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丨团结出版社2024年度十大好书揭晓

文化   2025-01-09 14:07   北京  

2024年度,团结出版社继续秉持“特色出版、科学发展”的出版理念,紧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时代人文精神”的出版宗旨,在民革和统战、民国文化、人物传记、大众国学、大众学术、大众文化和青少年阅读等品类出版了较多优质好书。

为了盘点团结出版社2024年度优质图书,也为了2025年度能够更好地植根人文原创,深耕特色出版,打造团结出版社独特的出版品牌,我社在广泛征求有关专家、相关读者意见的基础上,从思想深度、文化品质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综合考量,评选出团结出版社2024年度十大好书。



《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丛书

任贵祥 朱昌裕 等著



年度好书


《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丛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丛书,入选《中华读书报》“2025年开年值得关注的人文社科新书”

丛书包含《华侨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高潮》《华侨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高潮》《华侨华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华侨华人与毛泽东、孙中山等政党领袖》《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纪事》《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文献资料选编》6册。

丛书在立足史料研究的基础之上,明确正误,查漏补缺,填补空白,着重阐述了从鸦片战争至今180多年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关系的历史,内容体系跨越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四个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组成部分,是百年中国共产党成长史、七十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奋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侨华人爱国史不可或缺的内容。



《师爱的智慧:名家忆老师》

朱永新 主编



年度好书


这是一部文学作品集。全书主题鲜明,通篇分为“启蒙之师”“成长之师”“技艺之师”“青春之师”四部分,将中国近现代名人名家写老师的三十余篇文章汇编成册。精选了王蒙、梁晓声、汪曾祺、郑振铎、魏巍等著名作家和人物所写的启迪人心、给人力量的“师爱”文章。

本书通过细腻温婉的笔触、真实的情感表达,以及感人的故事描写,唤起人们对人民教师无尽的感念之情,激发师爱给人带来的无限生长力量。每读一篇,都仿佛能看见为人学生、为人弟子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流露出老师对自己润物细无声的积极影响。师爱与力量和温情同在,全书让我们真切体悟到师爱的无声、永恒和伟大,催人奋进。本书具有一定出版价值、收藏价值和阅读意义。



《王船山》

聂茂 著



年度好书


王船山,即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晚年隐居石船山,故后人称之为“船山先生”。中国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诗人、词人,“四大启蒙思想家”之一。

本书聚焦王船山的生平,以独特的视角、小说的体裁、新颖的手法,塑造了以王船山为代表的衡州学子群像,书写了王船山的琴、棋、书、画四个表妹底层人生的悲剧命运,并将南明这段复杂的历史异常巧妙地揉入其中,充分展示了王船山历九死而未悔的艰难人生。

全书主要刻画了王船山四个方面的人格意象:一是“上马杀敌,下马读书”的英雄情结;二是“辨忠奸,明是非,知去就”的刚毅个性;三是黑暗中的人性闪光和高贵的人格力量;四是“书生报国,信仰至上”的理想情怀。



《严家炎忆师友》

严家炎 著



年度好书


本书记述了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跨越70年的师友情谊。通过作者与唐弢、丁玲、萧乾、柳青、杨晦、王瑶、季羡林、金庸等人的交往经历,再现一代学者的治学为人风采、知名作家的逸闻趣事。同时,借由作者的笔触,窥见20世纪现代教育和现代学术的人文底色。



《阅木:周默四十年田野考察笔记》

周默 著



年度好书


本书梳理了作者在四十年间(1983-2023)以中国古代家具用材为核心的田野考察足迹,是一部文学性纪实作品。书中有作者用生命书写的放旷,于利害得失中超拔出的生命精神,亦印证着四十年之时代变迁。

全书分正文和图录两部,正文共五辑,以流畅雅致的行文分别记录了作者自1983年起从中国东北出发,四十年间辗转东亚、东南亚、欧洲、北美洲等地对博物馆、木材原产地及衍生文化进行考察研究的故事,以及在考察过程中与当地特色文化碰撞出的奇妙之旅,文字叙述的同时配有相当数量的由作者整理的精美图片;图录则以各类木材标本图片为线索,介绍了紫檀、黄花黎、花梨木及老红木等诸多木材的植物学特性。版式与配图精美,其中跨越多地、与中国古代家具艺术及用材紧密相连的异域风情与文化,妙趣横生或惊险连环的考察故事以及大量精美的标本图片,极富人文气息与科普价值。



《城乡中国的教育》

柯春晖 著



年度好书


从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入手,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宏阔背景之下,回顾、梳理城乡二元结构社会的形成及演变,探讨其如何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型构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如何曾经影响了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全方位呈现我国教育政策和制度演变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历史背景。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探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独特性和内在机理,分析长时间里我国公共产品和制度供给及教育政策与制度的“城市偏向”。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乡土中国”转型为“城乡中国”。

讨论了中国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渊源、宏大实践,展开讨论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教育理念、政策、制度的转向和城乡教育的变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场域之中,就城镇化下半场中国城乡教育的未来可能进行了探讨,提出要重塑城乡教育版图、重构城乡教育政策体系、改变城乡教育制度落差、重建城乡教育生态,期盼有教无类的梦想在中国大地真正得以实现。



《往事不寂寞》

李菁 著



年度好书


李菁从采访被誉为“华人口述史”之父的唐德刚开始,在20年的时间里相继采访了政治、历史、文化等领域有影响的大量人物,足迹踏遍祖国各地以及北美、欧洲,始终热衷于口述史的写作,丰富了“个人史”的撰写。清朝最后的格格金默玉,常嘉煌口中的父亲常书鸿与敦煌情缘、经济学家吴敬琏的母亲的报人生涯、“把整个中国翻译给了世界”的杨宪益等30多位近现代人物,他们在李菁的笔下复活,让读者领略惊涛骇浪的人生交响曲。



《石涛传》

邵盈午 著



年度好书


《石涛传》一书以有关石涛的历史资料为基础,辅以生动的讲述,塑造出一位性格鲜明、经历丰富的天才画家:他出身贵胄却浪迹天涯;他渴望报效朝廷却无人真正理解,只能自嘲为“乞食苦瓜僧”;他“笔墨当随时代”“无法而法”的观点,震动画坛;他遍游名山、“搜遍奇峰打草稿”的经历,形成了属于他的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

本书通过对石涛本人及其创造文本进行甄别与发掘,有助于启示读者进一步体悟东方民族的独特智慧、审美规律及艺术思维方式;有助于读者高屋建瓴地审视中国书画艺术的本体特性、内在规律;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如何传承中国文化正脉,阐发古典内蕴,弘扬传统精华。



《古典与现代:民国大学的潮与岸》

 沈卫威 



年度好书


在民国这个巨大的历史和思想时空里,封建传统社会旧有的道统、学统和家法,与民国社会逐渐新兴和发展的科学、民主等理念,在这个特殊的时代相互冲突、交融、形成张力。全书本着为见树木,必入森林的原则,以民国时期南北两所代表性大学——中央大学与北京大学,和胡适、吴宓、胡先骕等代表性人物的文学理念、文化思想差异及其演变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林见树”“雅言俗语”“旧学新知”“激烈稳健”“积极消极”“古典现代”“激进保守”等12章,由文入史,关联人事,进行解读讲述;试图重返民国文学思想和学术研究现场,寻求史实,展示、把握民国文学与学术演进的脉络,揭示民国大学文脉与学统间复杂的内在关联和理路,并与读者一起感受历史细节的力量。



食尚民国系列

周松芳 祝淳翔 等著



年度好书



“食尚民国”系列丛书,目前已出版《广东食语》《海上食韵》《八闽食记》三种。

“食尚民国”丛书致力挖掘民国时期各地饮食的多重面向。在饮食研究的视野里,丰盛与饥馑是一个恒久的话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种兴亡之思,在作品中时有反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饮食节俭的美德,被具象地描绘出来。莼鲈之思所凝结的乡愁,对海外游子的深切呼唤,也为美味更添一种情韵。作者的文字透过饮食的香气触及时代人物的精神底色,引领读者认识到中华饮食文化生生不息源自人民的伟大智慧和伟大创造。



2024年度十大好书

戳戳购书




END.



关注我们

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团结出版社读者群

长按二维码加入读者群,

收获更多更新图书信息。

(若二维码已过期,可从公众号最新发布的文章下方获取有效的读者群二维码)


我就知道你在看!


团结出版社
换个角度看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