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当中不乏实打实用作品说话的顶流。这些顶流导演,多半都是技术控。他们中有的年纪刚刚40岁出头,而有的光是拍电影的时间就已经超过了40年。但在一众电影导演中,同为顶流的他们,依然兢兢业业,敢于突破自我,时刻走在电影技术革新的最前沿。
近年来的国产电影,特别是特效大片,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步。
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的票房成绩和观众口碑皆有目共睹。在导演郭帆的坚持下,同样由他执导的正在拍摄的《流浪地球2》再次得以技术升级——与CINITY团队进行了合作,运用CINITY高新技术格式电影系统的技术指标和流程,拍摄制作本片的部分内容。
2019年,CINITY高新技术格式电影系统正式推出,这是我国自有品牌,拥有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是近年来我国在电影行业取得的重大科技突破和创新成果。据CINITY团队公布的数据显示:CINITY创造性地融合了4K、3D、高亮度、广色域、高帧率、高动态范围、沉浸式声音等7个维度的高新技术,使电影画面更清晰、色彩更饱满、影像更逼真、细节更细腻、动作更流畅、声音更震撼,大幅度提升了电影制作以及影院放映的质量。
《流浪地球2》正是在CINITY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支持下,由吴京和刘德华等演员在2021年年底至2022年年初进行了数月的虚拟拍摄。据郭帆介绍,《流浪地球2》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充满科学幻想的新世界,观众不但能够体验到更奇幻的剧情,也能发掘到更多未来科技的细节。其实,日前发布的几款《流浪地球2》的概念海报,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的一款概念海报用各国语言共同诉说着“再见太阳系”,句句暗示并流露着不舍与乡愁。而最新版的海报更是化繁为简,让人眼前一亮。
正在宣传《流浪地球》的郭帆
郭帆认为,对电影而言,技术硬实力和剧本软实力是相辅相成的。剧本是文学性的,是抽象的,而电影是视听语言的产物,反而是十分具体的。通过技术把剧本可视化,是每一位电影导演的毕生功课。CINITY无疑是《流浪地球2》的一位“技术管家”。
一直以来,郭帆都非常清晰地意识到,中国科幻电影与好莱坞特效制作存在着十几年差距。为了弥补《流浪地球》在技术方面的不足和遗憾,郭帆称,《流浪地球2》在剧作层面会有更多更新的科幻立意,在技术层面会有CINITY等为电影保驾护航。
《阿凡达2》宣传海报
日前,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电影阿凡达系列第二部《阿凡达:水之道》,在后期制作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情况下,超前向全球发布了第一支拍摄花絮。焕然一新的电影世界观,以及新概念的视听效果,带领我们身临其境步入卡梅隆用最新的光影技术布下的“天罗地网”。
从执导电影《泰坦尼克号》开始,詹姆斯•卡梅隆就一直是个技术控。令大多数观众都感到震惊的是,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大部分沉船场面,其实都是在一个泳池里借助一个轮船模型完成的。在此基础上叠加真人影像以及精密而复杂的后期制作,我们在观影时才得以沉浸在巨轮撞冰山的名场面中,叹服不已。
《阿凡达2》剧照
《阿凡达:水之道》的制片人乔恩•兰道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他和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都希望运用最高精尖的新技术来助力影片的拍摄和制作。电影在拍摄时选择使用3D、4K、高帧率,卡梅隆使用的最新技术将在影片上映时揭开其神秘面纱。目前可以透露的是,这项新技术是专为最大的银幕和最身临其境的3D效果而设计的。
电影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全球公映,距离2009年第一部上映已经过去了13年。第二部拍摄花絮不到100秒,但画面美到让人屏住呼吸,其中有在第一部里我们已经熟悉的天空森林奇观,还有第二部新加入的水下世界。电影中的主角纳美人不仅可以高空寰宇遨游,还能深入到水下世界领略各式各样神奇的海洋生物。
电影《阿凡达》的出现,对于电影史的进程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它的上映在全球范围内的电影行业开启了“技术革命”,从2D时代升级到3D时代,带来了3D以及IMAX的技术普及。
针对《阿凡达2》,无论是业内电影人还是普通影迷,更关注的仍然是技术革新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卡梅隆对于最新技术的热衷和执着,而《阿凡达2》的制作周期一再拉长,必然是技术原因导致的。因此,我们更加拭目以待它的技术突破。
《阿凡达2》剧照
《头号玩家》剧照
无论是资历、作品,还是年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在卡梅隆和郭帆面前,都是当之无愧的电影前辈。
年逾70的斯皮尔伯格越老童心反而越浓。在拍了几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后,他选择回归自己最擅长的科幻题材,在4年前完成了这部堪称神作的《头号玩家》。
《头号玩家》集科幻、冒险、动作于一体,上映后至今居高不下的评分和讨论度,都足以说明这位电影导演作为电影界的资深顶流,依然引领着电影行业的深入探索与持续变革。本片被誉为“由斯皮尔伯格亲自填词谱曲的电子游戏之颂歌”。作为全球范围内科幻电影领域首屈一指的大师,斯皮尔伯格依旧是当代最领先的电影先进技术的保持者之一。
《头号玩家》的故事背景发生在2045年。现实世界面临衰退,在人们所生存的客观环境崩毁之际,大多数人类竟然沉迷在VR游戏“绿洲”的虚幻世界之中无法自拔。借助虚拟空间带来的慰藉,人们得以抚平内心的不满和创伤。然而,事实上这是一个由鬼才詹姆斯•哈利迪一手打造出来的虚拟游戏宇宙。在哈利迪弥留之际,他宣布将巨额财产和“绿洲”的所有权留给第一个闯过3道谜题、拿到钥匙、并找出他在游戏中设置的隐藏彩蛋的人。如此剧情设定,就已经足够“费”技术的了。前期的拍摄技术以及后期的制作技术如果比较落后,自然达不到《头号玩家》预设的各项指标和创作立意。
谈及拍摄和制作这部电影的过程,斯皮尔伯格坦言这是他在《大白鲨》《侏罗纪公园》之后碰上的又一大挑战——这部电影试图尝试原来没有用过的拍摄新技术。为了打造一个虚拟和现实交织、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未来世界,《头号玩家》采用了实景拍摄、动作捕捉以及后期电脑动画等多种制作形式。因此它足够繁复,也足够困难。
此外,斯皮尔伯格运用了VR工具进行拍摄。影片还额外制作了IMAX的特别版本。斯皮尔伯格所坚持的一切,都是为了在大银幕上能完全呈现出电影中的奇幻场面,以及震撼而又不失细节性的表演。也只有这样,光影才有可能持续其造梦的使命。
文丨澄澄
部分图片丨视觉中国
编辑|澄澄
校对|老姜 向宁
审核|小露
审定|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