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传》读书分享会在江苏徐州举办

文化   2024-12-09 16:12   北京  

12月7日,“石涛的传奇人生与当下启示:《石涛传》读书分享会在江苏省徐州市经开区图书馆举办。

活动现场

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李可参加活动,并代表出版社向徐州市经开区图书馆赠书。《石涛传》作者、江苏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邵盈午以石涛一生的四个重要阶段为主线,深情分享了石涛的人生故事、精神世界和现实意义。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蒋薇薇、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周艳梅参加活动。

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李可(左)代表出版社向徐州市经开区图书馆赠书

石涛,集画家、书法家、诗人于一身,乃一不断“跨界”的“全能型”天才,其在艺术上的开张性、开合度及自由度如此之大,在历代画家中罕有其匹。石涛曾言:“余画当代未必十分足重,而余自重之。”“我也无如之何,后世自有知音。”石涛的伟大,并未在21世纪因文化时空的巨变而减弱其夺目的光芒;相反,其超越时空、无远弗届的文化辐射力、影响力及作用场,仍在以一种“令世人换新耳目”的方式,穿越时空的藩篱,汩汩不断地为后世知音提供着不竭的创作能源——石涛的先锋性活力正在于此。《石涛传》以有关石涛的历史资料为基础,辅以生动的讲述,塑造出一位性格鲜明、经历丰富的天才画家。

《石涛传》作者、江苏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邵盈午

分享会上,本书作者、江苏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邵盈午以石涛一生的四个重要阶段为主线,讲述了这位天才画家的艺术传奇:年幼时,国破家亡、生活困苦、难以安顿,石涛却展示出了过人的书画天赋;后至安徽宣城,画罗汉图、画黄山,此时石涛开始抛弃古人的画法,尝试“我自用我法”;到南京后,石涛有幸得见南巡中的康熙皇帝,备受鼓舞,他前往京城求职,希望能在画坛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但并未如愿;晚年,石涛居于“书画集散地”——扬州,摆脱泥古模仿、突出自我,开一代新风。

邵盈午认为,石涛的精神对于当下依然有着重要意义,他的人生故事与精神世界能够带给我们三个重要启示:首先,石涛一生充满坎坷,但他没有被世间统一的意识所淹没,依然能够坚定自己的心性。其次,对于艺术创作来讲,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支撑创作的巨大的力量源泉。最后,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要像石涛一般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滑动查看更多现场图片

读者们纷纷表示,作者邵盈午的深情讲述与独到见解十分具有感染力,为自己打开了一扇文化的大门,从中得到成长、收获智慧、汲取力量。


相关图书



《石涛传》

内容简介

《石涛传》一书以有关石涛的历史资料为基础,辅以生动的讲述,塑造出一位性格鲜明、经历丰富的天才画家:他出身贵胄却浪迹天涯;他渴望报效朝廷却无人真正理解,只能自嘲为“乞食苦瓜僧”;他“笔墨当随时代”“无法而法”的观点,震动画坛;他遍游名山、“搜遍奇峰打草稿”的经历,形成了属于他的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

本书通过对石涛本人及其创造文本进行甄别与发掘,有助于启示读者进一步体悟东方民族的独特智慧、审美规律及艺术思维方式;有助于读者高屋建瓴地审视中国书画艺术的本体特性、内在规律;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如何传承中国文化正脉,阐发古典内蕴,弘扬传统精华。


作者简介

邵盈午,本名邵迎武。现为江苏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诗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兼职教授。中华诗词协会会员,天津大学客座教授,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理事。主要学术著作有《苏曼殊新论》《柳亚子诗歌新探》《清华四大导师》《中国近代士阶层研究》《民国范——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诗品〉解说》《邵盈午学术序跋集》《情僧梦露——苏曼殊画传》《贤哲在迩》《南社人物吟评》等。此外发表论文百余篇,又主编、校勘、注释各种文献典籍十余种。



关注我们

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团结出版社读者群

长按二维码加入读者群,

收获更多更新图书信息。

(若二维码已过期,可从公众号最新发布的文章下方获取有效的读者群二维码)


我就知道你在看!

团结出版社
换个角度看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