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剑峰 浙商银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
来源 | 《中国外汇》2024年第22期
要点
浙商银行聚焦企业跨境金融服务需求,深耕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出口信保保单融资”“银企融资对接”“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等应用场景,创新数字化金融服务模式、产品与渠道,全面增强跨境金融综合服务能力。
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其持续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我国外贸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往往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棘手问题。如何为外贸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高效金融服务,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浙商银行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国家相关部门关于“稳外贸”方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从社会价值向度推动“善本金融”实践,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场景金融为抓手,强化技术与数据双轮驱动,创新跨境金融服务产品和业务模式,提高跨境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全力解决外贸实体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外贸企业提供多元化、便捷高效的融资解决方案,多维度赋能“稳外贸”建设,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责任担当。
我国民营企业是外贸出口的主力军,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近6成。在民营外贸出口企业中,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其资产规模小,普遍缺乏可抵质押资产,历来存在授信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中小微出口企业因其市场竞争处于劣势,出口销售账款期限一般较长,资金占用大,特别是在近几年外需疲软、订单下降的大背景下,中小微出口企业订单难接、账期延长的情况愈发凸显,对外贸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各家商业银行深刻认识到企业信息数据的价值,针对中小微外贸企业资产状况薄弱、银企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融资难问题,秉持“数据多跑路、金融更便捷”的数字化思维,创新数字金融服务。以浙商银行为例,该行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打造出“出口数据贷”和“浙商数据保”等大数据授信模式。该类模式以系统模型审批替代传统人工审批,根据获取的企业跨境信用信息,结合银行大数据风控平台,进行客户风险画像后,由系统为符合条件的客户核定一定授信额度。大数据授信模式实现了从客户准入、授信审批到贷后管理、风险预警的全流程系统管控,为中小微出口企业提供信用方式授信支持,满足其融资便利和汇率避险等金融服务需求。
与银行大数据授信模式匹配运用的,是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外汇局)牵头搭建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银企融资对接”应用场景。该场景搭建了企业与银行的沟通平台,成为银企融资对接“桥梁”。商业银行将“银企融资对接”应用场景功能与大数据授信产品进行无缝对接使用,让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变得不再是难题。如浙江绍兴某外贸小企业,长期从事欧美国家出口纺织贸易,年海关出口量1000万美元左右。2024年起,企业计划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但目前在银行的授信已无法满足,抵押担保物有限,融资需求亟待解决。企业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银企融资对接”场景功能,向银行提交了授信融资申请。收到企业的授信融资申请后,银行人员第一时间与企业联系,了解企业经营相关信息后,以“出口数据贷”大数据授信模式,快速给予该企业信用授信额度450万元,为企业扩大生产、拓展海外市场解决了燃眉之急。以浙商银行为例,截至2024年8月末,已有1800多家外贸企业获批“出口数据贷”授信额度,合计金额超过41亿元,融资放款累计金额超过66亿元。1000多家外贸企业获批“浙商数据保”授信额度,合计金额78多亿元,通过占用授信额度方式减免汇率避险所需保证金累计金额34多亿元。
大数据授信模式的创新应用,是数字化解决外贸出口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具体体现。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经营数据进行深入评估并进行画像,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这种基于企业信息数据的授信模式,不仅提高了企业授信的效率和精准性,也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为外贸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传统的出口贸易融资方式,往往存在繁琐、复杂、成本高昂等问题。出口贸易笔数多、单笔金额小,银行办理出口贸易融资时对贸易背景的审查工作,一是缺少有效验证渠道,主要依靠单据比对、人工判断,难以防范贸易背景虚假和重复融资风险;二是操作繁琐,工作量巨大,人力成本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各家银行坚持守正创新,针对传统出口贸易融资存在的痛点,创新打造了多种创新融资模式,帮助外贸企业有效盘活出口应收账款等出口经营活动形成的流动性资产,以池化方式办理出口贸易项下融资,融资品种由企业自主选择,并支持融资币种、期限等错配。同时,各家银行加大科技开发应用,浙商银行是在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中首家以系统直联方式对接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应用场景的银行,将该场景功能内嵌业务系统,通过系统接口实现银行业务系统与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联机实时数据交互,进行在线核查单证信息、联动登记融资信息,保证数据交互准确性、及时性。基于出口应收账款项下融资业务全部实现贸易背景在线核查,企业申请办理业务时,申请材料较以往出口贸易融资大为简化,并实现全流程线上化、电子化,无需纸质材料,企业可按需随时随地办理融资提款。以浙商银行为例,截至2024年8月末,其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核验单证超过23万份,融资服务客户近2500家,融资放款金额累计折合141.78亿美元;累计监测到近2450张、总计金额近2.5亿美元的单证为已使用或超额融资状态,并据此拒绝了相应的异常业务申请,有效防范了重复融资风险。
跨境供应链金融也是各家银行正在实践探索的跨境金融服务内容。针对外贸企业内外贸一体化打通的需求,各家银行突破内外贸融资产品的隔离,为出口企业内采外销提供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以浙商银行为例,在诸如“出口池链通”模式下,出口企业将出口应收账款入池质押生成融资额度,用于境内采购,通过链式生态金融方式,帮助进出口企业打通内外贸链条,降低财务成本。如山东某企业是主营钢铁生产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境内上游企业逾百家,其上游供应商因资金占用压力增大,融资需求迫切,面临不少授信难题;同时,其上游供应商的资金紧张又不同程度传导至该企业,对其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银行根据日常业务合作时对该企业的了解,企业自身账面存在较大规模的出口应收账款,除部分办理押汇、贴现等融资外,其余均未有效盘活。银行便采用“出口池链通”业务模式,为该企业盘活出口应收账款,并以此作为质押为该企业上游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有效帮助其解决供应商融资难题。
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场景,实现了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高效处理,在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的同时,通过准确地在线验证单证真实性和重复使用情况,有效规避虚假融资和重复融资的风险。同时,融合跨境供应链金融的创新运用,银行也实现了保链稳链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相比一般的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银行为企业办理出口信保融资业务(首次)前,须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企业完成签署《赔款权转让协议》,所需时间一般在一周以上。融资提款时,企业需提交大量的材料和单据由银行进行人工审核,导致流程繁琐,增加了时间和操作成本,办理业务效率低、速度慢。
针对银行开展出口信保融资业务痛点问题,国家外汇局联合中国信保,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推出“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引入出口信保保单数据源,建立国家外汇局与中国信保、银行的数据共享渠道,实现信息共享、重要单据可追查,构建了完整的保单融资业务体系,助力银行开展出口信保融资业务,共同为外贸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各家银行积极响应,及时优化再造业务流程,大幅提升服务效率。依托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强化科技运用,赋能业务创新发展,在金融同业中率先以系统直联方式对接该应用场景,实现企业、中国信保、银行三方在线签署《赔款权转让协议》,将签署该协议的时间由一周缩减到不到一天;同时,支持企业通过银行网上银行提交融资申请后,银行审核人员在线核验报关单及出口信保承保信息后,快速完成融资放款,一举解决了出口信保融资操作环节冗长、审核繁琐的问题,真正实现了从授信审批、协议签署及融资提款全线上操作,有效提升融资效率。
凝聚“银、信、汇”合力,优化升级后的出口信保融资业务驶上了快车道,让企业在出口信保融资便利性方面有较高的获得感。如浙江杭州某企业,是一家长期从事马口铁及相关制品出口的外贸企业,产品主要销往意大利、德国、尼日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超3000万美元。受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近年来食品包装用马口铁需求激增,企业出口订单量持续增长,相应资金占用加大,账面出口应收账款也随之增加。由于抵质押资产有限、传统授信审批流程耗时长等问题,使得其难以在短时间内从金融机构获得所需资金支持。银行便利用大数据授信产品“出口数据贷”为其快速审批纯信用额度1350万元,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完成企业、信保、银行三方在线签署《赔款权转让协议》,随后企业通过银行网上银行提交融资申请,银行在线核验出口单证、线上获取出口信保承保通知书并核验通过后完成融资放款。从企业授信、签署协议到融资放款整个流程仅用了不到3天时间,满足其原材料采购资金的迫切要求,为企业打造了良好的融资体验。
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通过深化各方数据合作,完善信用核验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为银行提供更丰富的跨境贸易背景审查核验服务,解决银行真实性审核难题以及线下签署协议、传递信保资料效率低下等问题,共同提升了服务外贸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金融服务探索与创新永远在路上,最有效的金融服务、产品与模式永远来自于实践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强调“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场景化金融是当前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通过深度融入和精准对接各种“场景”,以场景为依托推动并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和模式,同时借助科技力量,实现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降低金融服务的运营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个性化程度,满足不同客群的金融需求。
作为资源配置的关键角色,金融服务在促进我国外贸转型升级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面向未来,浙商银行将始终以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己任,坚定不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聚焦企业跨境金融服务需求,持续探索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离岸贸易等新业态类及电子仓单融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等应用场景,创新数字化金融等模式、产品与渠道,扩大跨境金融服务覆盖面,全面增强跨境金融综合服务能力,重点打造“场景化+数智化+贸易金融”模式的跨境金融服务领域金融服务供应商,为企业提供综合化、定制化、全生命周期的跨境金融服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发展格局提供金融助力与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