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学院 章心妤丨唯有充盈自我独立人格,才能交付平等的爱

时事   2024-12-12 10:00   四川  

近日,在情感综艺《再见爱人4》中,“麦、李”夫妇近乎“母子”般的付出式亲密关系受到广泛关注,由此引发众人对于亲密关系模式的热烈讨论。同时,观察室中黄执中的激动批判,也让人联想到了他本人曾在一场辩论赛中发表的言论:“凡是没有受益者的付出,感动的都是自己。”

“为什么我明明付出了这么多,到头来却反被指责?”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父母的“唠叨式关心”,还是节目中妻子对丈夫的“掌控”般付出,却往往会迎来了对方的反感和抵触,这可能是付出一方最为痛心的地方。而当本应该受益的一方不需要或者抵触这种“付出”时,“没有受益者的付出就诞生了。

明明对方已不再需要,为何依旧坚持“付出”?问题的症结或许在于付出者自我价值的弱化和自我边界的模糊。如人类学家阎云翔所说:“在传统中国人的人格文化中,人是不能独立存在的,父母从生儿育儿开始,就将自己人格的一部分让渡给家庭并与之结合在一起。”

在很多人看来,放弃一部分自我,为家庭成员操心付出,是不应被无视的“爱”。但往往无意识的是,这部分被放弃的自我价值可能并没有消失,而是由付出者移转到被“付出”过程之中。换言之,付出者会将“付出”本身当成获得一种潜在自我价值认同和他者肯定的方式。在此情况下,“付出”的预期就不仅仅只是希望对方更好,同时也需要来自对方正向的情绪反馈,亦即感恩或认同。当预设与现实产生冲突,自己的付出被认为是“自我感动”,迎来对方的反感时,情感的裂痕便越来越大。

而这种潜在目的和预期也增加了付出者对另一方生活边界进行干预的动力,过多的干预就极可能会导致对方内疚感和反抗感的叠加,原本平等的亲密关系就容易异化成为权力的争夺。

如中国传统家庭文化中,人们习惯将自我融入家庭,渴望从家庭中看见自我价值,他们期望自己能够为子女做出切实的贡献。而当父母趋于年迈,发现自己难以再决定子女的生活,原本实际的付出只能演化成口头的唠叨。在此意义上,唠叨或许只父母一种希望自己能再做点什么,延续自我价值,却又无力无奈的表现。

可见,亲密关系矛盾的产生源于付出与接受的失衡。其实,相互的付出才是维系一份情感最好的状态。根据霍曼斯提出的社会交换原则,公平性的交换模式最有利于相处,没有悲伤和怨恨,没有负罪和羞愧。付出方尝试一点点放手,另一方也要尝试理解他们的痛苦和困难,帮助他们找寻自我的价值,而不是一味抱怨和控诉。

前文的论述,并不主张把人们把他者的付出揣测为自我权力延展。不断付出者的本意,还是为了他者。实际上,付出和被付出者都深深爱着彼此,这份爱可能会造成碰撞,也可能会相互关怀。希望的是,习惯付出的那一方,可以不要忘记自己,树立自我独立人格,平等付出与关爱,如此,才能更有力量,爱所爱之人,并坦然面对任何爱的反馈。

(文/章心妤 浙江传媒学院  指导老师:胡睿


*文内作品系第五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

红星评论
观点有趣、行文至软、理性有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