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只此青绿》:文化观影,绽放秋季档

文化   综艺   2024-10-14 08:30   江苏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今年的电影秋季档,《出入平安》《危机航线》《749局》《浴火之路》等十多部影片和全国观众见面,涉及动作、犯罪、战争、灾难、科幻、喜剧等元素。其中,《只此青绿》作为唯一一部舞剧电影,为本就题材多样的秋季档,进一步细分了电影类型。文化、舞蹈、诗意等标签,成功吸引了众多影迷走进影院,一睹电影的风采。

《只此青绿》宣传海报

青绿为线索,非遗作情节

《只此青绿》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青年编导周莉亚和韩真共同执导,张翰、孟庆旸、谢素豪等舞台版《只此青绿》的原班人马领衔主演。


《只此青绿》领衔主演张翰、孟庆旸、谢素豪


作为知名舞剧《只此青绿》的电影版本,本片讲述了一位现代文物研究员在《千里江山图》正式展出之前仍然在不辞辛劳地潜心钻研,透过一个神祇般的契机,他跨越近千年的时空,走入北宋少年画家希孟的内心,与之同呼吸共命运,体会到了希孟呕心沥血的创作心路,与此同时,也目睹了画家和无数手工匠人历尽千辛万苦创作出传世名画的光辉历程。



《只此青绿》中除了精彩养眼的舞蹈,故事情节同样丝丝入扣。


电影以名画《千里江山图》中的主色调“青绿”为全片的视觉线索,集中展示了多项中华非遗技艺,将画作最终成形所需的绢、颜料、笔、墨、篆等材料和工具制作工艺一一设置为电影情节的一部分。由此,电影《只此青绿》中,文物研究员的一次回眸,定格的是一眼千年的名画风采;舞蹈演员的举手投足,留住的是大美中国的古今相会;场景转换的流畅动人,拓宽的是联结舞蹈和绘画的艺术空间……围绕着《千里江山图》的创作,以青春为视角,以名画为精魂,以电影为媒介,非遗技艺和舞者演绎强强联袂,再透过顶尖的电影拍摄与后期技术的加持,电影《只此青绿》颇显匠心独运。由此,东方舞蹈的瑰丽和中华文化的魅力再一次透过光影故事得到彰显。


《只此青绿》概念海报


以名画为媒,展古韵之魅

电影透过织绢人的辛勤、制笔人的严谨、磨石人的专注、制墨人的传承、篆刻人的匠心,描绘不同行业手工艺人的不易,以及他们对复杂工序的严格把关,逐步揭示了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诞生的奥秘。

奥秘揭晓的过程,可被视作搭建在电影《只此青绿》和观众之间的鹊桥。带着对千年名画的好奇,以及对舞蹈诗剧电影版的倾慕,在光影营造的美学秘境中,观众和片中角色感同身受;在典雅的色彩盛宴和绮丽的舞蹈语言里,观众得以领略与旷世之作诞生环境的宋风雅韵和青绿风华。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当代视角和传统文化的对撞,是电影《只此青绿》的看点之一。


《只此青绿》概念海报


当片中少年画师们丁香色的衣服和女官们朱红色的袍子相互映衬之时,电影《只此青绿》已经通过跃然银幕之上的色彩哲学,为东方气韵和中华美学给出了某种答案,电影中的每一帧几乎都透着“东方雅趣,只此青绿”的底色与灵魂。

借着观影的东风,一大批新入坑的“青绿粉”势必在舞台剧和春晚舞台之后,再次通过观影点亮各自的青绿梦境,进一步自觉承担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文化为宝藏,开发更多IP

从舞台剧到限定版节目,作为超级IP的《只此青绿》,目前已经拥有多种艺术体裁的呈现。2021年,首次登陆国家大剧院的《只此青绿》是舞蹈诗剧;2022年春节,登陆央视春晚舞台的《只此青绿》是舞蹈作品选段;2024年电影秋季档,登陆全国院线的《只此青绿》是大银幕电影。



《只此青绿》作为唯一一部舞剧电影,为本就题材多样的秋季档,进一步细分了电影类型。

仅凭春晚上的短短几分钟,《只此青绿》就已让人惊鸿一瞥。它将民族瑰宝《千里江山图》隔空穿越至当下,以舞蹈和视听艺术为载体,让古人和今人产生了美好的交集。除此之外,《只此青绿》在全国初高中试题中也露过脸,还曾入编申论考试、公考面试等不同规格和形式的考试中。


《只此青绿》概念海报


悠悠中华志,上下五千年。和《只此青绿》有关的文化之旅目前还在开发中。这一超级IP辐射多个领域、触达不同人群,这样的鲜活超级IP案例,无疑从多方面增进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加深了我们对民族文化的思考与认知,也印证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和国民美育本来就是立体的,它既可以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同时又可以铿锵有力、无远弗届。

此外,对相关行业的从业者而言,这个超级IP也是很好的启示。相关文化产品除了应当进一步尝试不同题材,用多样的载体呈现出来,更应当以开拓性、先锋性为自我要求,充分挖掘此前并不广为大众所熟知的“隐形文化富矿”。


2024年9月19日,电影《只此青绿》全球首映礼在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举行。

《只此青绿》映后见面会

文丨澄澄

部分图片丨视觉中国

内容转载,请标明出处



点个"赞"再走吧~

东方文化周刊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