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故事(33)/ 西征:世界军事史上最悲壮的历程

美体   2025-01-01 21:52   甘肃  

中央第一次发文宣传西路军


2006年5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请示》的通知中特别指出:“要注意宣传西路军中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这也是中央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提出宣传西路军。我们有责任成为历史的挖掘者,用事实来说话,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正视这段历史,从而告慰先烈,激励后代。



为了真实地反映和再现这段历史,兰州晚报2006年8月曾派记者去北京采访了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李卓然、李先念、董振堂等西路军将领的夫人或子女,采访了88岁的老将军、原空军副司令员王定烈;96岁的老红军、谢觉哉的夫人王定国;90岁的老将军方子翼;91岁的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刘鹤孔;92岁的原总参防化兵部顾问杜万荣将军等健在的西路军将士。同时,还拜访了研究西路军的一些专家和学者,如国防大学教授朱玉、李先念传记组副组长程振声、《血色黎明》的作者夏宇立等。


2006年9月17日,“回望西征路”采访团特邀了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志家麻琨,我省军事史研究方面的专家郝成铭,从三大主力红年的会师地会宁出发,历时半月,行程3000多公里,沿着河西走廊,几乎走遍了西路军战斗过的每一个地方,对西路军将士顾全大局服从命令、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进行了深切的描述和讴歌。西路军正本清源第一人,国防大学朱玉教授对本报此次“回望西征路”采访行动是这样评价的:“是大陆媒体第一次全方位、多视角、多层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西路军二万多将士奉中央军委之命,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以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有力地策应了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这段历史。”


70年前,西路军众多将士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悲壮的一页。在采访中记者们发现,河西的百姓并没有忘记他们。蒙先,这位老党史工作者为搜集西路军有关资料,跑了70多个县,采访了200多位知情者;四十里堡的老百姓初一、十五自发地都要到西路军烈士碑前敬一炷香;梨园口,这个偏僻的山洼里西路军纪念碑前,总有人摆放上花圈;张掖龙渠乡,全乡机关干部、全体党员捐款修建了西路军墓……西路军已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揭秘


西征:世界军事史上最悲壮的历程


1936年10月11日,也就是一、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的第二天,中央及中央军委发布了《十月份作战纲领》,也称“宁夏战役计划”

10月15日,27岁的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接到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的加急电报,李先念从四十里外的前线飞速赶来,身经百战的他已预感到又有大的行动将要发生,他疾步走进总部大门。


“到会宁时,正好朱德同志、张国焘、向前同志和昌浩同志,还有李特和几位参谋长都在场。”李先念在后来的文章中这样回忆,“他们给我看了中央发来的电报。我看完电报,向前同志对我说,三十军先过河,其他部队跟进。我连饭也没顾上吃,就迅速赶到靖远附近的黄河边上,组织部队搜集木料,赶造船只,准备过河事宜。”


李先念文中所说的电报是1936年10月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发给朱德、张国焘《同意迅速从靖远、中卫地区过河之意见》和毛泽东、周恩来10月14日发给朱德、张国焘《搜集造船材料及分工问题》等。事实上,这几份电报就是中央酝酿一年之久决定实施的“宁夏战役计划”具体行动的号令。



经过19个月艰辛长征的红军还没等从胜利会师的喜悦中回过神来,更为艰辛的历程在等待着他们。会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壮举“长征”的结束,同时,它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最悲壮历程“西征”的开始。21800多名红军将士从这里出发,用他们的热血和忠诚书写了一段悲壮而令世人永远铭记的历史。


■讲述


什么是宁夏战役计划?


宁夏战役计划也就是《十月作战纲领》。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1935年10月长征到陕北后,为了促进抗日统一战线,总的战略思想是,积极巩固和扩大西北根据地并准备在适当时机打通苏联。因为在1935年11月,共产国际派林育英回到陕北,向党中央传达了斯大林的指示:“不反对红军主力从北方外蒙古方向和西北新疆方向靠近苏联”。


但是从哪里去接通苏联呢?后来中央考虑到宁夏物丰粮足,红军如能占取宁夏,就能与陕甘苏区连成片。故而决定先取宁夏,后取甘西,以便从外蒙古和新疆两个方向设法连通苏联,获取战略物资,解决红军长期以来谋求的战略靠背问题。



1936年10月10日,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这使酝酿已久的打通国际路线即接通苏联的军事行动成为了可能。


中央在《十月作战纲领》中给红四方面军的任务非常明确:一、南面向西兰通道地区作扇形运动防御,力阻南面之敌;二、以一军力量迅速完成造船任务,并选择利于攻击的渡河点;三、进攻宁夏部队由红四方面军3个军和红一方面军西方野战军全部组成之。


70年过去了,“三军会师”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还在延续,由此形成的“红色旅游”成了会宁经济发展的亮点,改变着这里人民的生活。


李先念伐木造船


2006年,90岁的方子翼介绍,靖远县城紧挨着黄河东岸,城西有一条河叫祖厉河,祖厉河东岸距黄河30里处有两个村庄叫大芦子和小芦子。提起“大芦子”,人们都说那是李先念造船的地方。


三十军当时还保留着一支百十来人的船工队


1936年10月15日,当李先念从徐向前手中接过中央给四方面军总部发来的关于造船渡河的电报后,李先念明白了老总们为什么让他一个人赶来开会。因为在家乡黄安县,李先念是小有名气的木匠师傅,由他来指挥造船,在当时确实是唯一的选择。更何况在强渡嘉陵江战役中所需船只,都是李先念亲自主持造的。三十军当时还保留着一支百十来人的船工队。



西路军研究专家郝成铭介绍:“宁夏战役的实施关键在于红军主力西渡黄河,中央和中央军委对渡河非常重视,在研究中我发现这方面的电文很多。如10月8日和10日,毛泽东和周恩来致电彭德怀,要他为四方面军搜集造船材料,如铁钉、桐油、石灰、棉花、破布等,支援四方面军造船。造船、渡河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李先念当时的担子可不轻啊!”


广州军区原副司令员方子翼对造船往事记忆犹新


90岁的方子翼,曾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老将军对造船的这段往事记得非常清楚。他说:“1936年,我是30军政治部青年科长,当时政治部主任李天焕派我去船厂了解船工队和骑兵连的思想情况,平时我也和大家一起劳动。”


他亲眼看到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工作都非常努力,他们分工严密,一个组造一只船,操作还挺熟练。解板、刨板、烘板、钉板、塞棉、填灰、刷油,各负其责。


6昼夜就造出了16只能载15人的小木船


船工队从10月13日开工至18日,仅仅6昼夜时间,就造出了16只能载15人的小木船。小木船看起来外表粗糙,但功能齐全、结实,10只木船一次就可渡一个加强连。


战局越来越紧张,红军造船日以继夜


尽管红军日以继夜地加紧造船,但战局却越来越紧张。由于担心红军主力西渡黄河进入宁夏,蒋介石将总兵力的70%,共十余个师放在南路进攻上,其中胡宗南第一军、王均第三军、毛炳文第三十七军、关麟征二十五师都是国民党的精锐部队,蒋介石希望从会宁、靖远这一带打开缺口,力图将红军主力包围在西兰通道以北、黄河以东地区。听着从南面传来隆隆的山炮声,李先念知道渡河已经是刻不容缓。


■记忆深处


刚开始,老百姓都很害怕……


在西路军西进的许多故事中,“大芦子造船”可以看作是这些故事的开篇。



2006年,84岁的宋国均,是我们在大芦子村找到的唯一了解这段历史的老人。我们到来时,宋国均刚刚从果园里出来,身上还背着满满一背篓枯叶。84岁的老人,除了耳朵有点背,精神头还不错。宋国均告诉记者,当年红军经过时,他只有十多岁。“那时我们胆子小,听说部队要过,都躲得远远的。我没有亲眼看到过红军造船,但听我的干爷爷说起过,他在红嘴子附近亲眼看到过红军运送木料。”


据老人回忆,当年在大芦子村西侧的红柳沟里生长着大量的柳树和梨树,红军渡河前曾经在大芦子村逗留过一段时间。“刚开始老百姓都很害怕,过了几天我们就不紧张了,因为他们从不骚扰百姓。吃饭他们都是自己做。晚上睡觉时我们睡在炕上,他们在地下打地铺,有的战士还很年轻,穿着单薄。”宋国均老人说,现在看来这些红军就是住在大芦子村筹备造船木料的。“听我干爷爷说,当时红军从红柳沟把树木砍下来,截成一段一段的,几个人抬着运到山下,最后又运到二十里铺张家崖湾的造船铺。”


老人告诉记者,1936年大芦子村只有几十户人家,在红军运送木料的时候,也有人给他们帮忙转运。七十年过去了,大芦子村口的红柳依然如初,但这里的百姓生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芦子村宋支书对我们说,他们村有4000多人,村民全部种的是水浇地,当地农民的经济条件在靖远县也是最好的。



兰州张玉冰
兰外张玉冰,把身边的故事讲给您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