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故事(24)|胡正先:最怕看见如血残阳

美体   2024-12-23 10:47   甘肃  

红星耀陇原



“夕阳无限好”,古往今来,不知留下了多少赞美夕阳的动人诗篇。然而,却有一位年逾百岁的老人,最怕面对每天日薄西山的时刻,那殷红如血的残阳,容易勾起他心头那段不忍回首的惨痛往事。



这位老人名叫胡正先,当年西路军西征的时候,他是这支队伍中一名青春勃发的小战士,负责部队的通讯工作。倪家营子一战,胡正先所在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当时他只有17岁。


2016年8月30日下午,胡正先老人的女儿胡滨江女士参观了张掖市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在讲述父亲故事时,胡女士几度红了眼圈,说可能就是因为父亲当时年龄很小,战火连天东奔西走的年月又造成营养不良,他的身材十分瘦小。在倪家营子打仗时部队伤亡太过惨重,父亲受伤倒下以后,被成堆的尸体层层覆盖,因此侥幸躲过了敌人的清查与追杀,才得以死里逃生。


1937年1月31日至2月1日,寒冬腊月的冰天雪地之中,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各部与国民党马步芳部队在倪家营子一带激烈鏖战。黄昏时分战斗结束,敌军撤离,战场上一片死寂。胡正先恢复了意识,他缓缓睁开已经被凝固的血液黏住的双眼,看到残阳如血,周围横尸遍野,血流成河……一颗尚且稚嫩的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战友的尸体,好多都是当年跟他一起从鄂豫皖苏区走出来,参加革命和长征的兄弟姐妹,朝不保夕的动荡岁月里他们相扶相依相伴,患难与共的那种情深义重难以用语言来描述。


从死人堆里爬起来的胡正先茫然前行,耳边似乎还回响着战场上奔腾的马蹄,枪炮的轰鸣,敌人疯狂的嘶吼,眼前好像还闪现着首长血拼到底的怒目,如注的热血,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还有战友们扭曲着倒下的身影……



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想提起有关西路军的任何事。一旦儿女们问起来,他就会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太惨了,太惨了,你们不要问我。”而且,他再也不愿意看夕阳,甚至不愿意跟儿女们在黄昏时分外出散步,那是他这一生难以言说的痛,只要一回想起来,全身的每一根神经都颤抖不已。

石窝山会议以后,仅存的西路军部队分成了3个支队,一路向左,一路往右,还有一支中支队。胡正先被分入左中队继续西进,辗转躲进了祁连山。在祁连山里走了40多天,山里面没有人烟,全是雪山,这40多天里,战士们没有吃过一口粮食。而且天气非常恶劣,海拔都在4000米左右,冷风呼啸,暴雪肆虐,严寒刺骨,战士们穿的都是单衣,甚至很多人破衣烂衫不能蔽体,饥饿、伤病、严寒、疲累交加,许多人都走不动了,尚能坚持的人只能含着眼泪,与他们作最后的告别,因为真的没有办法,只得将这些失去行动能力的伤病员留在原地。


然而,就是在这样难以想象的艰难环境里,胡正先仍然坚持背着部队仅剩的一部电台。他的战友、领导三番五次让他把电台扔掉,轻装行路,给自己一条活路,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一直紧紧地将电台背在自己身上,坚持到了最后。就是靠着这部电台,这支分队后来与党中央取得了联系,走到星星峡的时候得到了陈云、滕代远的接应,幸存下来的大概有400人,算是回到家了。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他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怀念,其实,也是一种难以释怀的悲悯叹息。胡滨江女士说,80年过去了,作为西路军难得的依然健在的幸存者,父亲却没有办法为那些故去的战友们题字纪念,因为只要一想起来,他就遏制不住地心痛,双手颤抖到无法下笔。



兰州张玉冰
兰外张玉冰,把身边的故事讲给您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