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970字,阅读约需2分钟
在日常生活中,蛋白质是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不少人也会将蛋白粉作为蛋白质的摄入来源之一。但是,如果你对牛奶、大豆、小麦等等都过敏,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蛋白粉呢?
关于“过敏”,我相信许多人都尝试过自我诊断,但却很可能会混淆“过敏”与“食物不耐受”这两个概念。我们不妨先从了解过敏与不耐受的区别入手,再为真正需要蛋白粉的过敏人群提供科学的选择建议。
食物过敏本质上是一种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由于“误判”,免疫系统把无害的食物当作敌人,从而引发皮肤、呼吸、消化等多个系统拉响“警报”。即使摄入少量过敏原也可能引起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食物过敏不容小觑。[1]
而食物不耐受大多只与消化系统有关,通常不涉及免疫系统反应,症状可能更为轻微,常表现为胃部不适或腹胀,甚至没有明显表现。[2]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
去正规医院就诊,通过医生的诊断确认是否存在过敏反应。
了解过敏与不耐受的基本原理和不同,比如参阅相关指南,避免误判。
如果真的确诊为食物过敏,就需要根据过敏原选择合适的蛋白粉替代品。我们常用的蛋白粉,大多数是基于乳清蛋白的,而乳清蛋白是很多人容易过敏的来源之一。不过幸运的是,市面上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蛋白粉可以选择,既可以避免过敏,又能满足我们对蛋白质的需求。
典型的有以下两大类:
豌豆蛋白 | 致敏的可能性会低很多,且支链氨基酸含量非常高,有助于肌肉组织修复;口感很好,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品牌,技术工艺比较成熟,产品稳定。 |
混合植物蛋白 | 多种植物蛋白组合而成,比如豌豆蛋白、糙米蛋白、藜麦蛋白或者南瓜子蛋白,甚至有一些大麻子蛋白,这些都可能做成合法的能补充蛋白质的蛋白粉。 |
最后,无论选择哪种蛋白粉,以下注意事项一定要认真对待:
敲黑板
看标签
仔细查看标签,确认是否标注了潜在过敏原信息;注意一些生产线是否可能混入其他过敏食材。
防范交叉污染
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含过敏原的食材与其他食材不小心接触,可能导致意外的过敏反应。建议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或者留意产品是否标明“无交叉污染”、“专用无过敏原生产线“等类似字样。[3]
循序渐进地尝试
可以先从极少量开始尝试,观察是否有什么症状,三天以上无不适反应再考虑逐步增加摄入。
日常饮食中的其他营养素
由于过敏可能导致饮食中其他某些营养成分摄入不足,此时可以适量吃些复合型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以维持营养均衡。
尽管过敏让人十分困扰,但并非没有解决方案。通过科学的诊断和选择,大家依然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蛋白粉产品。
都来说说试过哪些非乳制的蛋白粉?它们口感如何?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关键词“转载”。
编辑:trombonist
想看有声版科普吗?
快关注我的视频号吧↓
关注我
想看的营养科普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