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视功能检查及视功能异常的矫治原则

文摘   2024-11-21 07:49   安徽  

【视功能检查】

针对眼部调节、运动功能所做的检查即为双眼视功能检查,包括NRA、PRA、BCC、聚散能力测量等多项检查。

对青少年儿童近视患者来说,双眼视功能检查能更好地对近视的发展前景作出预测,从而提出更有效的干预方案。在进行全面的“双眼视功能检查”之后,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矫正方案,包括离焦眼镜、角塑塑形镜、RGP、以及视觉训练等,及时干预,避免视功能异常引起近视度数加深。
(视功能检查单)
视功能检查,主要包括以下这些项目👇
1.Worth 4 dot融像抑制检查
测试双眼同时视功能和平面融像。

我们的双眼在“工作”时会分别看到两个物象,人眼能够把这两个像融合为一个物象,这就是双眼的融像功能。

让被检者注视Worth四点视标,询问看到的图案和个数

检查时如果可以看到4个点,说明双眼有正常的融像功能。双眼斜视,弱视,两眼视力相差三行等均可能产生异常的检查结果,即双眼融像异常


2.立体视检查
立体视觉是是眼睛对周围物体远近、深浅、高低三维空间位置的分辨感知能力,是建立在双眼同时视和融合功能基础上独立的高级双眼视功能。

立体视觉检查对于双眼视功能异常、屈光不正、视疲劳等诊断和治疗的评价极有作用。


3.远距水平隐斜检查
测量远距注视时,当双眼融像破坏后两眼视轴的水平相对位置。

4.远距垂直隐斜检查
测量远距注视时,当双眼融像破坏后两眼视轴的垂直相对位置。

以上两项的目的是鉴别有无斜视,以及斜视量的大小


5.远距离水平聚散测量
反映患者佩戴屈光矫正镜片时动用水平聚散能力维持双眼单视的水平。


6.负相对调节(NRA)
体现的是我们眼睛放松的能力,如果在正常范围内,说明眼睛放松正常;如果数值过小,则说明存在调节痉挛,调节过度,假性近视等情况。


7.调节反应(BCC)
调节反应是指眼睛对于某些刺激产生的调节,过大或过小也就是我们说的调节超前和调节滞后。

调节超前说明眼睛总是过多使用调节力,可以理解为一直在用更多的力,眼睛容易疲劳,假性近视调节滞后则说明你的眼睛跟不上需要看的东西,总是慢半拍,所以就会导致看东西虚影,需要缓冲,易产生远视离焦,发育期的学生调节滞后更容易近视

根据调节反应,可以判断配镜度数是应该足矫还是欠矫,甚至稍微过矫,或者选择功能性镜片,以改善眼部状态。也可以通过视觉训练来改善调节超前或滞后。


8.正相对调节(PRA)
PRA体现我们眼睛用力的能力,反应了我们眼睛调节储备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越大越好。PRA小说明调节不足,调节不持久或不能产生有效调节,这样青少年儿童容易近视加快,而成人则容易引起视觉疲劳。


9.近距离水平隐斜
与之前的远距离水平隐斜类似,是为了测量近距注视时,双眼融像破坏后两眼视轴的水平相对位置。目的是鉴别有无斜视,以及斜视量的大小


10.AC/A
A表示调节力,C表示集合力。AC/A是调节性集合与引起该调节性集合的调节之比。
计算公式:AC/A=远距瞳距+注视距离×(近距隐斜-远距隐斜)
11.调节灵活度检查(Flipper)
调节灵敏度是指眼睛能灵活的看清远距物体又能够立刻看清近距离物体的能力。
通过测量一分钟内人眼有效改变调节量的次数来反应调节灵敏度的好坏。(正常值:单眼11cpm,双眼8cpm)

(通常使用反转拍进行调节灵活度检查)


12.调节幅度(AMP)
调节幅度(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是调节远点和调节近点之间屈光力之差,也称为绝对调节力,或最大调节力。人眼的调节幅度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减小,逐渐形成老视,近距离工作时产生一定的困难。

调节幅度的大小是衡量人眼视觉功能优劣的指标之一。当调节功能出现异常,调节幅度就可能出现与年龄不相匹配的现象,就会经常出现视疲劳症状

【视功能异常的矫治原则】

1、集合不足


① 表现:常见于中高度近视眼和高度远视眼初戴矫正眼镜、屈光参差等,或中高度近视眼戴矫正眼镜看近,因视线点位于负透镜鼻下方,发生底向内的棱镜效应,表现为近距离工作视觉模糊、疲劳、交叉性复视、眼痛、头痛,回避近距离工作。
② 检测:FLP正常,NLP高度外隐性斜视,近距离正相对集合降低,集合近点远移(>250px),AC/A比率低常,调节检查正常。
③ 矫治:集合功能训练是首选和有效的方法,有效率超过90%,有效的指标是,正向相对性集合量增加和集合近点距离缩短,达到正常,接近正常范围。部分集合功能训练效果不显著者,可考虑近距离工作采用BI棱镜缓解症状。



2、集合过度


① 表现:常见于高度远视眼未经矫正,或高度近视眼初戴矫正眼镜。短时间近距离工作及发生视觉疲劳、模糊,伴头痛、同侧性复视。
② 检测:FLP正常,NLP高度内隐性斜视,近距离负相对集合降低,近距离正相对调节相应降低,AC/A比率高常(>6)。
③ 矫治:近距离工作时,近用附加是有效的方法,由于AC/A值高常,故少量近附加光度即可大幅度改善集合异常。在戴镜缓解症状的同时,可进行散开功能训练,虽然散开功能训练不如集合功能训练效果显著,但对于增加负相对集合量有一定帮助。


3、散开不足


① 表现:常见于近距离用眼过度或无明显诱因的功能性异常。表现为远距离工作视觉疲劳、头痛,伴同侧性复视。
② 检测:NLP正常,FLP隐性内斜视,远距离负相对集合降低,AC/A比率降低(<3)。
③ 矫治:首先矫正屈光不正。在远距离工作时,附加BO三棱镜缓解症状,若远距离正相对集合量值足够大,远近均佩戴缓解棱镜则无问题。在使用BO缓解棱镜的同时,可进行BI三棱镜训练,以提高远距离负相对集合。


4、散开过度


① 表现:常见于体弱,疲劳,饮酒等原因可诱发加重,表现为眺望远距离目标时,闭上一眼更清楚,视觉疲劳伴随交叉性复视。
② 检测:NLP正常,FLP高度隐性外斜,或间歇性远距离隐性外斜,远距离正相对集合降低,AC/A比率增高。部分患者因远距离异常视网膜对相应,出现黄斑抑制。
③ 矫治:矫正屈光不正,考虑适量增加远用近视焦度或减少远用远视焦度,BO训练,提高远距离正相对集合量的值,使之大于远距离隐形歪斜量值的2倍。



5、单纯性隐形外斜


① 表现:近距离目标模糊,额部,眼球后部疼痛,上睑沉重,近读时间过长发生调节痉挛,伴交叉性复视。
② 检测:远近距离均表现为隐形外斜视,AC/A正常,远、近距离正相对集合均降低、NRA降低。
③ 矫治:采用BO三棱镜训练是最有效的矫治方法。若远、近隐性斜视量相近,可考虑在功能训练的同时,给予BI三棱镜缓解症状。


6、单纯性隐形内斜


① 表现:一般无症状,重症眼球有向鼻侧的牵拉感,视疲劳,可见球结膜充血,发展到融合机能破坏时,出现双眼同侧复视。
② 检测:FLP,NLP均表现为隐性内斜视,AC/A正常,远近负相对集合均降低,PRA降低。
③ 矫治:BI三棱镜训练,可提高负相对集合量,正附加球镜长戴可缓解症状。若远近隐形斜视量相近,考虑给予BO三棱镜缓解症状。弱远近隐性斜视量不等,可采用量值较低者。


7、假性集合不足


① 表现:与集合不足相近。
② 检测:具备与集合不足相近的症状,不同的是调节检测显示AMP降低,调节滞后显著增高。由于AMP下降,在检测NLP时,因调节性集合下降,导致近距离外隐性斜视。
③ 矫治:近距离工作时,眼镜附加正球镜光度,可以替代滞后的调节量,可有效的缓解症状,同时采用功能训练,改进调节不足。

眼科李建波
为了心灵这扇窗,愿用一生去丈量。爱眼、护眼、呵护视觉,做一名有温度的眼科医生,致力于近视防控及眼病科普宣教,将光明传播到底。感谢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