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视功能训练小课堂之聚散训练

文摘   2024-12-09 07:34   安徽  


我们的眼睛在漫长的应用锻炼过程中,拥有了两个神奇而又强大的功能,那就是调节功能和聚散功能,调节功能就相当于照相机的聚焦功能,保证看远看近的清晰度,聚散功能就是为了保证两个眼睛同时视物不产生复视,然而千人千眼,总有人调节和聚散功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所以针对调节聚散异常视觉训练就应运而生了……


今天带大家了解视功能训练——聚散训练。


眼睛看东西时,眼前的物体会在两只眼睛的视网膜上各自形成一个像,然后通过融像功能将双眼的这两个像融合成为一个,最终形成双眼单视(即双眼同时注视某物体时,不是看到两个分离的物体,而是单一的一个物体)。两只眼睛具有可以直接融像的对应区域,即双眼的两个物象落在这两个对应区域内就可以顺利融合成一个像,但是在视物的过程中,双眼的物象不可能一直落在这个对应区域上,这时就需要聚散功能来介入,改变成像位置,以顺利融像。


















聚散是指调整两眼视线夹角对准外物,以达到双眼单视的能力。融像性聚散由集合(正融像)和散开(负融像)组成。看近时视线内收,称为集合;看远时视线外展,称为散开。




集合不足:特征为远距眼位正常,近距高度外隐斜,AC/A偏低。症状为阅读等近距离工作时头痛、复视、视物模糊、聚焦困难、视疲劳等。治疗时需要通过训练改善正融像性聚散功能,以缓解症状。



集合过度:特征为远距眼位正常,近距内隐斜,AC/A偏高。症状为短时间阅读等近距离工作后出现视疲劳、眼痛、头痛、视物模糊、复视等。由于AC/A高,治疗时,首选远距离正常度数戴镜,近距正镜附加;其次进行训练改善负融像性聚散功能,但较为困难。



散开不足:特征为远距内隐斜,近距眼位正常,AC/A偏低。症状为远距离复视、视物模糊、头痛、视疲劳。治疗时首选使用棱镜,其次进行训练增进负融像性聚散功能,若无法适应长时间佩戴棱镜,则需在佩戴棱镜的同时进行训练,增加正负融像性聚散范围。



散开过度:特征为远距高度外隐斜,近距眼位正常,AC/A偏高。症状为可能会有远距复视和畏光。治疗时,首选通过视觉训练改善正融像性聚散功能。



单纯外隐斜:特征为远距和近距外隐斜均大于正常范围,AC/A正常。症状为近距离工作时视疲劳、头痛、视物模糊、复视,也可能有视远时复视或者视力模糊。治疗方法首选训练,增强正融像性聚散功能。



单纯内隐斜:特征为远距和近距均有内隐斜,AC/A正常。症状为视近时视物模糊、视疲劳、头痛、复视、嗜睡、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视远时视物模糊、复视。治疗方法首选使用棱镜,其次进行训练,改进负融像性聚散功能。



融像性聚散障碍:特征为远距和近距隐斜均在正常范围之内,AC/A正常,但正负融像性聚散范围均低于正常。症状为近距离工作易出现视疲劳。治疗方法为通过训练,增强正负融像性聚散至正常范围。



假性集合不足:特征为隐斜测量结果与集合不足相似,但调节幅度低,调节滞后高,该类型实际上是一种调节不足,治疗时一般采用看近正镜附加,改善调节滞后的不适症状,同时进行调节训练。




聚散球


可进行自主性聚散训练,适用于训练的初期阶段,让患者感受生理性复视和自主性聚散,体会集合和散开的感觉。但该训练细节较少,对融像性聚散训练的作用有限。



矢量图


常用的为红绿可变矢量图和红绿固定矢量图,训练时需佩戴红绿眼镜。细节更丰富,可适用于融像性聚散训练。可以进行平滑式、梯度式和跳跃式聚散训练,可以进行周边融像和中心融像的训练,但要求训练时患者具有正常的知觉融像功能。



训练过程中,训练难度的变化:

像1△→2△→3△→4△→5△这样不间断连续递进,称为平滑式。

像1△→3△→5△→7△这样较大差值递增,且不连续,称为梯度式。

像1△→3△,1△→5△,1△→7△,1△→9△这样大跨度变化且不连续,称为跳跃式。



卡片系列


如偏心环卡、集合卡、救生圈卡等,无需佩戴眼镜即可训练。可进行融像性聚散训练,但没有设置融像需求为零的位置,因此需要具有一定的融像性聚散功能后才可使用卡片训练,往往是在训练后期使用。







裂隙尺


训练所用视标细节更多,且聚散的棱镜需求量呈梯度变化,可进行梯度式融像性聚散训练。



范围立体镜


底内底外卡组可进行跳跃式融像性聚散训练,彩色训练卡既可以进行平滑式融像性聚散训练也可以进行跳跃式融像性聚散训练。




实体镜


类似于简化的同视机,通过斜向隔板,进行双眼分视,利用配套的两张融像卡片可进行正负融像性聚散的训练。


附图:


眼科李建波
为了心灵这扇窗,愿用一生去丈量。爱眼、护眼、呵护视觉,做一名有温度的眼科医生,致力于近视防控及眼病科普宣教,将光明传播到底。感谢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