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央企最该降的“本”,是领导的决策成本

文摘   2024-11-26 07:05   湖南  
国央企的“降本增效”,玩儿出了新花样。
有公司裁员“降本”,裁不了关系户、更裁不了领导,最后裁掉基层干活的老实人,
活儿没人干了怎么办?不要紧,外包、派遣、一人多岗...总有一款适合你;
有公司一边裁人一边招人,招来年轻便宜好用的,裁掉贵的不听话的;
有公司想方设法降低裁员成本,打入人才沉淀池、人才调配中心...发基本工资,一年后再裁,赔偿金又省一大笔;
至于砍车补、砍餐标、砍年节福利、打印纸用双面、抽纸改成卷纸...更是常规操作。
然而一顿操作猛如虎,“本”降没降不得而知,“效”是一点儿没增。
其实,国央企最该降的是什么“本”?私以为,是领导的决策成本。
什么是决策成本?
决策成本是指企业在做出选择或决策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成本,包括为做出决策而产生的调研、沟通、评估、选择成本,
和决策执行后可能付出的资金、资源、时间、企业声誉等一系列成本。
说到因管理层错误决策产生的成本,博主想起一位群友的讲述:
有一年,群友公司要推出一款产品,经充分调研、论证后,市场部和研发部一致建议以适合本土消费者需求的A型号推向市场,
但汇报会上,行政出身的一把手一锤定音:用B型号!B型号是进口的,我家就在用,一定卖得好。
然而明眼人都知道,B型号价格高、功能华而不实,在本土市场上接受程度并不高,销售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最终,B型号顺利面世,至今已有两年多,销售艰难、大量库存积压,公司年年靠“数据美化”来勉强维持盈亏平衡,而这位一把手毫发无损。
至于公司为什么经营下滑、利润破底?那自然是市场的问题,前方将士战斗力的问题,和自己这个主帅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你们单位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领导一拍脑袋,“这个产品好”,于是快马加鞭审批、报检、生产,结果投入市场一看,无人问津;
领导一拍胸脯,“那个项目肯定能赚钱”,于是几百几千万上亿元投入进去,一头栽在坑里出不来;
领导一拍大腿,“这个系统我们要推广”,于是轰轰烈烈上马新系统,不仅不如原来的系统好用,还平白增加了很多工作量;
亲信一拍马P,“CBD中心超甲级写字楼才配得上我司形象”,于是全公司大迁移大搬家,搭配豪华装修套餐,一边降本增效、裁员降薪,一边大兴“面子工程”。
以上每一项,哪一个不是远远超过从减员降薪中“裁”出来、从员工口袋里抠出来、从日常用度中省出来的那点“本”?
什么,你说重大事项决策必须经过调研、评估、研究、上会、评审...决策程序?
放心,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只要领导想办的事,一定办得到。
错误决策的成本,因何而起?
根源就是不合适的人,坐在了不合适的位子上。
外行领导内行,拍脑袋做决策。
外行当领导并不可怕,只要会用人、善用人、敢用人,足矣。
然而大量的外行领导,一方面因为外行所以识别不出真正的“内行”,将错误的人安插在了错误的位置;
另一方面,自己不懂却不允许被人看出来不懂,一定要插手下边的具体工作。
如此,怎能不做出一些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错误决策。
脱离一线太远,拍胸脯做指挥。
有些领导,了解市场靠PPT,了解一线靠前呼后拥走马观花的现场考察,了解基层靠开会听汇报念稿子,沉迷于“PPT上打胜仗、会议室里当将军”
如此,怎能不出台一些贻笑大方的举措、一些荒唐的指令。
官僚习气太重,拍桌子一言堂。
有些领导,大抵是说一不二惯了,习惯按自己的主观意志,“随性”做事、“任性”决策,
却忘了市场可不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市场有自己的规律,不以谁的意志为转移。
追责机制不完善,决策失误,企业买单
最重要的,是缺乏明确的追责机制,
导致决策失误的后果,由企业来买单,甚至最后“层层压实”,由基层买单:
产品卖得不好,是市场不行、销售不力,与投产决策者无关;
项目亏损,是投资团队风险评估不到位,与投资决策者无关;
...
基层承受了所有,还要背上一口偌大的黑锅,实在比窦娥还冤。
...
今年六月份发布的“创17条”,重点提及了国央企的容错和免责机制,GZW也发文“支持国有企业大胆试错”。
适度的容错是十分必要的,若容错率过低,则企业难免“安全压倒一切”,在强调灵活、效率的竞争环境下容易错失市场机会。
然而也有机构指出,“容错”的同时也要警惕机制的滥用,避免走极端。
如何在“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之间探索出一个平衡点,
真正实现容错机制对于激发市场活力的积极作用,
同时避免因“权力的小小任性”带来的巨大损失,
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商务、咨询、入群加V:all-for-freedom1202

加知识星球,了解更多国央企规则与生存实操
(现在加入,送深度咨询一次)👇🏻


身在国企心在江湖
东坡小姐,十余年国央企工作+创业经历,专注分享国央企职场规则、生存进阶、副业/创业、个人成长经验。(商务、咨询:all-for-freedom120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