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先生诞辰132周年丨国之瑰宝,“一朵永不凋谢的花”

文化   2025-01-27 13:20   天津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为国家和人民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宋庆龄被世人尊称为“庆龄先生”、“孙夫人”。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之瑰宝”。宋庆龄的好友路易·艾黎曾形容她:“像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永远给人们以鼓舞”。

她不仅是孙中山先生的学生、战友、同志和夫人,也是孙中山政治主张的继承人。在孙中山离开的漫长岁月里,她坚守着“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相信千百万人民将遵循孙中山的道路达到革命的最终目的。 

她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逐渐成长为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个性独特的政治家、受人爱戴的和平大使,从而成为近代中国乃至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今天是宋庆龄先生诞辰132周年,让我们通过阅读,走近庆龄先生投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一生,纪念她献身伟大和平的爱国精神。





燃烧,熊熊的革命火焰


公元1912年,即中国的农历壬子年,同时也是中华民国元年,这一年,宋庆龄19岁。

在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留学的宋庆龄,继续孜孜以求地学习着。

她不仅知识渊博,态度庄重,而且富于理想。她的志向、她的情感,甚至她的整个生命都是中国的。而她所受的美国教育也为她提供了“动力”。

宋庆龄学习刻苦,却不是书呆子。作为文学系的女生,她的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她是院刊《威斯里安》的文学编辑;舞蹈戏剧社社员;哈里斯文学社通信干事。

宋庆龄的文章屡屡见诸院刊《威斯里安》的报端,体裁从童话、散文到政论性的文章。

1912年4月,宋庆龄在院刊《威斯里安》发表政论性的《20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一文,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宋庆龄在文中预言:通向博爱之路的任务,可能就落在中国这个最古老的国家身上。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努力中,中国还要在其他方面起作用。

比如:中国是首先创建了刑法法典的国家;中国的哲学家对人类思想作出过某些最宝贵的贡献;中国的浩瀚的文献赢得了学识渊博的、终身从事研究中国的欧洲学者的赞赏;中国的社会和道德伦理的准则,几乎是任何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同时,宋庆龄认为:中国人一直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对于中国人来说,笔比剑更有力量。中国以它众多的人口和对和平的热爱,必将推动人道主义运动,即实现世界和平。

《20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一文,是一个热切期望自己的祖国,能尽快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青年学生的一次追求和探索。这是宋庆龄早期革命思想的萌芽。

若干年后,宋庆龄还强调说:“清廷逊位,是辛亥革命最显著的成就,它的意义实极重大,因为至少在形式上,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国,使含有世界人类五分之一的国家的专制政体消灭,这真是世界史上进步的一个碑石。”




见证,三民主义的诞生


宋庆龄为了支持孙中山著书立说,曾陪同他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为查阅资料,她跑遍上海各家书店;为澄清一个史学问题,要跑很多路和向友人发去无数封信函;为确立一个观点的准确提法,他们共同探讨,有时直至深夜。

正当宋庆龄伴随孙中山著书立说之时,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宋庆龄与孙中山一起,对五四运动给予极大的同情和支持,对北京政府无理逮捕爱国学生表示极大的愤慨。她代孙中山起草了“学生无罪”的援救电文,给北洋军阀头子段祺瑞,要他从速释放被捕学生。由于孙中山和社会上其他人士支持及人民群众自己的团结努力,被捕学生才能够很快地出狱。

在孙中山参加演讲时,宋庆龄是最忠实的听众;孙中山在寓所会见青年学生、各国友人时,宋庆龄一边热情地帮着待客,一边静静地在打字机前忙着打字或校对书稿。

1919年,在宋庆龄的协助下,孙中山完成了《三民主义》一文。

文中精述了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的原则与方案,用以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所面临的独立、民主和富强的三个主要问题。

初稿完成后,宋庆龄花几天时间,协助孙中山一字一字地阅读,反复地推敲校对,待论据观点、正文用词都再无可挑剔之后,宋庆龄用蓝格稿纸将全文誊写了一遍。遗憾的是,该文一直未能刊印。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文,被史家称为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虽然有其历史的局限,但它承袭了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纲领中的积极因素,抛弃了农业社会主义、皇权主义和君主立宪的消极成分,并从西方借取了民主主义素材,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比较完全意义的纲领,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产生过重大的历史作用。




大爱,献身和平的使者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宋庆龄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委员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此时,端庄典雅的宋庆龄,脸上挂着微笑。

作为一名伟大的女性,宋庆龄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在她的心里永远装着的不是小家而大家,不是一己之得失而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

1951年4月6日,宋庆龄荣获1950年度“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而获奖之后她唯一的动作就是在10万卢布的汇款单上亲笔批示:“此款赠中国福利会作妇女儿童福利事业之用。”

对此,宋庆龄却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必须忠诚地捍卫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必须坚持践行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不论当官还是做事,一切以此为总的出发点和总的原则。

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宋庆龄先后出访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她广泛结交朋友,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了大量工作。

和平—鸽子—宋庆龄,一直是三位一体的标志性符号。

除了文学,宋庆龄还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不只一所学校,不止一次的获得。尽管是“名誉”和“荣誉”的,但她仍然很高兴。事实证明,她也无愧于这个称号。






拓展阅读



《民革前辈与新中国》

(点击封面购买)


▪ 内容简介


《民革前辈与新中国》全书约60万字,反映了宋庆龄、李济深、何香凝、朱蕴山、王昆仑等40余位民革前辈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为新中国的成立所做的可贵努力。本书内容按人物单独成篇,每篇文章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以讲故事的方式,生动介绍每一位民革前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过程中的典型事迹。


《宋庆龄全传》

(点击封面购买)


▪ 内容简介


该书收集了宋庆龄的大量资料,以女性特有的敏锐视角去观照宋庆龄不平凡的人生。讲述一位学贯中西、温文尔雅的美丽少女,远涉重洋,成为早期的留美学生,学有所成归国,成为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英文秘书;排除重重困难,与孙中山结合,倾情相伴十年;孙中山去世后,继续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奉献大爱终生,并成为和平的使者。


《魅力宋庆龄》

(点击封面购买)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采访宋庆龄的保姆、卫士长、秘书、管家、花匠后整理而成的一部口述实录。该书通过对口述者亲见、亲闻、亲历细节的记录,运用大量珍贵图片资料,展现了宋庆龄身为国家领导人之外,作为一名普通女性的生活,如:她爱整洁、喜欢读书,多才多艺,关心身边的工作人员及他们的家人,尤其关心儿童文化教育和福利事业的发展等等,向读者展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更真实、更具体、更生动的历史场景,再现了宋庆龄不平凡的一生和她独特的人格魅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口述实录作品。

作者在整理本书的过程中,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不夸大、不删改、不虚构,尽可能保存原始材料,从而向读者展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更真实、更具体、更生动的历史场景和宋庆龄鲜活、亲切的魅力人生。




- THE END -



关注我们

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团结出版社读者群

长按二维码加入读者群,

收获更多更新图书信息。

(若二维码已过期,可从公众号最新发布的文章下方获取有效的读者群二维码)


我就知道你在看!


团结出版社
换个角度看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