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什么是角膜曲率?角膜曲率和近视有什么关系?

文摘   2024-12-11 08:20   安徽  

当我们谈到眼睛的屈光系统时,角膜曲率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参数。那么,什么是角膜曲率?它为何如此重要?



角膜曲率的定义与测量

简单来说,角膜曲率指的是角膜的弧度,可以通过专业仪器测量得出。它可以用两种形式来表示:


-屈光力(单位:屈光度,D),描述角膜的光学聚焦能力。

-曲率半径(单位:毫米,mm),则体现角膜表面的弯曲程度。


两者本质上是同一个概念,只是换算的表达形式。角膜曲率常用“K值”来表示,分为两个方向的数值——陡峭K值和平坦K值。两者的差值还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散光及其程度,对于圆锥角膜等疾病的早期诊断也有重要意义。



角膜曲率的正常范围与临床意义

正常情况下,角膜曲率范围在39~45D,平均值约为42D


-当K值小于39D,说明角膜较平坦。

-如果K值大于45D,则角膜弯度较陡,可能提示较高的散光或圆锥角膜的风险。


角膜曲率不仅是验配角膜接触镜的重要参考,还在角膜屈光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等眼科手术中起到指导作用。


角膜曲率与近视的关系

眼睛的屈光状态主要由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晶状体屈光力共同决定。其中,眼轴和角膜曲率是临床中可通过仪器直接测量的关键参数。

以学龄儿童为例,尽管角膜曲率在这一时期趋于稳定,但它对孩子是否发生近视仍起着重要作用。简单来说,角膜曲率越大(即K值越高),角膜的屈光力越强,此时眼轴需要更短才能达到正视状态;反之,角膜曲率越小,眼轴则需要更长来匹配。

从专业角度来讲,角膜曲率以角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来衡量,单位是毫米(mm)。正常角膜曲率半径在 7.7 - 7.8mm 左右,角膜的屈光力约为 43 - 44D(屈光度)。


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角膜想象成一个特殊的 “镜头”,角膜曲率就是这个 “镜头” 的弧度。就像不同弧度的镜片会对光线产生不同的折射效果一样,角膜曲率的大小也会影响眼睛的屈光状态。

角膜曲率和近视有着密切的关系。近视主要是由于眼轴过长或者眼睛的屈光力过强导致的。当角膜曲率比较大(角膜比较陡)时,它的屈光力就会增强。这种情况下,光线经过角膜折射后,焦点会落在视网膜前方,而不是正好落在视网膜上,从而导致近视。

例如,两个人眼轴长度相同,但是其中一个人角膜曲率较大,那么这个人就更容易出现近视。不过,近视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角膜曲率外,眼轴长度、晶状体的屈光力等也会对近视产生影响。

角膜曲率也是角膜接触镜验配时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还可以指导角膜屈光手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角膜曲率的正常范围是在39~45D,平均在42D左右。如果角膜曲率的K值<39D,说明角膜比较平坦;如果>45D,则角膜比较陡峭,一般伴有较大的散光或者有圆锥角膜的可能性。

眼球的屈光力取决于眼轴、角膜曲率及晶体屈光力三者之间的平衡。眼轴和角膜曲率都是可以通过仪器测量得到的,而晶体屈光力是不能直接通过仪器测量得到的。因此,在临床中晶体屈光力这一概念用得少,仅在科研中会涉及。


学龄期儿童的角膜曲率就已经趋于稳定,那么,为什么它还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呢?因为每个孩子的K值都不一样的,K值大的角膜屈光力强,则眼轴需要更短才能与之匹配,反之,K值小的角膜屈光力相对较小,需要更长的眼轴来匹配。
举个例子,对于K值为41D的角膜而言,正视化完成时眼轴应该为24.5毫米左右;而对于K值为44D的角膜而言,正视化完成时眼轴应该为23毫米左右,以此类推。所以衡量一个小孩的眼屈光状态时,光看眼轴一个数据是不够的,如果当你的孩子眼轴已经24毫米了,先不要慌张,再看看角膜曲率是多少,如果是39D,那么他离近视还有些距离呢;如果41D了,那就近视临界,比较有风险了;如果是43D呢,那么可以基本断定真性近视无疑了。当然,这时还需要进一步的扩瞳验光检查,以判断近视的具体程度,来指导配镜及制订后续治疗方案。

总结:了解角膜曲率对于近视的防控和矫正也有重要意义。在验配角膜塑形镜等近视控制手段时,角膜曲率是关键的参考数据之一。医生会根据角膜曲率等数据来选择合适的镜片,以达到更好的近视控制效果。



眼科李建波
为了心灵这扇窗,愿用一生去丈量。爱眼、护眼、呵护视觉,做一名有温度的眼科医生,致力于近视防控及眼病科普宣教,将光明传播到底。感谢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