我选择骑骆驼,一组五六人,几十组排成长长的一字型驼队。骆驼迈着坚定的步伐一步一个沙印,不时发出阵阵驼铃声,晃荡的驼铃声在空旷的沙山上格外清脆,格外动听。行至半山腰停下来,付费20元就有当地人为我们拍照,他教我们摆出各种姿势,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很有“看头”。蓝天白云之下,鸣沙山像熨斗烫过那样规整和光滑,是我们中部地区少见的地貌。

  下了匍匐在地的骆驼,我们兴冲冲地奔向被誉为“塞外风光一绝”的月牙泉。在鸣沙山群峰环绕的一块绿色盆地中,有一泓碧水形如弯月,这就是月牙泉。泉边芦苇茂密,微风起伏,碧波荡漾,水映沙山,颇为奇观。月牙泉就像一弯新月落在黄沙之中,泉水清凉澄明,味美甘甜,一湾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有诗为赞:“晴空万里蔚蓝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

  月牙泉,在沙山的怀抱中静静地躺了几千年,梦一般的谜。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在黑风黄沙中有此一水,在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驰。月牙泉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被称为天下沙漠第一泉。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

  欣赏完月牙泉的美丽“天地一泓浅碧,春秋万里清辉”,陶醉它的神奇“百里黄沙常抱月,一湾碧水未沾尘”。我们开始登鸣沙山的山顶。上山有木棍连缀而成的“天梯”助力,走几步后就有人气喘吁吁,我却似乎发现了爬山规律:放慢步伐,有节奏前行,每次脚落地时,脚后跟踏在木棍上,让脚不陷下去,反而增加了向上的力量。我是一口气登上山顶的,从上向下鸟瞰,月牙泉的周围是高高的沙山,中间有一个形似月牙的小湖,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般的沙丘上。下山时,我开始是深一脚浅一脚往下走,不一会就脚酸手软,同行的人却小步快跑,五六分钟后就把我甩得老远。我也学他的办法“小跑”,不让脚陷进沙里,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山脚。鸣沙山在晴天或有人从山上滑下时会发出声响,所以叫鸣沙山,这里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被称为沙漠奇观。


青铜奔马凌飞燕,古韵遗珍映汉风


  18日我们从嘉峪关市出发向兰州进发。途经武威市,导游安排我们去看“马踏飞燕”。

  在雷台汉墓景区,导游首先带我们欣赏了铜车马仪仗俑,并进行了讲解:仪仗俑共99件,包括14辆铜车,39匹铜马,45个铜俑,1头铜牛。仪仗俑的排列是有次序的:排在最前面的是17匹武士俑乘骑;后面是1匹主骑和4匹从骑;紧跟其后的是8位背刻“张氏奴”三字的奴仆;接下来是1辆斧车(马车上装有大斧)、驾马1匹,4辆轺车(古代轻便的小马车)、驾马4匹,御奴5人,从婢2人;再后面是展示主人不同身份职位的三组车马;最后面是辎重车马俑,有三辆大车和一辆牛车及驾车奴1人。铜马形态各异,车辆结构精美,人物栩栩如生,所有这些,组成了一支高级武官出行时的仪仗队伍,场面壮观,声势浩大。

  我驻足观看了铜奔马,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为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铜奔马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是中华民族伟大气质的象征。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的瞬间,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急速向前的动势,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之上,准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铜奔马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随后导游带我们来到雷台寺下方的雷台汉墓,让我们自己进去参观。据墓前文字图片介绍,1969年9月甘肃农民在挖防空洞时在雷台寺下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公元186-219,距今1800多年)的大型砖室墓,墓门向东,全长约40米,墓室面积约60平方米。斜坡土圹墓道两侧墙壁有用朱红绘成的花卉图案数组,笔法简练粗犷。砖砌部分有墓门、甬道、前室附左右耳室、中室附右耳室和后室。雷台汉墓是迄今为止河西规模最大的东汉墓葬,出土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等珍贵文物共231件,古钱币3万枚,被史学界称为一座丰富的“地下博物馆”。

  前室右耳室有雷台汉井,井深12米,直径1米,井壁用汉砖垒砌而成,壁砖采用人字形砌筑。井壁呈腹鼓式。据考证,像这样保持原貌的东汉古井,全国目前发现的仅此一眼。更值得奇怪的是落在此井底部的东西会比原物放大一倍。因而常有人抛入钱币,遂“前(钱)程(沉)远大”之愿。

  在文物展厅我们看到汉雷台汉墓出土的铜连枝灯,灯座倒置呈喇叭形,座饰瑞兽纹和云纹,其中十三枝连枝灯,每盏灯沿边上插有桃形叶饰三个作鸾凤缠枝纹。铜连枝灯装饰技巧完美,结构复杂,极富有想象力,反映了汉代青铜制作艺术的高超水平,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雷台汉墓给世人留下三大未解之谜:一是墓主人身份之谜。从雷台出土的银印、墓葬形制以及珍贵的随葬品看,墓主人姓张,姓名不详。有研究认为墓主人为东汉末年秩比两千石的将军,也有研究认为雷台墓葬为前凉王张氏家族墓葬。雷台汉墓墓主人的真实身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考证。二是汉墓古井“放大”效果之谜。如果将钱币投入汉墓古井,井底的钱币看起来就像被“放大”了,有人说是因为井下空气密度大,光线产生了折射;也有人说是因为相对温度低湿度大造成空气对光线的折射率比较高,产生了比较强的放大效果,但真实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三是飞“鸟”之谜。“铜奔马”脚下踏的是什么飞鸟一直争议不断。除了飞燕,有学者认为它是秦汉神话中的风神龙雀,也有学者提出是西北独有的鸟——啸鸀,还有学者推断是西北常见的猛禽燕隼,但究竟是何种飞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旅次山川收画韵,途间景物揽诗光


  出外旅游,除实地参访外,很多的景致是在交通工具上看到的,虽说是浮光掠影,但不乏惊鸿一瞥。10月12日我们乘坐海南航空公司的航班(18:05-20:15)从武汉飞往兰州,当飞机飞到万米高空时,我们看到的不是白云朵朵而是云海茫茫,云层之上的平流层视野开阔。偶尔露出的空隙又能俯瞰到地面的高山大川、高楼大厦及村庄田野。这一时段,我们还有幸看到落日的情景,从余晖满天到一团火焰,从逐渐下沉到完全消失在地平线之下,整个过程蔚为壮观。

  10月13日我们乘坐大巴去张掖,高速公路两边是低矮的沙丘,植被稀少。偶见一个村庄,房屋低矮,人烟稀少。沿线所见能充分感受到西北苍凉、辽阔、坚实的自然风貌。公路两旁也常见修长的白杨树站立,那白色的树干笔挺高耸,难怪文学家茅盾对它礼赞。绿色的树叶像小扇子一样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响声,在内地也许司空见惯,但在植被稀少的大西北总会让人多看几眼。公路两旁看到更多的是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装置,这里地面空旷,风力和光热资源丰富。巨大的风力发电扇迎风转动,太阳能发电板连成一片,这里被誉为风力发电和光源发电的“陆上三峡”。公路两旁的光线也在不断变化。白天有“太阳走,我也走”的感觉,上午,红红的太阳像在左前方引路一样,到下午,火红的太阳又像在右后方跟着我们一起走一样。有几天晚上七八点钟,我们仍在旅途,坐在大巴右边的我看到车窗外是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星光”,仔细瞧瞧,原来是左边路灯反射过来的光线。为了赶时间,旅游有时就得昼夜兼程,难怪甘肃很多酒店名叫星程酒店。

  10月14日从张掖去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16日从嘉峪关市到敦煌市,两次经过酒泉市的大片区域。到酒泉,自然会想到这个地名的由来。据《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公元前121年夏天,汉武帝派‌霍去病进军‌河西,大败‌匈奴。为了犒赏有功将士,霍去病将御酒倒入一口泉中,与众将士共饮,因此得名“酒泉”。在酒泉的地盘上看到的是茫茫大漠,一望无际的戈壁,在古代一定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碛中作》所描绘的景象:“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我曾有这样美好但不现实的想法:在这样辽阔平坦的土地上,如果能种上庄稼该多好,哪怕能种树种草也行。果不其然,很多地方已经在大片大片种植沙棘草。空旷辽阔的地形现在也被利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就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东北地区,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千米。这里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干燥少雨,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是发射航天器的理想场所。

  10月13日至18日,沿途看到很多高大的城墙或断垣残壁,导游说这是长城。万里长城的修建始于西周时期,并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大规模修建。‌在西周时期,长城的修建主要是为了防御外族入侵,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争夺领土和霸权,纷纷修筑长城以加强防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和防御北方匈奴,连接和修缮了战国时期的长城,使其成为真正的“万里长城”。汉代和明代都曾大规模修建长城,现在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下令在河西走廊修筑东起永登、西至酒泉的长城等防御工程。并在数年后,从酒泉延伸到了玉门一带。这在当时被称为河西汉塞,它由烽燧、城障、坞院、出入境关卡等组成。公元前102年,修居延塞。北起居延泽向南沿黑河河道延伸,分别与张掖塞和酒泉塞相连,在河西形成一个“人”字形的防御工事。此后,河西走廊的军事要塞沿着疏勒河流域一直延伸到古盐泽地区,即今天的罗布泊。河西汉长城不仅是一条军事防御线,而且还是交通线和供给线。汉朝政府的邮驿系统也随之延伸至酒泉、鄯善、楼兰境内。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又称边墙。它东起‌鸭绿江畔的‌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6259.6公里。明长城的修筑始于‌洪武元年(1368年),持续到明朝末年,历时二百多年。明长城的修筑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确保明朝的安全。明长城甘肃境内长度约为1000公里,全用黄土夯筑,夯层厚13--20厘米。有的地段夯土层间夹藏木桩,杂草或沙夯实。高10米,上有1米高的女墙,设有垛口,底厚5--6米,顶宽2米。烽火台紧靠长城内侧高10米以上,因黄土夯筑,俗称烽火墩。墩间距约为5公里,连瞩相望,十分壮观。

  10月16日,我们到酒泉市瓜州县去看“大地之子”,在路的左手边看到了茫茫戈壁上屹立的汉武帝雕塑,感受到汉武帝胸怀万里的豪迈气概。汉武帝是一位伟大的帝王,他派霍去病和卫青多次率军出征匈奴,控制了河西走廊,确保了中原的安全。武帝“列四郡,据两关”(四郡指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两关指的是阳关和玉门关),打通河西走廊,以此依托经营西域。河西走廊地理位置重要,是中原与西域之间的天然屏障。

  “大地之子”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270县道红山坡东北400米处的戈壁滩之上。一下旅游大巴车,我们顿感风沙很大,有“西风烈烈”之感,一看该地海拔1200多米,四周空旷辽阔。该雕塑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教授创作,长约15米,高约4.3米,宽约9米,以红砂岩为主要材质。通过三维扫描获取模型数据,再分块进行3D雕刻,最后逐块雕砌安装成型。这座雕塑是一个趴伏在茫茫戈壁滩上沉睡的巨大婴儿,意思是说一个孩子依偎在母亲的怀里面,而它之所以神情那么惬意,那是因为在母亲的身边比较有安全感。而这个雕塑的主题就是让人们热爱自然,因为人们是从自然来的,所以要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10月17日,旅行团从敦煌鸣沙山向武威、兰州方向回返。17日下午到嘉峪关时天色已晚,城门紧闭,真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我们就只能远眺“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城是明长城西端的终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明代万里长城沿线九镇所辖千余个关隘中最雄险的一座。关城建筑雄伟,地势险要,有“连陲锁钥”之称。我多想登上城楼,一睹左宗棠亲手所书“天下第一雄关”的风采。我更想登上城楼,感受塞外风光,朗诵唐代王之涣的边塞诗《凉州词二首·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面对穿越千年,吟唱古今的《凉州词》,左宗棠的老朋友杨昌浚作诗《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回应:“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嘉峪关是明长城的关城,关城就是中国的城堡,是出入长城的通道,也是长城防守的重要防线。关城用砖砌拱门,上筑城楼和箭楼。一般关城都建两重或数重,其间用砖石墙连接成封闭的城池,有的关城还筑有瓮城、角楼、水关或翼城,城内建登城马道,以备驻屯军及时登城守御。关城与长城是一体的,著名的有山海关、居庸关、平型关、雁门关、嘉峪关等。


河西古道通西域,塞上长廊贯古今


  到嘉峪关我们就走到了河西走廊的最西头。河西走廊是指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的一条狭长地带,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100至200公里。河西走廊是一个呈北西—南东走向的狭长地带,因位于黄河以西,又形如走廊,故名河西走廊。这条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北临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南靠祁连山脉。主要涉及甘肃省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酒泉市、嘉峪关市,河西走廊的中心城市为武威市。

  河西走廊不仅是地理上的重要通道,也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条走廊,大量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被运往西方,同时,西方的玻璃、宝石、香料等商品也通过这条走廊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河西走廊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重要地区。时至今日,河西走廊生态地位依然突出,区位优势愈发明显,文化底蕴愈加深厚。河西走廊既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中国交通、能源、电信、物流战略大通道和“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路段,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古往今来,打造并维护这条交通动脉,始终是中国的国家战略。

  河西走廊自古以来便是沟通中国中原地区与西域的交通要道,多民族不断交锋融合的核心区域,留下了大量可资利用的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资源。河西走廊地区成为体验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了解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差异的宝库。同时,也是了解中华民族形成、融合与发展的历史活教材,成为培养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区域。

  繁华早已随风而逝,但岁月的风沙并未掩埋一切。干旱与湿润的自然之力造就一千多公里的雪山长廊,一千多公里的烽火长廊,一千多公里的绿洲长廊,一千多公里的艺术长廊。因为丰饶,所以美丽,因为历史悠久,所以沉厚包容。战争与和平是河西走廊永恒的主题,探索与建构是河西走廊时断时续的乐章。


难别胜景心犹恋,难说再见念难收


  由于行程安排所限,虽然路过张掖市高台县,但未前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凭吊转战河西、血战高台的先烈,心中隐隐作痛。虽然旅行团到达和离开甘肃都以兰州为中转站,时间却都是晚上八点多,未漫步穿城而过的黄河大桥,未看黄河两岸城市风景,心生遗憾。虽然品尝过正宗的兰州牛肉面,喝过“胡杨”牌白酒和“黄河”牌啤酒,但甘肃的小吃味道如何?也留下了舌尖上的遗憾。虽然看到夕阳的余晖里羊群还在山坡上啃噬青草,但未见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虽然欣赏了甘肃一些地方的自然风光,但也只能说是走马观花。虽然感受到大西北历史文化的厚重,但也只能说是略触“皮毛”……诸多的遗憾或许成为我再去大西北的动力。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如意”甘肃,难说再见!多年以后,我也许还记得瓜州的瓜自信地说:“瓜州的瓜,不用夸”,从甜蜜中回过神来的我说:“瓜州的瓜,我还会继续夸。”


  

主管:红安县文联

  顾问:(以姓氏笔画排列为序)

  王辉淼  江长深   孙雪丽   张际春  张楷良  金仕善

  秦   遥  倪先胜  徐绪敏   黄谷子  詹学群  谭   冰      戴水冰

  法律顾问:何清华14403201710145559

  主编:熊立功   副主编:吴秋生  张冬明

      视频号编辑:卢喜荣

  编审:李绍伦

  投 稿 须 知:

  1,原创首发作品优先发表;2,请作者提供个人简介、照片,经编辑审核推介;3,谢绝抄袭、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作品,文责自负;4,20元以上,70%的赞赏作为作者稿酬;5,驻《楚文学》选稿网络平台有搜狐网《作家视野报》;选稿报刊有《东坡文艺》《红安文艺》《红安文学》《铜锣诗词》;6,发表的作品,将择优在国家正规出版社结集出版。7,郑 重 声 明:《楚文学》所发各类文章,均系作者原创,各类媒体使用,须经作者本人授权同意,这里少数使用插图摘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8.收稿 邮 箱:17786638187@163.com



关注投稿




楚文学
搭建原创平台,推介健康文明向上的原创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