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行记——十里南沟教书庄
文摘
生活
2023-03-31 08:00
河北
(一)
那座山有多高,那条沟就有多深。
我没能走进最深的沟底,也没能爬上最高的山峰,总是半路而返,半途而终,至于主沟两侧或高或低的山脊,或深或浅的沟杈,更是难以走完,知之甚少。因此一些人没能见到,一些村没能走到,想要记录也只能是只言片语,零星碎片。不必全信。
沟。被当地人称为南沟,从沟门到沟底10几里的路程,存在的消失的,有人的没人的,散落着一个行政村和10几个自然村,最多时总计不过150户,430口人。据一本统计资料记载,行政村名为焦树庄,清末建村,初名教书庄(后误传为焦树庄),距县城南55公里。
(二)
先有先生,后有学生
先生之后的先生,学生之后的学生
三字经百家姓,先生讲方言,学生说土语
教书庄成了焦树庄 焦树庄位于南沟的中间位置,一条通往沟里与沟外的水泥路和一条小河,穿村而过,将34户人家分为东西两处。路不宽,河更窄,跨步可过。
东面相对平整一些,不足10户人家。相传建村之前,这里住有一位先生,字写的好,书教的好,于是有人送孩子来这里求学,来的人多了,有了学堂,也便有了村子,有了“教书庄”。 而今,学堂早已不见,后来的一所小学也已撤销,教室改做了村委会办公室,只剩对面墙上的一条标语:“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让人依稀还能听到郎朗读书声。 西面人家更多一些,20几户,大小院落,新旧房屋,甚至包括早年的3间石头窑洞,从山脚到半坡,分层而建,步步登高。 记得我在焦树庄进的第一户人家,是在村口西侧的高台上。三间西房,不足两米宽的小院,住着一位年近90的老奶奶。后来每次去都要上去看她一看,而每次她都要强行出来送我,那么高那么窄又那么光滑的台阶,她站着走不了就坐下来,一阶一阶地给下挪。 每次,她都让我想起我的奶奶,在老家的小院依着门框,或是扶着院外的大石头,一天天看我离去,又等我归来...... 想焦树庄和我走过的许多小村一样,依山而建,靠山而活,既落地生根,又开枝散叶,无论春夏秋冬,总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温暖。就像村口老槐树下的大婶,愿意停下手中的活计,和一个外来人聊聊眼跟前,那盘老石碾的故事。 追杀的人走了,崖洞里
被追的人,一住就是百年
从山上到山下,从沟里到沟外,从小村到城市
每一步都三回头,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逃亡。始终是后世子孙
丢不掉的宿命 离焦树庄最近的自然村有西台子、东湾子和躲达子沟门。
西台子只有3户,为主村人搬迁新建。东湾子也只有3户人家,已无人居住。2018年我第一次去时,三处房子都还是比较完好的,到去年春天再去,中间的那处房子已失火落顶,只剩门前那棵粗壮高大的梨树。满树梨花,向天而开。
躲达子沟门原有5户,27口人。现住有2户。几年前,其中的一位男主人告诉我,祖上是北方人,被朱元璋的军队误认为是鞑子一路追杀,最后逃到这里。起初几个人住在山顶的石洞里,后来盖了房子,起名躲达子。再后来搬到山下,又取名躲达子沟门。很遗憾,我说了几次要到山顶去看看躲达子村,却一直未能成行。
要记录下这几行文字时,突然想起,我也是北方人,也自认是鞑子。我的祖上同样是从山外逃荒到山里,我由又从山上逃到县城。便相信无论是被迫,还是为了梦想与生活,每一个离开故土的人,都应该算作是逃亡,都是逃亡的一生。 需要绕过石头树木荆棘和荒草
需要爬上房顶才能看清整个村庄
需要俯下身子才能发现那两只瓦罐
和
半张发黄的老照片 离焦树庄最远的村(更准确点说是进南沟最远的村)叫板石堂。板石堂离焦树庄有5里,离南沟沟口10多里。2018年到现在,我总共去过四次。去,是因了进村的瀑布,因了瀑布上的自由与安静。 从焦树庄停车步行一路向里,过东湾、门前石继续走不远,似乎路一下子到了尽头,只剩高耸的山体和崖壁,只有跌落而下的流水。沿着水流攀爬而上,转过几道湾,一条垂直而落的瀑布会突然间展现在眼前,让人顿觉“疑似银河落九天。” 如果不是有当地人引导,而你又是第一次去,那你很难发现和想象,就在瀑布左手边的崖壁上,有一条极窄极陡的石阶通向天空。板石堂村就在那上面,那是板石堂几代人开凿出的必经之路。据说当年板石堂人娶媳妇,既不能坐车抬轿,也不能骑马骑驴,新娘子只能靠新郎用背架子背着步步登高。 我四次沿着那台阶路爬上去,每次都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但真正到了上面,眼前脚下竟瞬间开阔,一条平整寂静的山谷再次跳入眼帘。顺石阶下到谷底,踩着松软的草地,不时有松鼠、山鸡、小鸟出现在你的身边,不逃不飞,就那么新奇地看着你。而那条流向身后瀑布的源头之水,更是始终陪伴在你的左右,清澈见底,欢唱不止。直到板石堂村,没有人声、没有车声、没有世俗之声,有的只是流水声、花开声、大自然之声......
当年的板石堂村,没有建在平整之地,而是选择山谷更狭窄处,满是石头的东西两侧陡坡上,他们把平整留给了仅有的土地。尽管因为出入实在不方便,板石堂人早在几十年前,就已全部搬离,分散到焦树庄、黄地沟等村,但几处老房子依旧不肯完全倒下,始终用站立的姿势守护着,那满沟的石头草木,那远去的人间烟火。 除了板石堂,离主村焦树庄稍远一些的村子还有大阔廊、张担沟、黄地沟。 大阔廊是进入南沟的第一个小村子,靠着西侧的山坡,只有几户人家,无论是进沟还是出沟,都必须要经过,在路边都可以一眼看到。当然也还有更靠近焦树庄村一些的抛逢沟、偏坡道、东台等沿途两边的村子,都要经过,都可以看到。 张担沟与黄地沟则在不同的两个枝杈里。记得第一次听说两个村名,就错把“黄地沟”听成了“皇帝沟。” 于是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一心想要看看“皇帝”的“沟”该是个什么样子。难不成出过皇帝,还是住过皇帝?进去了才知道,黄地沟和皇帝没有半文钱的关系,就连黄土地也少的可怜,更多的是黄沙荒草,也才最终确定,就连“黄地沟”都是后改的,“荒地沟”才是它最初最真实的名字。 有人杀猪
有人喂鸡
有人劈柴
有人担水
有人推磨
有人淘米
有人生火
有人带娃
有人写下福字
有人贴起春联
我路过时,只有门前的那块石头
轻轻让了让
“解放全靠毛主席,脱贫全靠习主席”、“思念毛主席,拥护习主席"、“爱民自有人民爱,万苦千辛为人民”、“青山常常在,绿水天天流。”这是我在门前石村看到的春联。一处村中旧院,几间村外新房,春联属于同一户人家,字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门前石是我去的最多、停留时间最久的一个自然村。这或许是因了我家门前的大石头吧。所以一听到“门前石”这个名字,就感到格外亲切,每次去焦树庄无论早晚都要走上一趟。 门前石也的确有跟我家一样的大石头,从村外到村内,大的小的形态各异。更有石头路、石头墙、石头院、石头房,依石而修,靠石而建。 在门前石我几乎走遍了每一处街道和院落,就如回到我自家的小村,有人没人,都毫无顾忌。当然他们也会问我一些问题,问的最多的是我来这里干啥,荒山野岭地,没个路没个景,有啥可来有啥可看?我只能告诉他们,我家比这还山,村子比这还小,我喜欢大山,也喜欢小村。 记得有次我在村口见到一位老人,非要拉我到她家看看,没想到进屋就开始翻箱倒柜,原来是在给我找吃的,说天都过了晌午,我一定早就饿了。她最后翻出两袋方便面,嘴里说着没啥好吃的,眼中流露着歉意,似乎竟是她这个主人亏欠了我这个陌生的外来人。 是的,在门前石我感受过最真的人间情义,也呼吸过时刻向上的生命气息。 村口劈柴人举向天空的斧头、当街背粮人的笑脸、山上奔跑的孩童,甚至小院的花草,村边的树木,都是笔直向上地在开放、在生长。 除了或远或近的小村子,在南沟,我爬的最高的山是大寨子顶。原因是焦树庄和躲达子沟门都曾有人亲口告诉我,那上面曾经住过人,如今依然留有房台子。 大寨子顶在焦树庄的西南,东湾的正对过,一座悬崖绝壁,从下面望上去,简直就是刀削斧劈一样,怎么可能会住人呢?于是2022年的4月23日,特意约了几个喜欢爬山的朋友,专程去爬了一次。 我们沿着靠北面的一条看起来可以上去的沟,一路而上。几个爬惯了各种山的人,竟是手脚并用,才好不容易上到了山顶。或许是我们没有走到正确的位置,我们始终没能看到哪里有住过人的痕迹,但在山顶,每个人都流露着无比震撼的眼神。
那震撼不是因为爬的高了,看到了南面和东面更高的山峰,看到了隐藏在整条南沟里的一个个小村子,而是看到了从沟口到沟里,从山下到山上,那无数的梯田。阴坡阳坡、山脊沟叉、甚至崖间石缝,大的不过亩分,小的只能种得下两三株秧苗。在那个没有机械,只靠双手的年代,我不知道需要经历的多少代人,才能把整座整座的山都变作梯田。 似乎直到突然想起,在偏坡道、在东湾、在张旦沟,我都曾看到独自修正梯田的老人,也才理解了这些梯田的存在。 虽然整个南沟的劳力都在逐年减少,小村的人也在逐年减少,那些被开垦出的土地正在荒废,重新长出石头、树木和荒草,或许南沟有一天会回归它最初的样子,不再有人居住,但终会有某个人,会在某个地方的某个时刻,突然记得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