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他们化作了那片丹霞
过了梨园河,往南是通往肃南的公路,往西也是一条平坦的公路,临泽人叫“化音公路”,这里平常很少有人行走,梨园口就在这里。这里是河西走廊和祁连山的交界处,光秃秃的两山夹着坦荡的川,河西走廊到了这里像布口袋一样一头伸进了祁连山。
听说,平日里这儿风很大,是个大风口。但奇怪的是当我们到这儿的时候,不仅没有风,雨也停了,周围很是静。
如果不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梨园口战场遗址纪念碑”耸立在这寂静的山洼里,我们很难将激烈的枪声和这份宁静连在一起。听党史办的人介绍,70年前,西路军在倪家营子失利,突围来到这里时,与敌军的骑兵遭遇,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军级指挥员、24岁的九军政委陈海松就牺牲在这里,突围出来的妇女独立团大部分人也在这里遇难。
顺着红土路,汽车往前走了不到十分钟,五颜六色的丘陵山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仙境,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美丽的彩色丹霞地貌。
一位20出头的小伙子给我们做向导,他指着远方一片一片的彩色山衣介绍说:“这是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火海,还有那儿是七彩蘑菇大扇贝……”
“红军在这儿打过仗吗?”我问。“打过,三十军、九军都曾在这儿与敌军发生过激烈的战斗。听老人们说,梨园口战斗非常惨烈,这方圆数十里的山前山后都有西路军烈士流下的鲜血。”听着他的讲解,我看着远方那一层层红的、黄的、绿的交错着的山包,好像一个个红军战士整齐地挨坐在一起;一道道深蓝的、淡黄的、浅紫的峭壁就像千军万马般的西路军将士呼啸进击。
对了,是他们,是西路军的将士们,他们已化作了远方那一片丹霞!
讲述:战地婴儿寄养农家
在西路军浴血河西的艰难征程中,金戈铁马背后也有缕缕柔情。在去临泽采访的途中,郝成铭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不仅看到了西路军将士们的传奇人生,也了解了当年红军和河西老百姓的鱼水情谊。
1937年元月,广袤的河西大地寒风肃杀。西路军大部集结在张掖临泽,此时距倪家营子战斗不足半个月的时间,大战前的紧张弥漫在军营的各个角落里。正在这个紧要时候,西路军政治部敌工部部长曾日三的夫人吴仲廉在临泽沙河堡子生了一个男孩。
“部队马上要转移,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带着孩子一起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孩子寄养在老乡家里,等战后再来认领。”郝成铭说。
经过多方寻访,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敢收养这个孩子的农民。他叫王学文,是临泽沙河堡子人,他家当时也有一个刚满周岁的孩子。
孩子就这样被送走了,曾日三夫妇甚至连给孩子的名字也没有来得及起好。几个月后,曾日三在肃南战斗中牺牲,吴仲廉也在西路军退入祁连山后被俘。从此骨肉分离,母子离散整整17年。
1953年,在战争中九死一生的吴仲廉终于打听到了儿子的下落。她托人把远在临泽的儿子接了回去。
这个时候的王学文夫妇已经是年近六旬的老人了,当年收养这个战地婴儿的时候,他们还有个不满周岁的小孩。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拉扯两个孩子是十分困难的,由于营养不足,他们的儿子在几年后夭折了。王学文夫妇把这个收养的“红军小孩”视为己出,悉心照料。解放后,当听到吴仲廉寻找孩子的时候,老两口二话没说就把已经长成大小伙的“儿子”送还给了他的生母。