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唐丨唐朝版《今日说法》,读懂大唐律法、人情与生活

文化   2025-01-15 15:51   北京  

婚姻纠葛、遗产归属、交通肇事、故意伤害、贪污受贿……

上百件尘封已久的唐朝案例,探寻繁华盛世背后的隐秘角落。

团结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由文史学者、编剧、作家李旭东撰写的《显微镜下的大唐:案宗里的律法、人情与生活》是一部通俗历史读物,通过对唐朝上百个典型案例的讲述,依托官修正史、唐人笔记、唐代传奇、敦煌遗书等史料,全景式再现了大唐法律制度、世俗人情、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本书史料丰赡,逻辑严密,为读者提供从法律案例了解唐朝历史的新角度,书中既有民法领域,又有刑法领域的犯罪行为,还有古代法律特有的谋反、谋大逆等罪名。作者用以案说法讲史的方式,讲述了大唐律法背后的社会环境,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唐朝社会的政治运作、思想观念与生活百态。

本书由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贾英华作序,让我们通过阅读,在抽丝剥茧之中抵达历史深处,于细微处读懂大唐律法、世俗人情和生活百态。



 序 


· 文丨贾英华·


我国古代法律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乃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中华法系。无疑,唐朝法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唐朝法律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法律制度,不仅在中国,即便在整个儒家文化圈;不仅在当时,即便是在现在,仍有着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唐朝法律继承并发展了“礼法并用”的正统法律观念,以儒家礼教纲常作为指导思想,大量援用儒家经典思想,强调社会风气需要礼教与刑罚并用,突出礼教对法律的指导作用。在唐朝法律中,礼是确定罪名和刑罚的主要依据,同时融入了等级身份差别思想,亲疏、尊卑、良贱的法律地位有着天壤之别, 同一行为的法律后果也有着巨大的差别。

唐朝法律思想的集大成者《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李治主持修订完成的综合性法典,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开创了我国古代法典中法律与历史结合的先河,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法典,也是我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在世界法制史上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堪称整个世界中世纪法典的杰作。

《唐律疏议》将法条、司法解释与综合评价有机地融为一体,共分为十二篇,各篇律条的排序有着极强的内在逻辑性,分别是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与断狱,可谓是研究唐代阶级关系、等级关系以及官制、兵制、田制、赋役制的重要依据。

《唐律疏议》很枯燥,也很难懂,但此书却采用以案说法的形式,依托官修正史、唐人笔记、唐代传奇、敦煌遗书等史料,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一百多个代表性案件娓娓道来,让人看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在收获阅读快感的同时,读者也在感受着案中人的喜怒哀乐,体会着案中人的辛酸苦涩,仿佛真的走进了唐朝的社会生活之中,还可以通过观察现场、推敲供词、寻找物证,最终锁定嫌疑人,不仅能提升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还能学到很多断案智慧。

此书的最大特点是寓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通过一个又一个光怪陆离的案 件阐释唐朝独特的法律制度。此案为什么这么判,应当如何判,其中很多内容都是读者此前并不熟悉的。比如唐朝官员随意休掉妻子也是会断送自己政治前途的;同姓男女即便没有任何亲缘关系,凡结婚都要坐牢,表哥与表妹、表姐与表弟即使属于近亲,但结婚却是被允许的;主人杀死自己的奴仆最高只会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但若是奴仆谋害主子,即使还在谋划阶段,依旧会被判处死刑…… 

这本书洋洋洒洒 30 万字,几乎涵盖了唐朝法律的方方面面,既有民法领域的婚姻纠葛、财产纠纷、继承纷争、物权归属、损害赔偿、收养法规,也有刑法领域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盗窃等犯罪行为,还有古代法律特有的通奸、谋反、谋大逆等罪名。此外,行政法与国际法领域也有所涉及,几乎每个案件都具有唯一性,不仅案件本身曲折离奇,同时又能使读者从不同侧面对唐朝法律有所了解。

毫不讳言,我是研究晚清史的,对于晚清法律也有所涉猎,早年还收藏了光绪七年的全部《大清律》。无疑,这对于追溯并研究唐朝法律文化,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法律的复杂之处在于它不是孤独存在的而是置身于天理人情、风俗习惯、道德评判之中。完善法律条文是一个漫长而渐进发展的过程。历史上,白纸黑字的规则其实很难践行,有的司法官员徇私舞弊,公然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有的司法官员听之任之,为有权有势之人大开方便之门;不过依然有很多司法官员始终秉持公平公正、不畏权势之心,手中有权,心中有法,温暖着人心,亦照亮了历史!




拓展阅读





显微镜下的大唐:案宗里的律法、人情与生活

(点击购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通俗历史读物,通过对唐朝上百个典型案例的讲述,依托官修正史、唐人笔记、唐代传奇、敦煌遗书等史料,全景式再现了大唐法律制度、世俗人情、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

本书史料丰赡,逻辑严密,为读者提供从法律案例了解唐朝历史的新角度,书中既有民法领域的婚姻纠葛、财产纠纷、继承纷争、物权归属、损害赔偿、收养法规,又有刑法领域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盗窃等犯罪行为,还有古代法律特有的谋反、谋大逆等罪名。作者用以案说法讲史的方式,讲述了大唐律法背后的社会环境,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唐朝社会的政治运作、思想观念与生活百态。


作者简介

李旭东,文史学者、编剧、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已出版历史作品《李唐之乱》《盛唐的拐点》《大唐仕宦生活录》《长安乱:中晚唐的帝国硝烟》《元和十四年:大唐中兴与沉沦的十字路口》《这里是大宋》《杨贵妃传》《刀锋上的唐帝国》《唐乱》等以及历史小说《大周惊天局》系列。




1

END

1



关注我们

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团结出版社读者群

长按二维码加入读者群,

收获更多更新图书信息。

(若二维码已过期,可从公众号最新发布的文章下方获取有效的读者群二维码)


我就知道你在看!


团结出版社
换个角度看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