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京遇见长江②丨长江上的五座桥:纵横南京,通连时光

文化   生活   2022-09-28 08:30   江苏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当南京遇见长江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因为长江,南京与众不同。从古至今,长江对于南京的意义不言而喻。长江赋予了南京雄健又隽秀,绮丽又磅礴的独特气质。南京长江两岸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它们与南京的历史交织在一起,成为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今年1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今年4月,我省印发《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推进方案》,明确至2025年江苏将基本完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任务。
本次长江系列专题中,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南京与长江的故事。


精彩回顾:

当南京遇见长江①丨南京长江两岸的故事



长江上的五座桥

纵横南京,通连时光



长江用波涛书写着它的过往,南京用胸怀托举着它的脊梁。长江南京段上的五座大桥,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维度内,于不同地点跨江而建,仿佛南京城时光接力的五个无比真实的梦境,摹绘着强大祖国飞速向前的恢宏图景,奏鸣着南京现代化建设的嘹亮凯歌。

南京长江大桥是大桥五兄弟中当之无愧的兄长。1960年春天,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开始动工之初,恐怕大多数南京人都没有想到,若干年后它还会有四个兄弟陆续横跨江面、挺立江畔。



曾被收录进语文教材的课文《南京长江大桥》是很多70后、80后童年的必背篇目之一。两个高大的桥头堡耸立着,顶端的一面面红旗映着阳光。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队伍,站得整整齐齐。远望江面,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一列列火车鸣着汽笛从脚下呼啸而过……

这些许多年前我们清晰记诵的段落和词句,如今具象地映照起眼前南京长江大桥的伟岸身形,化作光与影、过去与现在最好的见证与抒情。超过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让这座大桥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越发重要。



在1968年初秋正式通车的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主设计和自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座大桥由正桥与引桥两部分组成,上层为公路桥,正桥长1577米,引桥长3012米,宽近20米,可供4辆卡车并行通过。下层为铁路桥,全长6772米,宽14米,铺设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不仅在当时,放到今天观之,这样的规模亦是中国桥梁的骄傲。大桥的铁路桥更是不费吹灰之力地正式贯通了沪宁和津浦两条铁道线,借此实现了人们盼望已久的北京与上海两地直达的梦想。此外,它让京沪铁路的贯通再也不受滔滔江水的羁绊和阻碍。



尤为让南京人骄傲的是,作为继武汉长江大桥、重庆白沙陀长江大桥之后的第三座跨越长江的超级大桥,后来居上的南京长江大桥是三座大桥中体量最大的一座。南京长江大桥不仅折射了城市蓬勃发展的足印,更是中华民族奋勇争先的证明。它的孕育过程充满艰辛。大桥施工过程中的难中之难是水下作业,当时负责建造大桥的技术团队克服了多重困难,研制出水面吸氧减压法等潜水方案,有近百人次深潜到70米左右深的江水中,用当时并不算先进的设备,创造了独属于中国的世界潜水造桥奇迹。

如今,当我们乘车驶过南京长江大桥,江风从未改变它温柔吹拂的节奏,江水宛如背景音乐一样绵长。


南京长江二桥(八卦洲长江大桥)


像是想要和“兄长”南京长江大桥而立之年兑现约定,2001年,南京长江二桥即八卦洲长江大桥在长江大桥通车33年之时正式启用。这对兄弟之间的情谊不但跨越了长江,还跨过了世纪。别具意义的一点是,八卦洲长江大桥的通车仿佛一个预告,告知我们在长江之上,在21世纪的前20年之内,南京还会先后有三座跨江大桥诞生。


南京长江四桥(栖霞山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四桥即栖霞山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于2012年。这座桥先后将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等权威建筑奖项揽入囊中。作为国内跨径最大的双塔三跨悬索桥,稳健、优美的提拉构造给它增添了一份工业之美和后现代感。这也是为何在长江诸多桥梁的写真中,长江四桥的出镜率会更高的原因所在。


南京长江三桥(大胜关大桥)


比四桥问世早7年的长江三桥又名大胜关大桥,于2005年正式通车。它不仅是我国第一座钢塔斜拉桥,也是全球第一座弧线形钢塔斜拉桥。这座桥位于南京城西南,连接着长江南岸的大胜关和北岸的绿水湾。只要提起它,南京人就会想到鱼嘴湿地公园的四季美景。


南京长江五桥


南京长江上最青春的五桥在2020年和我们正式相见。和老大哥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时极其有限的条件、重重的难关相比,它的建设显得轻松许多,从2017年开建,不足3年就建成,这也体现了祖国的富强和科技的飞跃。正是江心洲大桥的惊艳启用,让南京人从河西到江北的最快乘车用时瞬间缩短到一刻钟以内。

说起交通用时的缩短,南京各条过江通道的投入使用自然是功不可没的。上元门过江通道、锦文路过江通道和宁仪扬城际过江通道是“十四五”期间已经或即将开建的3条南京过江通道。而地铁4号线、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和燕路过江通道、仙新路过江通道和龙潭过江通道是南京在“十四五”之前就已经开始建设或已经正式通车的过江通道。我们在享受便捷的同时,可以想象通道外江水从我们的上方和左右流过的那种浪漫和神秘。



“南京眼”步行桥


在南京的长江夹江上,还有一座名气看似不如“五兄弟”但是受宠度丝毫不低的桥——“南京眼”步行桥。作为长江上首座观光步行桥,它于南京青奥会开幕之前建成,如今几乎每时每刻都被观光者们凝望着、拍摄着,夜景更是常常成为相片或视频的绝对主角。有夕阳陪伴的日子里,它像是披了一层薄纱,双环又酷似一双神采奕奕的巨大瞳眸,被江风擦拭得越发明亮。

长江上的地标桥梁伴我们铭记美好,助我们交通便利,让我们感受到长江的美好。是它们让南京的现代化之美更具力量,也更有效率!





敬请期待

当南京遇见长江③丨邵磊:南京与长江,互为要枢和津梁


文丨澄澄

图丨澄澄 视觉中国

编辑|澄澄

校对老姜  向宁

审核|小露

审定|魏星

内容转载,请标明出处




点个"赞"再走吧~
东方文化周刊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