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底层通用规律的第五篇,也是最后一篇,这次分享2个底层通用规律,分别是二八法则、沉没成本,这样底层通用规律一共10个(供求规律、黄金思维圈、认知偏差、第一性原理、规模效应、马太效应、安全空间、吉德林法则、二八法则、沉没成本)就分享完毕。
我在分享过程中,对这10个规律有了深一层次的了解,但如何更好地应用,还需要在今后生活中进一步深度思考,希望对你也有所启发。
1、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提出的,是指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比如世界上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20%的品牌占据了80%的市场;20%的客户创造了80%的效益;20%的人承担了80%的工作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平衡的现象?我们要理解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互相影响的系统,只有用系统思考的观点来解读,二八法则才有合理的解释,其实真正推动出现二八法则这个结果的是系统正反馈。
我们这个世界系统里,初始条件都相似,但一些因素的效果不断累加,产生累计的正反馈效应,就像复利效应效果一样,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系统就出现不平等的分布结果。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应将80%的精力放在20%的重要工作上,什么工作是这重要的20%呢?我们要认真做好筛选。
在机关工作中,上级要考核、要检查的工作就是这20%的重要工作,你要花费80%的精力去应对,如果做不好这重要的20%,其他次要工作干得再好也没有意义。
当你在上级考核中持续取得优秀成绩时,这种效果不断累加,最终实现你个人职务上的进步,成为单位里那20%的领导者。
2、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指的是那些已经付出并且无法收回的支出,比如时间、金钱、情感、精力等。
生活中,很多人往往舍不得放弃沉没成本,比如你买了一张电影票,看了半小时发现是部烂片,却还硬着头皮看;与另一半明明已经没有感情,却还凑合在一起;去热门景点旅行,发现人不仅多景色也不好,依然会走完全程。
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舍不得放弃沉没成本呢?这是因为放弃沉没成本,会触发“损失厌恶效应”。
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对损失的感受比获得的感受强烈约4倍,这就是“损失厌恶效应”。
当你眼睁睁看着钱财离你而去时,感受到的痛苦比你得到同等价值的东西时感受到的快乐大得多。
大多数人在沉没成本面前,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来都来了”“都这么久了”“钱都付了”“孩子都有了”……
就因为已经付出了,所以只得继续痛苦地硬撑着,直到没有什么可以继续损失为止。
其实,如果勇于接受这些损失,我们便有机会把生命投向无限资源的未来,找到更好的途径来弥补这些损失。
沉没成本告诉我们,及时止损,才是成年人的高配。
人生那么长,买错了东西、走错了路、爱错了人,及时止损就好,再出发亦可重遇好风景。
人生又那么短,别陷入沉没成本的内耗中,该断就断,该离就离,你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作者,86年人,38岁开启自律人生,从冥想、运动、养生、写作、阅读习惯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