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无数房子,对于现在购房者买房,有什么建议?
去过那么多城市,最喜欢的是哪几个?作为古典自媒体人,如何看待地产媒体的变化?
本期12次的问,倪倪 对话真叫卢俊创始人 卢俊。这一次,轻装上阵,聊聊地产以外那些事儿。
编导丨苗苗
出镜丨倪倪 卢俊
摄像丨Cc
剪辑丨Liam 齐天
商务丨小爱
撰文丨苗苗
宣发丨张小果
出品丨City好房
附访谈对话(完整版):
我也算是古典自媒体人,因为算是在微信公众号里面成长的一个内容载体。那现在形式越来越多了,有短视频,有直播,有各种各样的维度的IP。
但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以前最早做地产内容的其实是两拨人:
一拨叫地产从业者,给到地产行业内做内容;第二个其实是地产传统媒体,类似以前新闻记者这样的角色来做热点报道。这也是我们上个时代比较典型的内容形式啊。
最近伴随着短视频的崛起,然后其实出现了几类内容的变化。
第一个,大量的中介小哥们开始加入了,类似于帮你看房、帮你选房、帮你探盘的,叫“小二式内容”开始越来越多了。
第二个其实你会发现,这两年也出现了所谓的很多意见领袖,带你去全国各地看房的自媒体也开始变多了。
这些自媒体典型的是叫To C类,它是以服务购房者为核心的内容载体。所以如今地产行业内容变成了两个阵地:To B类跟To C类。所以各自做这些内容,阵地就会变得很不一样。
To B类会变越来越广告化,To C类呢就越来越情绪化。本质上都是被流量跟商业模式带着走。
刚刚您提到流量这一块,其实我们知道,在自媒体公众号的这个时代(阅读量)经常性的十万+,但是现在短视频基本上是百万+了,我们如何看待流量焦虑呢?地产要关注这种流量吗?
严格意义上,从生意模式上来说,我觉得做自媒体确实大家都要赚钱,都要养团队,都要有收入,我觉得无可厚非。关键是我们的收入是短期的,还是真的是一个长线的收入。
其实我觉得不太去追逐平台,就代表着不太追逐流量。所以各位看到,到目前为止我也没有去其他平台,我只在微信生态里面。
我们内部团队为什么没有所谓的流量焦虑,核心就是我们是把一个内容当成一个产品,是用来社交,是用来传递,是用来给人家在我们内容里面有一些收获,包括我们做楼盘解读,其实也希望大家能够对这个项目更多的了解。
我们把内容当成一个产品,当成一个名片,而不是用来当成流量。如果非常对流量敏感,就会变得很极端,因为现在越极端越有流量,越对立越有流量。但是往往很多时候你会发现,真相可能都不是站在某一端的。
其实我是一个比较求安全的一个人,金牛座,我也希望自己的内容能够相对比较稳吧,也不要被流量裹挟。
卢老师,我也想帮我们的购房者问一个问题,因为现在看到城市的利率下调了,然后首付的比例也下调了,好像买房门槛变得越来越低了。那您觉得我们购房者此时此刻更应该关注什么呢?
关注自己的收入。哈哈哈哈哈,这不是最真诚的嘛。
我跟你讲,现在如果需要买房的,就尽量看一手房。就以前大家会觉得要看二手,或者说所见即所得。但确实比较悲观的说,目前二手赛场里面的产品都是上一个周期的产品,可能有好项目,但不会那么多。可能这些产品在楼市进入下个时代的时候,是会淘汰掉的。
所以换句话来说,在一手房里面可能会淘到下一个时代的产品,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现在还在开发的企业相对来说就是比较安全的,所以不太会说出现烂尾这种情况。所以大家对一手房可以多点信心。
第三个,确实在现在开发一手房的项目都是主打品质为主的。唯独我们需要关注的,可能是我们的面积段,到底是不是也是下一个周期的面积段?因为面积段可能不是完全市场化因素导致的,一块土地可能一开始就规划好了应该做多少面积段,但是这个可能就会产生一些依然是上个时代的产品。
所以对于各位来说,你换的产品的面积段可能会需要更多的选择。但社区这个维度而言,我倾向于各位去选择一手房,然后还是记得如果各位要去买房,记得先卖房,把这些房子去挂牌啊,因为卖房的周期会比想象中要更久一点。
我之前还有个观点,就尽量把自己手上的房子多卖掉,然后让自己过得开心更重要。不要在房子上有太多的停留。
我也知道,你平时缓解疲惫跟焦虑的一个办法就是喝可乐,是吗?还有看电影。有没有最近看得比较好的一些影视剧啊,或者上一集(访谈)有说到一些宋卫平先生他的书,有没有好书给大家推荐推荐呢?
我最近是因为工作原因,看了三本跟房地产有关的书(手册)。我觉得蛮值得跟各位去分享的。
第一个,反正都不对外发行啊,我要了一本绿城的企业文化手册,这么一本(手册)。
它里面基本上是记录宋卫平日常的一些语录,这本其实对我来说还印象蛮深刻的,它从绿城一开始到现在宋卫平各个阶段讲的那些话的一些沉淀,就很多还是令人发省的。
第二个其实看了一些跟左晖先生有关的一些书(手册),不管是大家市面上能够买到的《详谈》,还有其实链家内部还做了一本左晖语录。
我们看当年他们的那些坚持,在现在有意义的时候,就觉得那时候的坚持就很有价值。
然后今天也聊到麓湖嘛,罗立平先生在混沌(大学)有过一次完整的演讲,这次演讲也给我很大的启发。
如果你是一个地产人,还是蛮值得去看的,他对于麓湖的理念有比较深的分析。
就这三位,算是这个行业当下真正的我们说先驱者。
我觉得地产这个行业比较可惜的一点,就没有真正对于大众去传播价值观的企业家,就是你看手机会有雷军出来讲,以前互联网就会有马云,包括马化腾,都会有人会站出来对这个世界去讲一些事情。房地产行业好像没有。
如果各位有机会的话,可以找一找他们一些日常的话,如果你依然热爱房地产,且要深耕这个行业来去做一些事情的话,他们的一些话可能会给到我们一些很好的启发。
那最后我想问,你去过那么多的城市,基本上应该算是大半个中国跑遍了,你有最喜欢的城市能说出三个吗?
卢俊:
我第一个喜欢的城市是青岛。青岛这个城市很特别的一点,就是这个城市的海是对所有人敞开的,你可以在随处看到一片湛蓝的海。对于一个在青岛生活人来说,是太幸福了。
而且它的海因为是朝南(可以看到)的,非常的蓝。就我们往往只有在三亚酒店里面才能看到那种感觉,在青岛是随处可见的。而且这个城市天生的,因为有海鲜,而且青岛的状态很松弛。
第二个比较喜欢的是成都。而且成都最喜欢的,确实是它的生活状态。在成都大家有说过一句话,说你赚两千跟赚两万的幸福感是一样的,你赚两千一样可以过得很幸福,一样不会有房价焦虑,可以买到很好的房子。这个城市给你很好的烟火气的感觉。
但是这两个城市我觉得都离我太远了。我曾经也想过,如果我要换一个城市生活,那可能第三个城市可能就会去苏州。
我非常喜欢金鸡湖板块,我觉得它又有效率的一面,又有松弛的一面,而且又能看到从0开始到现在发展壮大的一面。所以我很喜欢苏州金鸡湖。如果以后我不在上海工作,可能我定居的地方反而是苏州。
所以这三个地方应该除上海之外,我最喜欢的这么一个地方。▋
地产的黄金时代真的过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