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幸福也有钝感区和易痛点
在一块黑板上,用白色粉笔轻轻画上一个小点。
大多数人理所当然地将目光聚焦到那一个小点上,而暂时忽略作为大背景的黑板。若进一步发挥想象力,人们也只会将眼前的黑中一点白想象成浩瀚夜空中的一颗闪亮的星。但是总有少数人反其道行之,将那一小点看成撕开黑色布景的突破口,或是吞噬眼前这块黑的光之起点。是的,这一小部分人并没有忽略黑板的存在。
若将以上情形类比我们的生活,其实会更加生动形象。黑板好似我们已经拥有的一切,而那一个小白点,则更像我们想要拥有或者刚刚得到的少许收获。
明明早先拥有的一切更加熟悉、踏实、明确,但我们更容易也更愿意被后来者、那个新鲜的小白点限制住目光,锁定了心神。
这里的黑与白、大与小,本无所谓孰优孰劣。但不知不觉将目光聚焦在小白点上的我们,必然更倾向于忽略整块黑板。这便解释了为什么多数人很轻易就忽视了已经拥有的,而对着缺憾一般的白点望洋兴叹、追逐不止,到头来内心的幸福感折损严重。
此时此刻,对幸福感知不够敏锐的人而言,大面积的黑成了幸福易被埋没的钝感区,小面积的白成了幸福最显眼的易痛点。
1
幸福的感知力需要锻炼
受制于有限的幸福感知力,我们常常身在福中而难知福,福已至而不惜福。
父母在你结婚前催婚,结婚之后催生,一胎后又催生二胎……日积月累,这一切都让你多少有些招架不住。但转念一想,能常常被最亲近的人念叨和牵挂,这何尝不是一份太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日常幸福?
加班越来越多时,被爱人抱怨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在孩子犯错时一再袒护孩子,被爱人吐槽毫无原则立场可言。当家长这么久了竟然在教育子女方面毫无进步……身边朝夕相处的伴侣难免会最直接地将我们的短处无情地反馈给我们,然而这恰恰体现了珍惜身边人是必需的,锻炼幸福感知力是必要的。
刚上初中的孩子在步入青春期之初,叛逆是难免的。顶嘴的情况猛然变多,孩子与家长彼此间的沟通越来越费力。孩子常常觉得全天下最大的敌人就是爸妈。然而叛逆归叛逆,孩子依然和小时候一样记得爸妈的生日,留意每一年的父亲节母亲节,并按时按点送上祝福。经过锻炼后,不断提升的幸福感知力提示我们:虽然曾经怀里的小朋友已然长成了个性十足的大朋友,但是那份如初的亲情如今愈发浓厚,依旧将彼此长久而幸福地羁绊着……
幸福来自内心,反过来内心又依赖着幸福的感知力。因此,从哪一天开始锻炼都不算晚,但愿我们的幸福感知力越锻炼越强大!
文|澄澄
编辑|澄澄
校对|老姜 向宁
审核|小露
审定|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