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楚文学”
2024年第197期
总第1299期
鲜血浸透的
大印
韩德华
近日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和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纪念馆。
从一楼展厅参观完后,又上二楼继续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他们那舍生忘死,爱党救国的情怀一直感染着我,以致一物一画我都十分认真地查看,忽然在二楼展厅靠西的展柜里,一些过去大革命时期使用过的各种形态的政府大印,映入了眼帘。
政府的官方大印,历来是权威的象征,当我看到一枚四方形的大印,年轻的记忆往事骤然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的家乡是红安县杏花乡红花冲村,一九七四年的时候,初中就办在我们大队学校,当时是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在春季的某一天,当时我大队十三队易家寨的秦祖湘队长给我讲家史,作忆苦思甜的报告,现在当我看到这枚大印时,大脑翁的一下又回到了他所讲述的人和事!
八十年前的一九四四年正月初六,那天乌云遮天,寒风呼号,本来乡民们沉浸在凄苦的节日里,早晨起来不多时,突然鸡飞狗叫,哨声凄厉,后来因叛徒告密,国民党三角乡乡长刘明寿,在隔壁不远的王家边湾叛徒耿显福的指使下,国民党小保队二十多人,突然封锁了易家寨湾。
易家寨是当时县政府的堡垒村,本是干过新四军侦察员的村民秦敬学,立即判断事情的严重性,他立即将红安县苏维埃政府的四方大印,和党组织的机密文件和一把手枪包好后藏进了农村土灶口前的草木灰里,又告诉妻子就是打死也不能丢失了这些东西,然后去隔壁房间里去叫了一个姓王的在他家养病一个县政府的干部,幸亏前天县政府主要人物江家生和另一个姓陈的同志临时有事走了,不然损失就更大了。
当他还在告诉姓王的干部要经受住考验时,隔壁村的耿显福已带着国民党三角乡乡长刘明寿张牙舞爪地闯了进来,狗腿子不由分说地将二人五花大绑起来。
一番审讯折腾后,身为县委交通员的秦敬学,守口如瓶,誓死不招,气急败坏的乡长刘明寿,当即将他二人押到门口的打谷场上,上午十时左右狗腿子们又将全湾人员及来拜年的客人都轰到打谷场上,刘明寿暴跳如雷的叫喊:东西藏在哪里,秦敬学都视死如归,横眉怒视,无奈之下刘明寿喊叫道:开枪,开枪,开枪,三声枪响刘明寿老人仰卧倒在地上。
事后,被惨状吓傻的王姓干部叛变,并一口咬定县政府的大印和党员干部各机构名册和一把手枪藏在秦敬学家中。
当晚,刘明寿又带人杀了一个回马枪,满以为这回会夺回大印,更重要的是那份党员干部名册,甚至还拿将秦敬学近二十岁的儿子秦遵朗抓住斩草除根。
然而苍天有眼,幸亏秦敬学的妻子深知所藏东西的重要,当夜就安排儿子带着大印等立马去找县委了,让狗腿子扑了一场空。
事后,大家出主意让秦道朗远走他乡,得以逃过一劫!
然而,由于当时情况紧急,秦遵朗没能碰到县委,只得藏好东西逃离。解放后他才得以重回故里,回来后第一时间找到当地干部,将东西交到政府手中。所以,才让我们有幸在八十年后的今天及子孙后代能看到这枚浸满烈士鲜血的大印,个中的艰难曲折也值得我们一书!
主管:红安县文联
顾问:(以姓氏笔画排列为序)
王辉淼 江长深 孙雪丽 张际春 张楷良 金仕善
秦 遥 倪先胜 徐绪敏 黄谷子 詹学群 谭 冰 戴水冰
法律顾问:何清华14403201710145559
主编:熊立功 副主编:吴秋生 张冬明
视频号编辑:卢喜荣
编审:李绍伦
投 稿 须 知:
1,原创首发作品优先发表;2,请作者提供个人简介、照片,经编辑审核推介;3,谢绝抄袭、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作品,文责自负;4,20元以上,70%的赞赏作为作者稿酬;5,驻《楚文学》选稿网络平台有搜狐网《作家视野报》;选稿报刊有《东坡文艺》《红安文艺》《红安文学》《铜锣诗词》;6,发表的作品,将择优在国家正规出版社结集出版。7,郑 重 声 明:《楚文学》所发各类文章,均系作者原创,各类媒体使用,须经作者本人授权同意,这里少数使用插图摘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8.收稿 邮 箱:17786638187@163.com
关注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