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董振 作者系中信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
来源 | 《中国外汇》2024年第22期
要点
由政府部门牵头创新和搭建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可为银行用户完善风控模型提供有力的支持,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并通过建立标准化数据接口,迅速拓展应用范围,加快金融行业的数字化推广,更好地推动金融业务提质增效。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强调金融机构要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数字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需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演变出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金融科技等新概念,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是社会治理方式。截至2023年5月末,我国数字金融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1.7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数字金融市场规模的15.6%,位居全球第一,数字金融的快速增长和广泛应用昭示着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字化平台是数字时代的重要产物,可以将各类参与主体进行整合,提高运作效率,降低对接成本,对数字金融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涌现出了电商平台、供应链平台、融资平台等众多不同类型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它们基于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为企业提供高度便利化的服务。银行通过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有效整合数据资源,既可加强金融风险的管控,又能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从而更好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政府部门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的代表之一,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外汇局)牵头搭建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建立起政府、银行、保险公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核验机制,支持企业在线提交贸易融资对应的出口单据信息、银行在线完成出口报关信息查询验真,可实现服务贸易跨境付汇全程线上办理及贸易融资全程在线快速办理。截至2024年9月25日,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已陆续推出9个融资类应用场景和4个便利化应用场景,服务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逾10万家企业获得融资超3700亿美元,支持便利付汇超1.8万亿美元。
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融资类场景的应用有助于银行提升融资服务效率,解决传统跨境贸易融资中材料多、流程长等问题,大幅降低企业融资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下面以“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和“出口信保保单融资”两个应用场景为例,具体阐述银行如何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便利化融资服务。
应收账款融资是贸易融资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产品之一,银行基于借款企业的经营情况、贸易背景以及工商税务等多维度的信息为其提供纯信用或抵质押贷款。在此过程中,如何避免虚假贸易骗取融资成为银行关注的重点。为做好风险防范,通常银行会线下收集企业材料并进行人工评估核验,经过多级审核无误后才会进行放款。这类线下流程通常耗时耗力,且存在误判的可能,跨境贸易中更为复杂的贸易背景材料进一步增加了审核人员的操作难度。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应用场景上线后,应用分布式账本不可篡改、数字签名和多方共识等技术,增强银行快速准确办理单证真实性审核、重复融资或超额融资与付汇核验、跨境贸易背景信息查证等业务能力,有效解决了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中的材料审核难题,极大提升了企业融资的便利化程度。
中信银行先行先试,积极参与“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应用场景试点,通过与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直联成功为某汽车制造企业发放出口应收账款融资。该企业是一家大型跨国汽车制造集团,近年来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出口规模迅速攀升,出口业务涉及欧洲、美洲、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非常大的资金需求。一直以来,该企业与银行保持着稳定的合作关系,其出口业务中所需要的大部分资金周转均通过银行融资完成。该企业的融资需求具有频次高、规模大的特点,同时,对于融资放款时效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银行通过与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直联,使用企业申请或银行代理申请功能,为企业填报申请信息,随后由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核验报关单真实性以及额度占用情况,银行根据平台返回结果,结合行内风控模型完成后续放款审批。在银行完成融资放款的同时,发送报文到平台,平台同步更新融资状态并登记报关单实际占用情况。未来在融资到期时,企业亦可通过平台进行融资还款。该流程相比于之前人工线下审核的方式,提升了材料审核的准确性,大幅节省了审核时间,满足了客户对于资金和时效的需求。
伴随我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重要性的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贸易当中,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下,如何保障企业的海外资金安全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允许的贸易和投资促进手段,是外贸稳增长、防风险、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政策性工具。因此,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开始使用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保单融资也随之成为出海企业的重点融资方式之一。对于银行而言,保单融资虽然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信用风险,但同时也增加了审核材料内容方面的工作,使得银行在审核贸易背景时面临更大的难度。
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通过对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实现了保单信息的线上传输和校验,有效解决了信保融资业务办理过程中企业融资背景审核难等痛点问题,为企业带来了便利化的融资体验。
中信银行作为首批进行场景试点的银行之一,在上线之初即成功为某制造业企业发放信保融资款项。该制造业企业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企业主要出口高性能铝合金特种铝材,与国内外市场主流客户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产品主要出口至欧洲、北美、东亚、东南亚地区。2023年以前,企业应收款融资业务全部在境外银行办理,由于目前美元融资利率持续居高不下,企业融资成本较高,亟需降低融资成本。同时,由于资金周转量较大,企业对于放款时效有着较高要求。为此,银行推荐企业办理特色线上化信保融资业务,企业在线发起出口信保保单融资申请,经银行系统联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在线实现关单及保单的核验,与之前线下业务相比,大幅减少了人工审核的时间且确保了核验的准确性。同时,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可支持打印承保通知书并传输至银行端,无需再由客户向中国信保申请,减轻了企业办理融资时提交资料的负担。在所有材料银行审核无误后实现自动用信放款,全流程用时不到半小时,为企业提供了高度便利化的服务支持。
由政府部门牵头创新和搭建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一方面可凭借天然的数据权威性以及庞大的金融数据积累,为银行用户完善风控模型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基础上降低了业务运营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标准化数据接口,可以迅速拓展应用范围,加快金融行业的数字化推广,有利于促进金融领域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更好地推动金融业务提质增效。其中,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和“出口信保保单融资”等场景应用,充分整合多方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为银行优化服务流程、强化风险管控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得便利化的金融服务更加具有普适性、可得性。
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的发展,首先应加强数字化服务能力,在保证数据安全和真实的基础上,加强与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引入海关、工商、税务、司法、保险、物流等多维度数据来源,进一步丰富数据库字段。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海运提单,国际贸易中的物流运输多以海运为主,在当前国际贸易融资中,海运提单作为重要的贸易背景审核依据之一使用非常频繁,各大国际船运协会已进行海运提单电子化的探索和尝试,并将这些平台作为数据扩展的备选之一。在引入更多平台的同时也需加强同各平台数据交互的及时性和稳定性,真正体现数字化服务的高效性和便利性。丰富的数据维度有助于金融机构进一步精确客户画像,优化风控模型,进行产品创新,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
其次,可考虑结合跨境金融的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融资场景,当前随着企业出海步伐加快,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外移,跨境供应链融资逐渐成为融资服务的主要内容。其中,国际信用证福费廷、国际保理等产品作为跨境供应链融资体系中的主要产品,有着非常庞大的需求群体,可结合此类产品各个环节的流程要素,搭建相应的融资场景,有助于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跨境融资业务流程,提高对出海企业的便利化融资支持。
最后,在持续完善自身数字化服务能力的基础上,鼓励各方参与,共同推动数字化平台的发展。数字化平台可以通过提供数字化服务支撑用户进行流程优化、信息迭代,用户亦可通过数字化平台数据服务的使用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和优化,为数字化平台吸引和留存更多用户,推动数字化平台的持续发展和完善,再结合技术创新和升级,提升用户体验,强化风险防控,进而构建数字化平台的生态体系。
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新的工业革命将深刻重塑人类社会。我国应积极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银行应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数字化发展战略,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推动业务、产品、服务等数字化升级。通过加强与第三方数字化平台开展合作,借助前沿技术不断进行产品创新,针对不同客群提供差异化、精准化的数字金融产品。同时,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建立符合数字化趋势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加强风险治理能力和数据安全管理,审慎合规推动数字化转型,保护客户信息和隐私安全,以数字技术助力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以数字化赋能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