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故事(20)/ 红光村里的西路军“密码”

美体   2024-12-17 00:16   甘肃  

红光村里的西路军“密码”


为了世世代代牢记红西路军的历史功绩,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2009年4月11日,由青海省循化县红光村村委会和红光清真寺管委会联合投资10多万元创建了全国首座民间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纪念馆内共陈列资料照片80多幅,实物20余件。还专门制作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事迹展板,这套图文并茂的展板共有89块,详细介绍了西路军的历史。



2016年8月27日,对于青海省循化县红光村的乡亲们来说比过开斋节还要热闹,从村头到清真寺近百米的巷道里,身着民族服装的村民们一字排开,姑娘们手捧美食“油搅团”,以撒拉族最高礼仪迎接参加全国晚报总编辑暨西路军后代“回望西征路”的成员。



特别是西路军“正本清源”第一人——原国防大学教授朱玉以及西路军将士后代一进入红光村,与村民们从未谋面的他们却一见如故。双手紧握,目光相亲,好多人还未说出“你好”便已热泪盈眶,因为他们中有些人的父辈、祖辈都曾是西路军出生入死的战友。



有的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他们知道徐向前的名字。红光村是70多年前西路军被俘战士在受难时修建的,西路军的故事在这个村子人人皆知,口口相传……


70多年前西路军被俘战士修建红光村


红光村原名赞卜乎村,是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一个近千人的村庄,这里空气洁净,宁静祥和。由于这个村是70多年前由西路军被俘战士亲手设计、取材、施工修建的,为了缅怀先烈,传承红军精神,1987年4月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赞卜乎村更名为红光村,寓意“红军精神光照千秋”。



1937年4月,西路军兵败甘肃河西走廊后,被俘的部分西路军战士押解至青海,有的被残杀、活埋,还有的被逼做劳役,修公路、架桥梁、挖煤、捡羊毛……



查汗都斯乡党委书记马瑞介绍:“这里原本是一片荒芜之地,除了黄河古什群渡口有马步芳驻军外,方圆五公里没有人烟。马步芳把被俘红军18到20多岁的青年挑选出300多人组成劳动队强制苦役,后改称工兵营,1939年至1946年间,马步芳把工兵营400多名将士押解到循化赞卜乎开荒。当时400多名西路军被俘战士组成了“工兵营”,被押解到这里,沿黄河南岸从事伐木、垦荒、修水利、修公路、建房等苦役。



现在红光村最早的60多处村民院落、300间房屋都是西路军修建的,此外,他们还修建了一座清真寺、一所学校,两架巨型水车,还有水磨坊和油坊,还开垦了1700多亩荒地……”



他们将“五星”留在了大殿的屋脊上



红光清真寺(原名赞卜乎清真寺)与红军小学门对门,占地约4亩,四合院布局,由大殿、唤醒楼、南北配房组成。与现在许多清真寺相比,红光清真寺虽没有华藻的建筑形制,也没有精美艳丽的彩绘,大木起脊式的礼拜大殿,亦木亦砖,三门四柱,宽厚端稳,门和柱都为木制,朴素大方。



整个大殿分前卷棚、殿身和后窑殿三个部分。青砖青瓦配以淡黄色的木门,古色古香,淡雅素洁。“后窑殿是后人为了实用扩建的,好在和原来大殿的风格保持了一致。”红军小学校长马明全介绍。



整个大殿给人的感觉清静简洁,但大殿屋脊上布满的青砖雕饰依然呈现出优美的质感,在阳光的照射下,砖花瓣纹形成了一种柔和的韵律,令人赏心悦目。然而,就是在这青砖雕饰中却隐藏着西路军留下的“密码”。在修建过程中,战士们巧妙地将五星、镰刀、斧头、“工”字、领章、“十”字等革命符号隐藏在这些砖花的瓣纹里,烧制成花砖嵌在大殿的屋脊之上。“五星”清晰可辨;弯口朝上的月牙上带着小小的手柄,分明就是一把镰刀;零散在砖花里的还有“H”形、“十”字图案,这些都是变换了形状的工农的“工”和红十字的“十”。



83岁的朱玉教授站在大殿的正前方,凝视着这些清晰的革命符号心绪难平。他说:“他们虽然被俘了,但他们没有叛变,他们革命的信念没有丢,这也是在与敌人进行机智顽强的斗争,这大殿上雕刻着的符号就是最有力的见证,这也再次证明了西路军将士对革命的忠贞不渝!”



1998年12月,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红光清真寺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海东地委、行署命名为海东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红光清真寺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青海省唯一—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角”唤礼楼暗指“红四方面军”



正对着礼拜殿的是唤礼楼,也称唤醒楼、帮克楼,就是召唤人们做礼拜用的。穆斯林同胞一天五次礼拜,每到礼拜的时间,帮克楼上就会传出阿訇或海里凡(满拉)宛转悠扬的“帮克”声(招拜词)。现在的人不用再到楼上去,而是给唤礼楼上装上了扩音器。



红光清真寺的唤礼楼是一个宽4.7米,高12.8米的方柱体,由楼基、楼身、楼顶三部分组成,楼基完全由不规则石块砌成。楼身以砖为线分为两部分,下半部分嵌小圆石构成了石子墙面,中有一拱形门,能容一人出入,人可沿着砖石砌成的蹬道盘旋而上至楼顶。楼身上半部分是用红砖平铺砌成,四面开有木制窗户,通过漏窗可互见两面景色。长砖条实体墙面与小石子墙面镶嵌,相辅相成,不仅增添了美感,也增加了层次和质感,“质感存真”更加体现了一种“真”的精神,显现出一种尊严和高贵的气质。楼顶是木制的,红砖出沿形成的花格栏上四根木柱挺拔向上,气势威严,柱与柱之间有木方格栏相连,上部横梁与直柱各构件榫卯相吻,中间有木雕,木制的四角楼顶部飞檐翘角,随势凌空,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仔细看那个飞出的翘角处依然是一枚“五星”图案。



一直在试图“破译”红光村中西路军“密码”的马明全说:“其实,这个简单而实用的四角唤醒楼的造型打破了撒拉族唤醒楼大都是八角楼或六角楼的造型风格,整个循化从古至今的唤醒楼就没有四角,四角楼就是在指西路军的前身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四根柱子采用一根到顶的通柱,暗含着革命到底的决心。”


60处院落大门一律朝北暗指北上抗日



对于马明全的这种解释,一开始人们还是觉得有点牵强附会,似乎拿不出“铁”的证据,但也找不出反驳他的理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人们无意发现了清真寺大殿屋脊上的“五角星”后,村民们也在不断探寻和试图破解西路军留给这个村子的许多“密码”:如由西路军建造的60处院落的大门一律朝北开,违背了撒拉族住宅大院门对门的习俗,这是不是在暗指“北上抗日”,还是北方延安的方向等革命信念。



更令人不解的是院子里所建的房屋也改变了撒拉族坐北朝南建三间北房的习惯,一律建成坐西朝东的五间房。这“西”是不是指的是西路军,“五”间房是不是也蕴含了红五星之“五”,还是指“红五军”的“五”;从1939年到1946年,西路军战士在红光中村共建造了“5”排街道,每排6户人家共“30”处民房,是不是以此寓意西路军的“红五军”和“红三十军”;红光上村共建两排街道,每排“9”户共18户人家,这是不是也在寓意“红九军”。西路军的主力就是由红五军、九军、三十军组成的,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他们刻意留下的“西路军”的印迹。后来人们还发现,红光村从上村到清真寺是250米,下村到清真寺也是250米,这是不是也在暗指二万五千里长征…….



如果说,这些说法有点牵强的话,人们后来发现由西路军制作的一些椅子背上的木雕就是红军明显的帽徽标志“五角星”;桌子把手也是“五角星”式样;甚至在架子车的扶手上也发现了“五角星”铁钉,马鞍的接缝处也赫然打着“五角星”的铁钉,大门的门扣也是“五角星”……“如此多的‘五角星’,这么明显的红军符号,这不会是无意的吧。他们虽然身不由己,虽然在做苦役,但他们革命信念没有变,他们对党对革命的赤胆忠心没有变,这也是他们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的真实写照。”马明全说。



红光清真寺教长何连升阿訇回忆:“我的父亲在世时经常给我讲,那时候西路军的战士们劳动之余还给老百姓演节目,但每次节目的开始和结束时,他们都有一个永远不变的造型,就是一个人手持镰刀从舞台一侧跑出高喊‘我手持一把镰刀’,接着另一个人拿着一把斧头从舞台另一侧跑出呼应‘我手拿一把斧头’,然后他们两手相交组成了镰刀和斧头交叉的图案,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当时人们只觉得这些战士用生产工具还能演节目,生动而有趣。解放后大家才明白,镰刀和斧头就是中共早期党徽的重要标志。”

 ——《红星耀陇原》

兰州张玉冰
兰外张玉冰,把身边的故事讲给您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