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围手术期常用镇痛药的选择

健康   2025-01-13 19:19   北京  


讲者:杜洪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统计研究显示,临床上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疼痛是普遍存在的,美国一项对175例患者的调查显示,患者术后24小时,中度-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为60%,术后24小时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为20%;一项对于北京40所医院1131例骨科手术患者调查研究显示,患者手术后出现重度疼痛、中度疼痛和轻度疼痛的比例分别为41.4%,45.1%和9.6%,总共有96.1%的患者出现了术后疼痛。
术后疼痛处理不足会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花费,增加患者焦虑、抑郁的可能性,下地活动推迟或许也可增加血栓栓塞风险,此外疼痛不缓解引起的免疫抑制,可能导致伤口愈合延缓,术后感染风险增加,还有可能增加出现慢性疼痛的风险等,因此临床上围手术期的疼痛管理尤为重要。
临床上常用的镇痛药物可分为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NSAIDs)药物阿片/弱阿片类药物局麻药辅助药物这四类,其中NSAIDs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镇痛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COX酶和前列腺素类(PGs)的合成,对COX-1和COX-2的选择性是其产生不同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可分为选择性NSAIDs(COX-2抑制剂)非选择性NSAIDs





非甾体类抗炎(NSAIDs)药物


非选择性NSAIDs药物

非选择性NSAIDs的常见代表是布洛芬,能够同时抑制COX-1和COX-2,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表达,其具有抗炎作用,能够降低运动性疼痛,实现多模式镇痛,且没有阿片类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非选择性NSAIDs的缺点是可能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于会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术后患者更加危险;还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增加围手术期出血的风险,此外还有封顶效应,肾脏功能衰竭患者应慎用。

选择性NSAIDs药物

选择性NSAIDs药物的常见代表是塞来昔布帕瑞昔布钠(特耐),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特异性抑制COX-2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表达。也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够有效抑制运动性疼痛,且不影响血小板的功能,无阿片类相关不良反应,有更好的胃肠道安全性,也可以实现多模式镇痛。其缺点是有封顶效应,同样肾脏功能衰竭患者慎用。选择性NSAIDs药物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具有中枢和外周双重镇痛的优势(表)。

表 非甾体类药物的分类和特点




阿片类镇痛药物


阿片类药物是治疗中重度急、慢性疼痛的最常用药物,通过结合于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的阿片受体而发挥镇痛作用,目前已发现的阿片类受体包括μ受体、δ受体、κ受体、σ受体和ε受体,其中μ受体和κ受体是镇痛相关的主要受体。阿片类药物具体可分为弱阿片类药物和强阿片类药物,弱阿片类包括可待因、双氯可待因,主要用于轻中度急性疼痛;强阿片类药物包括吗啡、芬太尼、哌替啶、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主要用于急性重度疼痛治疗,布托啡诺、丁丙啡诺、羟考酮和氯吗啡酮则用于急性中到重度疼痛的治疗。





术前镇痛药物选择的循证依据


《美国术后疼痛管理指南》(2016年)指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前可让患者选择口服塞来昔布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并不推荐在术前使用阿片类药物或非选择性NSAIDs。《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2017年)指出,术前使用COX-2抑制剂(如口服塞来昔布或静脉注射帕瑞昔布)可发挥抗炎、抑制中枢和外周敏化作用。有报告术前、术中和术后持续性输注氯比洛芬酯也可发挥抑制中枢敏化作用,而其他非选择性NSAIDs药物术前用药的作用尚未确定。




多模式镇痛


随着我们对镇痛药物的理解,以及综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目前业界提出了多模式镇痛的方式,包括能够减弱中枢神经系统疼痛信号的阿片类药和区域阻滞药物,主要是作用于外周来抑制疼痛信号的触发为目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同时可以有效抑制外周和中枢的痛觉敏化。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和不同类型的NSAIDs药物组成了多模式镇痛的基础用药。除非禁忌,基础镇痛用药在急性疼痛管理中应当首先使用,最后停药。
对于镇痛药物的给药方式,无创给药为首选(口服),此外还有舌下含化、直肠给药、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根管内给药、神经周围组织和创口用药。


参考文献:

1.Pavlin DJ, Chen C, Penaloza DA, Buckley FP. A survey of pain and other symptoms that affect the recovery process after discharge from an ambulatory surgery unit. J Clin Anesth. 2004 May;16(3):200-6. doi: 10.1016/j.jclinane.2003.08.004. PMID: 15217660.

2.王志强,林剑浩.影响骨科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北京40所医院调查[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43(10):798-802.


研究者简介

杜洪明


杜洪明,医学博士,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SCI收录论文17篇,主持及参与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6项。担任《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等期刊编委。

(本文由CMT小枫根据讲者授课内容整理,经讲者审阅)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

口腔局麻药全攻略:安全选择与使用指南
口腔临床常用的消毒剂和抗菌药该怎么选?



编辑:CMT小枫
监制:CMT飘飘



商务合作:刘先生 13521808316





『口腔科普小今 是《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面向大众开设的口腔健康教育平台。在这里有一位靠谱的“小今医生”,希望用说白话、接地气的方式轻松愉快地传播普及口腔医学专业知识,提供权威、准确、实用的口腔健康信息。点击关注我们,有眼光!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出版发行,为国内首个正式出版发行且具有国家刊号的口腔领域专业报纸。传播口腔医学专业信息,成为口腔医师的贴身课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