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上寺与寺上,即不上香,也不拜佛。我只是想看看,那藏在深山里的小村子。 ——题记
好友经涞源去阜平,再一路到山西寻古宅观大院。面对好友离开的方向,遥望远处的山野与天空,突然就又想起了上寺。
上寺是一个隐藏在神仙山(原古北岳恒山)南面的小村子,属于阜平县台峪乡,我只在2023年6月11日去过一次。回来之后,就一直心心念念想再去一次,但始终未能成行。
神仙山雄踞涞源、阜平、唐县三县交界处,面积120平方公里,主峰奶奶尖海拔1870米,是道、佛教圣地,葛洪、张三丰、释道安等都曾在此修行。我去过多次主峰,风景奇美。
其实隐藏在神仙山中的小村子,我也走过一些。例如涞源的桑树堰村、黄柏寺村,例如阜平的南庵、陈士庵,但似乎都没有上寺村让我想要再去的欲望强烈。或许是因了我没有拍下一张挂壁公路的照片、没有见到那里的溶洞,更没能对小村的历史做进一步的了解吧。
从涞源县城出发向南至走马驿镇,转乌海线过柴劈岭,下岭后左转入乡道,几十里深谷弯弯绕绕,直至远远见到那条挂在崖壁上的公路。最陡的坡,最死的弯,一个接着一个,爬向山顶,转入云端......
上寺村海拔1200多米,四面环山,只在中间形成一块山坳开阔空间,且相对平整。另有三条沟谷在此汇合,每到雨季,流水顺沟谷河道在村口陡壁倾泻而下,形成瀑布,据说很是壮观。二三十户人家,靠北山向阳处,依山就势,建房砌院,青石灰瓦,古朴自然,是我一直喜欢的样子。
走上村口的石阶,沿石板的小路,走过一道道石墙,一户户石头的小院。房屋与街道高低错落,虽然大多村民已经在扶贫搬迁中,离开小村住进了山下的新居,但原有的房屋并未拆除,依旧保留着原样。
6月时节,有花正开,树木葱绿,桃杏将熟。在一家小院前,遇见一位正在洗菜的大姐,还有一位坐在树下的护林老人。看我与同伴拍枝头泛黄的大杏,大姐起身摘下几个让我们品尝,虽然还有些酸涩,但已是满嘴的味道。
护林老人告诉我,小村起名“上寺”,是因为很早以前,村子的上边曾有一座寺院,只是如今仅剩寺院留下的石臼丢在村中。他说除了寺院的遗址,山上还有一个溶洞,但现在还是防火期,因此不能上山,只好作罢。后来得知溶洞名为“龙山洞”,当地人世代叫它“花洞”。据说洞有1、20米宽,超100米深。
行至小村尽头,原路返回, 村中与村口,建有两三处农家院,还有一处正在改建当中。小院都没有进行大的改造,只是做了简单修缮,始终保持着房屋的原貌。离开之前,选村口的一家,坐在石旁树下,点了大锅炖菜和玉米面干粮。简单的一桌菜食,几个人一扫而光,还不忍离去。
据说在扶贫搬迁过程中,阜平县并没有出台强制性的搬迁政策,更没有将原有村落全部拆除,改建农田。一切都遵循了村民自愿原则,并且帮助留下的村民,通过打造挖掘古村落旅游资源等方式,提升村民的收入,也让上寺成了如今阜平著名的网红打卡地,更让我这个一直不喜欢旅游景区的人,心心念念要再去一次上寺。
再次想起,但愿有缘!
在去上寺之后,我又无意间去了一个名为“寺上”的小村子。寺上位于唐县境内,离涞源县城更近一些。同样是6月,比去上寺晚了一周——2023年6月18日。
那日,原本我独自去涞源县水堡镇的龙门村,谁知还没进村,便接到两位县城朋友的电话,说来追我找我。于是后来变成了3个人同行。
3人一路从龙门村到走马驿镇的东村,又到唐县境内的大石峪村,最后爬坡进了大石峪村西的一条沟谷,也便见到了最里面的寺上。
七扭八拐,爬坡绕梁。寺上同样已无寺院,只在路边见到一块写有“水月寺遗址”的碑文,是唐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看看四周,连一样旧日寺院遗留下的物件也没找到,只有几小块已无人耕种的条状土地,用碎石垒砌而成,长有树木与野草,可见寺院不存久矣。
继续向前,林荫之下,终是见到房屋院落,同样青石灰瓦,只是有些已经破损,有些则完全坍塌。在一处相对完好的院落前,放有电动车、三轮车、小推车,看样子还有人居住。
很快我们的猜测便得到了证实,在院落下面的沟里,一位放羊的老人,正坐在大青石上休息,他告诉我们房子就是他的家。他说村里现在就只剩几个放羊的,其他人都陆续搬去大石峪村或是其他地方,他的孩子们也在大石峪,有时白天儿媳会骑电动车上来帮他一起放羊。
寺上的村名也是老人告诉我的,作为土生土长的寺上人,对于水月寺建于何年,又毁于何月,他同样不知,也只是听说有过寺院。
寺上几乎和上寺一样,四面环山,村子建在向阳的高处,下面是河道,长满各样石头。在寺上,我无法拍下一张村子的全貌,甚至是局部,整个村子成条带状,院前是陡立的沟崖,屋后是狭窄的小路,从外向里,断续延伸。我只能拍下为数不多,且还单独站立着的房子,完好或残缺,有人或没人。
山可长青,水可长流?当佛祖不能保住寺院,小村又怎能长久!
上寺已无寺,寺上已无寺......
果子.遇见
因为遇见,所以美好!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