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行知遥》丨文字之美中见赤子之心

文化   2025-01-10 19:56   北京  

于细微处见天地之大

于平淡中现浪漫之美

山川无言,行知悠远

团结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由常荣军撰写的《山川行知遥》是汇集作者履职、立言、读书、修身、交游、品艺、怡情等美文的散文集。全书写作精妙、深入浅出、意蕴悠长,承载了作者数十载的人生积淀,展现了其深厚的学养、温润的性格。其中,文论、游记以小见大,常有别出心裁之语,体现了作者理解不同民俗和地域文化的精深的学者一面。诗歌、诗话自由张扬,体现了其富有诗情、浪漫缱绻的诗人一面。总体来看,全书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主线的串连下,涌动出无限的信心与力量。

1月9日,《人民政协报》刊发了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原副主席修福金为《山川行知遥》所作序言《文字之美中见赤子之心》,文章深入阐释了书中展现出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书中内容不仅是个人经历的温情记录,更是对一个时代的生动注解。

以下为文章全文:





文字之美中见赤子之心

文丨修福金

我和常荣军先生既是政协同事,也是统一战线挚友,他是爱诗的人,我是喜欢颂诗之人,他是摄影爱好者,我是喜欢欣赏他摄影作品之人。感情亲如兄弟,诚如杜甫诗云“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在统战缘、政协情和履职路上,我们都有时空交集,不知道属不属于“密接”。享受退休生活后,大家有了更多的时间见面,相谈中常有收获,总有感动,或烹茗,或煮酒,有时家中略备粗茶薄酒,更是雅兴陶然,可谓“当筵遣兴,佐酒增欢”,颇合古意。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荣军是个富有生活情趣的文人,才思俊逸、笔下生辉,大家都是十分佩服的,他邀我为新书作序,是多年的感情和信任,虽自感笔力笨拙,却不能辜负这一份盛情。

一本《山川行知遥》的书稿拿在手上非常有分量,汇编有履职、立言、读书、修身、交游、品艺、怡情等几十篇美文,写作之精妙、学识之广博、道理之深入浅出,承载的是作者数十载的人生积淀,文字中涌动着一种信心和力量,读来意蕴悠长,令人感佩。文论游记以小见大,常作别出心裁之语,体现了荣军理解不同民族和地域文化精深的学者一面。散文诗话自由张扬,便是荣军富有诗情、浪漫缱绻的诗人一面。学养、性格,都与他的写作密切相连,“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代放歌”是他文字不变的主题。抚卷沉思中,沉浸在所言所著,仿佛游历其间,怡然自得,不亦快哉。一本《山川行知遥》的“分量”更体现在,身为与荣军多年相知、知深的老友,我于无字处读到的,是他对党的统一战线事业、人民政协事业的深厚感情和敬业精神,读到的是他作为一名统战“老兵”和“老”政协人,那一份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感悟到统一战线事业和人民政协事业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山川行知遥》是一部大爱之作,体现了荣军在宋庆龄基金会主持工作所积累的大善情怀。

“文史旨趣,历久弥新;家国情怀,历久弥深。”荣军在书中回忆起40年前的经历,从最初作为小组秘书为委员服务,又到亲身作为委员履职尽责,再到在政协机关为委员服务又履行委员职责,“在时空的变换中角色也不断变换,但不变的是与政协的情缘”。他从自己的经历里理出一条历史脉络,给时间注入温度,生动记述了那些从历史的革故鼎新中走来的人们,他们的风雅、风骨,甚至只字片语,也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更是一个时代的生动注解。历史掌故,妙趣横生,犹记得在《曼妙从心》中谈到的一则逸闻,令人印象深刻,“据说当初一支汉族商队路经此地时,请教偶遇的喇嘛此为何处,喇嘛因为听不懂汉语,随即用藏语答道‘磨西’。藏语中的‘磨西’,在汉语中是‘不懂’的意思。阴差阳错,错进妙出,外人不知何名的古镇,却因为‘不懂’而扬名立万。”读到此处忍俊不禁之余,也看到了荣军在历史考据方面的不遗余力,还有他作为历史专业出身,在工作中考据、考证、钻研、注解、阐述的良好研究习惯,这些点滴记述对文史资料也是有益补充。

从《美林谷的秋天》《李济深故居,一段历史的窗口》到《难忘的五十七号寝室》《普洱茶的烟火味》《备考在放羊中 录取在修车时》,荣军或谈茶论道,或回溯往事,时空交替、茶香氤氲中,无不情真意切,闲澹天真,是一个敞开的精神世界,眼界开阔,感慨遂深,意蕴悠长,耐人回味。他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有如青山远黛、近水含烟,这种大巧不工的自然呈现,是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志之所之也,即成章见辞。这些悠扬的文字,展示了他对美的探求,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还有他以赤子之心面对事业和人生的热爱。这种“悦”读,更像是在与作者对话,于文字之美中遇见赤子之心,使人真切感受到荣军葆有天全、至善至真的本性,可见读书和写作在他立身、立德、立言、立业中的巨大作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生活阅历,形成作家不同的艺术风格。因为与荣军相识,使我得以更加深入地阅读与理解他的作品。好的作家总有故土情怀,荣军作为长期生活在北方的云南人,其作品也是“南人北相”,既有时间的跨度,也有地域的跨度,以点带面,一线串珠,异彩纷呈。难得的是,他用数十载厚积的丰富阅历,为作品赋予灵魂、插上翅膀,把读者的心绪带到充满阳光、充满温暖的地方。书香四溢,浸润心灵,享受阅读之美。

“山川行知遥”语出欧阳修《奉使契丹道中答刘原父桑乾河见寄之作》,一个执着的写作者,一定是在不断前行的路上。我用醉翁诗中最后一句煞尾——“君行我即至,春酒待相邀。”



拓展阅读


《山川行知遥》是汇集作者履职、立言、读书、修身、交游、品艺、怡情等美文的散文集。全书写作精妙、深入浅出、意蕴悠长,承载了作者数十载的人生积淀,展现了其深厚的学养、温润的性格。其中,文论、游记以小见大,常有别出心裁之语,体现了作者理解不同民俗和地域文化的精深的学者一面。诗歌、诗话自由张扬,体现了其富有诗情、浪漫缱绻的诗人一面。总体来看,全书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主线的串连下,涌动出无限的信心与力量,给人鼓舞,令人感佩。




关注我们

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团结出版社读者群

长按二维码加入读者群,

收获更多更新图书信息。

(若二维码已过期,可从公众号最新发布的文章下方获取有效的读者群二维码)


我就知道你在看!


团结出版社
换个角度看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