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古越今的“游吟”志
一起读书
2024.12
推荐书目:
《田野民俗考现》系列之《南京明代移民迁徙行迹考》《黔中安顺屯堡明代民俗遗存》
刘冻 著文/摄影
贵州出版集团/贵州民族出版社
黄河首曲的呼唤
近40年来,从摄影的田野走进民俗的田野,从单纯的摄影艺术转向摄影的纪实与民俗的摄影考现,从丈量祖国大地上的行走变成对中华民族民俗事象的记载,在自发的田野实践与自觉的理论探索中,刘冻先生已成为中国田野民俗考现学的倡导者、开拓者、践行者和推动者。以屯堡文化为代表的民俗研究与地缘考现报告,汇聚在《田野民俗考现》系列丛书之《南京明代移民迁徙行迹考》与《黔中安顺屯堡明代民俗遗存》两部著作中,让我们看到作者行走在田野考现背后的宏大叙事。考古与考现、学术与田野调查,是来自两个不同方向的专业研究,要求作者具备学者和作家的双重身份。这样的要求不仅定位了作者刘冻,也定位了作者这套新书的写作。
天全六番招讨司
历史学术研究的艰涩,不说亦明。关于屯堡的历史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毛佩琦先生为《屯堡文丛》所写的总序有言:“屯堡,自从在明朝初年出现后,就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存在,历600余年风雨晴晦而不衰,至今仍然长青!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瑰宝……屯堡是贵州地区生动的现实生活,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历史的、文化的、民俗的、语言的、音乐的、美术的,乃至社会学、民族学、国家治理的诸多宝贝,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屯堡中也还有一些未解之谜有待开启。当代人有责任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有义务开发和利用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研究屯堡的历史文化,深刻认识它的精神内涵,挖掘它的当代价值,是保护和传承屯堡文化的基础,也是开展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前提。”《田野民俗考现》系列丛书正是其中的研究成果。作者虽非历史学者,却有着与学者同样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治学精神——实证与文献并举。毛佩琦先生强调:“对屯堡文献的全面收集和整理,是对以往屯堡研究成果的完整总结,也是为今后屯堡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打下的坚实基础。”这也为《田野民俗考现》系列的写作指明了写作方向。
南京明朝遗民跳地戏祭祖
《田野民俗考现》系列之《南京明代移民迁徒行迹考》《黔中安顺屯堡明代民俗遗存》
阅读《田野民俗考现》系列丛书,尽可以让读者在并置时间后的屯堡空间里,通过影像激发记忆、联想,通过文字引导情感与思想。南京人的乡情在远方,屯堡人的家在南京。是什么串联了影像里的真实?是什么关联了历史文献中的事实?是什么并置了不同空间里的同一声方言?
敬请看:作者以行走的姿态,穿越古今,书写的这一篇“游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