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传统武术爱好者聊自己的武侠梦经历

文摘   2024-10-30 09:46   山西  


本人自小喜欢舞枪弄棒。小时候喜欢模仿孙悟空抡金箍棒,后来喜欢和我太爷爷在乡下玩打仗的游戏。其实就是两根棍子互相敲来敲去。再后来受我奶奶的影响开始看武侠小说和武侠电视剧。主要都是金庸的。后来看李连杰的太极张三丰和吴京的太极宗师开始知道有太极拳。平时也和同学模仿电视剧里打斗的动作。受这些影响,我开始在网上自己找资料。第一本书就是易筋洗髓图说。为什么找这本书呢?因为小说说武功以内劲为主,而长内劲最快的就是练易筋经了。但是始终没练出激光满天飞的功夫。只到后来一个北京的兄长(他是世家出身跟的师父都是传统传承下来的,所以懂得很多)在摸骨的时候说我的筋骨是练武的料子,问我有没有练过易筋经之类的功夫。

到这时我才知道易筋经确实令我收益不少。后来暑假里买了大部头的《少林七十二绝技》。七十二绝技没练成,但是书里介绍三大内家拳说形意拳练一气之伸缩往来,岳飞练了易筋经就创立了形意拳。当时我的理解是要想练好太极拳先要练好形意拳。于是后来就找形意拳的书。当时买的第一本形意拳的书是李金波老人的《形意拳图说》,紧接着买的就是《逝去的武林》。受这本书影响,当时特别想找一个师父学形意拳。于是后来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和我一个城市的师父练习宋式形意拳。我这个师父早年练醉八仙,摔跤和心意拳,后来练的形意拳。当时去了,师父也很好就教我了。

当时教的是三体式和劈拳。宋式形意拳的步法比较独特要求前脚不是直的而是往里撇有点像内八字。当时我没理解为什么这样后来我知道往里撇是为了腾胯。当时师兄弟说师父曾把一块公园里的青石砖踏碎还领我去那看了一下。当时场子里还有一个大学老师和师父学的陈太。他也不追求四两拨千金,就喜欢和人顶。我当时经常和他玩互相顶来顶去。当时我在外地上学,假期回家和师父学拳。平时在大学里就自己练站桩,然后下载民国的武术书籍看。基本上孙禄堂的,刘奇兰的,薛颠的书我都看过。

在宿舍里有时候站三体式一边站40分钟,也站过两个小时的浑圆桩。后来有一年冬天认识我现在的师父,他教我重新站三体式。原先的三体式和伏虎桩被他一碰就倒。后来纠正了以后身子就稳定了。之后我回到原先的那个场子和那个大学老师再推了一次手,当时前几下我们互相顶了顶。后来我有一个捋把他发到旁边的墙上,然后重新来过后我用了个挤把他发出了4,5步远。从那时起我知道我练对了。

现在的这个师父眼见高,我常给他看一些视频看,练太极拳里的没有让他高看的。有些大师坐着把人发出去或者单腿和人推手他马上能说出其中的原因然后帮我试劲让我也体会一把大师的瘾。太极拳师里就一句话他认可。说以前练拳时两个手是拿夹板固定的这样身子移动多少手只能跟着移动多少。这个师父是认可的。师父还认可的两个视频一个是外国人拍的保定快跤的视频还有一个是姚宗勋的大概一个小时的视频。前半部有姚的发力演示,师父说他的发力是正宗的。

但是后半部有推手的片段师父就说他身上受力了。其实姚先生一辈子主攻拳击,推手有瑕疵是正常的。不能说他不能打,只是他不习惯推手。但是姚先生儿子的视频里展现的水平可就万万不及他父亲了。说到书籍,要想了解形意拳的风光,首推《逝去的武林》,平实的叙事文字,口述历史,是一个真实的描述。如果想要学习形意拳,可参考的教材不少,不过如果零基础想学内家拳的话,建议选择《传统武术答疑解惑录》。因为古传拳谱拳诀没有入门功法,不适合初学者。而今大部分的书籍都是着重介绍套路动作,不说内劲修炼法门,从动作入手,与体操无异。

说说实战好多人练了许多年的拳,一提实战则支支吾吾,战战兢兢。有勇者上台的到后来也多半是变成抡王八拳。完全没有大侠风范。大家看看当年吴公仪和陈克夫的对打视频。两位大师一上擂台就没了台下的风范,俨然两个业余者互殴。什么四两拨千斤啊白鹤展翅啊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实战看似门槛很低——是个人都能打架,但对国术来说却是高门槛。拿太极拳来说上手先练拳架,然后推手。推手里要能把乱采花练好了才能练实战。但是好多人现今在推手上就受困一辈子了实战怎么可能打的好。传统武术就是这样,一套拳中有能实战的动作有不能实战的动作,不能实战的动作其实是身体训练的动作。但是你问师父每招每式他都能讲出用法。

其实这些用法实用性不大。比如燕子抄水,说是撩阴其实你真用上就是等着脑瓜挨揍(练身法步法,开筋骨)

还有所谓的格挡动作。其实在内家拳眼里单纯的用手臂格挡是格斗中的大忌。碰到个力量比你大的你挡都挡不住。内家拳的格挡是靠步法的变化。就拿鞭腿举例,对手鞭腿抽过来你站在原地挡就算挡下来手也很疼。人在做任何一个出击动作的时候其实都预先设了一个发力点,你若是在他到达发力点截住他(截根节或中节到根节段),他就发不出力。你若离开这个发力点远一点,他就打不着你。以鞭腿的例子来说就是在他起腿时你要么进他身,要么往侧前方或侧后方移动。这是纸上的对策,实际上却需要平常对反应的训练和步法的训练。所以内家拳懂劲是一重关,想要实战还是要做大量的步法训练

各拳法都有打法,打法其实就是实战训练。少林拳散打其实就是几招。格斗式是一个类似于侧面浑圆桩的架子,打起来就是前手手背一抽后接着做一个类似咏春里的膀,接着可以做一个进身进肘的动作。也可以前手臂由外向内挥一下后手背再往前一抽,然后起后脚铲对方的小腿。在对敌中前手其实都是掩人耳目最后制胜的就是起脚一招(惊上取下)。对方被你的手搞得应接不暇时从下面攻其不备。这是少林散打的风格。内家拳在实战中手不管如何摆必须要守中用中同时前手不能伸得直直的要往里收。身形不能正面对敌要侧面对敌。同时双脚要保持单重实战中的单重就是你要始终保持一条腿能随时移动,出击(多练金鸡独立,虚实步。对方来攻要走他攻击的死角而且走的时候就要攻击,不能走完再打。

三大内家拳中以心意拳的动作最凶狠,八卦的步法最好。单练太极往往很难打实战。要练实战的就找心意拳的几个动作配合步法经常练习。走步伐的时候脚底和地面是要似擦未擦的感觉(蛇窜步,摩擦步,趁子步。形意拳和太极拳其实偏向劲的东西。五行拳就是五种劲法。得了劲法再练的东西往往就是高层次的东西,但是想要速成却是不行了。太极拳里第一适合实战的动作就是搬拦锤,搬是个擒拿动作,但是是靠身体去拿(根节劲,破坏对方重心)而不是单纯靠手(稍节)。

重点在拦和锤。其实这前手一拦一锤就是形意拳里的半步崩拳。拦的时候是要贴着对方的手用搓劲。就像用搓板洗衣服的搓。也可以用手掌直接打对方的喉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拦若是对方的根已经被你起开了,后手就直接一拳打上去。对方若是格挡前手就顺势做个钩挂劲(根节劲把对方往前一吸后手正好赶上一拳。在实战中步法就不要用弓步了,莫要被拳架把自己限制住了。在拳架里锤的那一下动作是左手贴在右手臂上打出去的。这在心意拳里叫横拳。所谓横拳出手势难架的横拳就是这样打的。左手贴着右手出拳,对方搭在你右手往左用力则左手往右用力同时右手往前打,反之亦然。若是对方单纯顶住你不让你往前则两手同时往里挤同时往前打。所以这招霸道。若有人能把搬拦锤真正精通配上步法,则也就可以称得上高手了。

内家拳和外家的分水岭就在这里。内家练劲为主,练劲难。外家练招练力容易速成但是若是不懂劲则出不了高东西。内家练出了劲还是要练实战的东西才能出去打。光练劲耗费的时间就长,需要的资质就高,所以出的人才就少。但是只要出一个人才,就是站在山顶俯看众生的人。以前练外家的再练内家往往提高很快,这是因为练外家的打得多了以后往往明白了一种劲再去和不懂劲的人打就占便宜了,倒也不能说当时他就把内家功夫真正学全了。功夫的真假需要胜负来判断,但是胜负却也掩盖了胜者的不足和败者的长处。但是世人往往执着于胜负(跌倒,爬起来,再来么,不可学项羽),把胜负等同于成败。成败的世界里充满了算计,胜负的世界却要纯净的多。重胜负的是英雄,论成败的是枭雄。如今英雄往往被嘲笑,枭雄(耍阴谋诡计)被赞扬。知识进步了,可是智慧没什么进步,民智还是未开,武术没落了。

网络好文,值得推荐。


山西常有心意六合拳
传播发扬传统武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