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行记——细雨中的马圈沟门

文摘   生活   2022-09-30 06:30   河北  


1.H  

      

(一)


      8月的某个周末,我和数码、老丽去马圈沟门村,一路上都在下雨,好在雨水不大,并不影响出行的心情,反倒是濛濛细雨,让沿途的村庄、田野、高山以及峡谷,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显得更加清新宁静。


      马圈沟门村面南背北,依东山而建。选择村北的一小块空地停车,映入眼帘的是盛开的香薷,古老的石墙,墙上的南瓜豆角,错落的房屋,以及高大的树木。而此刻,刚好有一位老人,沿着石墙下的鲜花小路,穿行而过。





      弃车相随,小路自北向南,再转向东。转弯处的石墙上一棵秋子树,枝繁叶茂,挂满成熟的果实,像一颗颗珍珠,闪着光,滴着露。


      “摘着吃吧,没人要,都落了。”先前过去的老人,看到我们拍照,转过身来,笑着对我们说。




      低头才发现,脚下红黄的秋子,已是落了一地。数码抬头伸手够了两下,没能够到,刚好左手边有一条石阶,可以上到石墙上的树下,而那条石阶,也是进入村子北街的通道。


     只是数码上去后,依然没能够到秋子,只好拽住一支稍低些的树杈,准备轻摇一下,而树下的老丽看到数码的举动,也是突发奇想,将打在头顶的雨伞翻转过来,双手托住伞顶高高举起,于是遮雨的伞瞬间变成了接秋子的筐。噼里啪啦,一阵响声过后,二十几个秋子直接落在了伞里,直接放进了嘴里。




    

      “这棵不是太好吃,你们去南街,南街的味道更好。”一直看着我们的老人,继续说道。


      小村人就是这样,无论是村里的外来的,面熟的面生的,他们总是毫无戒心地,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给你吃、给你用、给你看。


 


   

(二)


      马圈沟门位于留家庄乡西北的一条山沟里,作为该乡12个行政村中的一个主村,村子不大,最多时只有35户,不到130口人,依地势建在南北两个高台上,被称为南街和北街,如今两街加起来,也仅剩10几个人常住。


      作为村里主要的水果树种,房前屋后,街边院里,秋子树随处可见,每到秋天都会成为小村的一道风景。只是,与李子同科的秋子,更加难以运输和储存。


      我第一次到马圈沟门是2018年的9月,那是村里常住的人更多一些。红、白、粉各色菊花开满大小街道,就连临街的墙也是,争先斗艳,赏心悦目。小村的人们,聚集在南街村口,或坐或站,聊着家长里短,也等待外出的家人归来。




      而去年冬天,我和朋友来这里,在离村还有3里多的地方,因为河水结冰,两个村里人,一边放牛一边破冰修路,只好丢下车子一路步行。蜿蜒的小河,冰层几次漫过路面,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冰下的流水叮咚作响。听流水,拍冰花,赏高崖峡谷,几个人说笑间便已到达。


      沿村外的水泥路继续向沟里走,里边还有一个村子,是马圈沟门唯一的自然村,叫陈家庄。陈家庄目前同样只有10来个人常住,同样有秋子,有香薷,有满山遍野的山菊花,更有那条小河穿村而过,直至马圈沟门村外,一路而去。






(三)

      

      “这有啥可看的,下雨湿淋淋的,还不赶快回去。”那天,正当我们沉浸在陈家庄村西花海里拍照时,一位去沟里放牛的大哥提醒我们说。 


      然而我们并没有听从大哥的劝告,一路追随着他背影,自顾继续赏花拍照。直至看到小河的源头,那一股清水自山石下汩汩而出;直至看到云雾中低头吃草的牛群,看到坐在崖下石洞口避雨的大哥。


      远远望去,石洞不大,一眼见底,洞口呈圆形,光滑规则,似是人工开凿,实为自然天成。“快上来避会雨吧。”大哥再次提醒我们。




      因为老丽走得慢,被落在后面,我和数码沿着大哥指引的小路进入石洞。没想到除了坐在洞口的大哥,洞内居然还有一只避雨的麻雀,安静地停落在大哥身后。只是因为我性急拍照,才惊扰的它躲入洞内暗处。


      再次想起去年冬天,在马圈沟门村北的那一小块空地,看到3、5个人或蹲或站,神情紧张地围着一头牛。上前一问才知,原来是一户人家的牛,要下牛犊,因为难产,所以出来等待。那一刻,连地上的鸡、狗,枝头的喜鹊,都是安静的。反倒是我们,没有耐心,去了陈家庄。


      直到我们返回,那头母牛才在众人的帮助下,刚刚产下牛犊。小村里已空无一人,拿针的取药的,看着还不能站立的小牛的,准备为累倒的大牛输液的,所有人都出来忙碌着。不同的是每个人的脸上,笑容取代了焦急,为大小两头牛的保全,而发自内心的高兴。连鸡狗也开始欢蹦乱跳,喜鹊则高飞远去。






      

(四)


      清风拂过,微雨渐小。


      大哥起身去赶他的牛,我们也在他一次次的催促下,原路返回。离开前,我曾向大哥问了一句有关陈家庄的建村史。他说:“那可早了,日本鬼子来的时候就有人居住了。”我和数码哥相视一笑,我们都相信,小村的历史绝不会如此短暂,而一定要比大哥所说长久的多。


      从陈家庄村东向北,有一条通往山顶的路,不过二三里,上去便是马蹄梁、飞狐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四十里峪,为“太行八陉”之一。而陈家庄的主村马圈沟门,早前原本叫做满井沟门,据说直到八国联军进北京时,在此圈马放马,之后也才改名为马圈沟门。这样两个千年古道边上的小村,又怎会只有不足百年!





      又想起我家的那个小村,最多时150多口人,而今只剩5个人常住。我也不确定自己小村的准确历史,没有去认真地问过谁,更没有去做过考证,只是在那里出生、在那里成长,然后离开。

      我也仅仅是无意而又似乎是有选择性地,记得一些自己所经历的,或偶尔听老人们说过的事情。例如我的祖上是逃荒到的那里,例如爷爷曾被日本鬼子抓去当劳工,例如我从山上掉下来差一点丢了小命。于是,对于大哥的回答,也便释然了。




      陈家庄、马圈沟门、我家的小村......这些即将消失的村庄,原本就如这满山的草木,某一天一粒草籽被风吹佛而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某一天又化作另一粒草籽,被风送往他处,重新落地生根,重新开花结果。亦或落在山石之上,河流之内,从此杳无音讯。


      来自自然,归于自然。这是我们唯一的,也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对于暂时离开的人,正如一句话所说:日久他乡是故乡!




 

(五)

      哦,对了,放牛的大哥说,从他避雨的地方一路向西,可以到达蔚县的燕王逼子,可以到达空中草原,万年冰洞。我已与数码、老丽约定,哪天做一次徒步的穿越,可有报名同行的人?































果子.遇见


因为遇见,所以美好!

长按二维码关注

果子遇见
文字,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